2009年5月,安徽小伙張家豐的女友曉宇忽然失聯了。
電話怎麼都打不通,連續幾天都是如此。
他隱隱擔憂:之前曉宇總說頭暈暈的,會不會是病了?
一天傍晚,消息來了。
女友舅媽打來電話:
「曉宇因為腦積水深度昏迷,住進重症監護室了!」
聽罷,張家豐五雷轟頂。
問清醫院所在地址後,他買了一張火車票,連夜趕往南京。然後,直奔江蘇第一人民醫院。
眼前一幕,令張家豐心碎。
「她躺在病床上,全身浮腫,插滿管子,簡直可以用'面目全非'來形容。」
更多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
住院2個月,醫生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
最後曉宇命是保住了,但卻成了「植物人」。
醫生告知家屬:
幾乎沒有治癒希望,就算甦醒了,智商只有兩三歲小孩水平。
治癒希望渺茫。
悲劇似乎已成定局。
在重症監護室的門口,曉宇媽媽和張家豐進行了一次談話。
張家豐率先開口:「我要留下了照顧曉宇。」
但曉宇媽媽拒絕:
別留了,你是農村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你們剛談(戀愛)沒多久,不能耽誤了你的前程。
話音剛落,張家豐就跪下了。
他含淚哽咽:「讓我留下來,不然我就不起來......」
態度之堅決,讓人動容。
這一年,張家豐21歲,還在讀大學。
一個看似意氣用事的決定,不僅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跡,也拯救了曉宇的一生。
曉宇也姓張,和男友都是安徽蚌埠人。
他們初中是同桌。
高中仍然是好友。
高考過後,兩人去了不同的地方,讀了不同的大學。但關係,一直保持著。
2007年,這對青梅竹馬終於走到一塊。
和多數大學異地戀一樣,每到周末,張家豐就會搭上去往女友城市的火車。
「我倆一開始談戀愛,就是約好奔著結婚去的。」
「我堅信,愛她就是一直照顧她。」
回首往事,張家豐這樣說道。
那時,張家豐還有2年大學畢業。
不出意外,兩人一起打拚幾年,買房結婚定居城市。就能告別「農村」,生活步入安穩。
可是,意外發生了。
2008年的一天,曉宇上課時忽然暈倒。
醫院診斷:腦積水,要做手術。
當時一切都很順利。手術做完後,曉宇休息沒多久,就可以正常上課。
直到2009年5月,噩運再次襲來。
曉宇因手術後感染,病情再次復發。
且這次比上次來的更加兇猛。
發病不到3天,人就進了重症監護室。
「躺在那,不能說話,不能吃飯,也失去了知覺,聽不到任何聲音。」
醫生說,曉宇成了植物人。
在女友昏迷後,張家豐似乎瞬間從「大學生」,變成了大人。
每天早晨6點就守候在重症監護室門口。
隨時聽候安排。
可曉宇沒有醒。
她從ICU轉進康復室。
「那時候,曉宇高燒不退,我和曉宇媽媽每天都在『搶』冰袋。因為每半小時,就要給曉宇換一次冰袋。」
需要做的還不止這些。
在康復室,他每天都給女友泡腳。
可女友是昏迷的,他就只能跪在床上,抱著女友,將她腳放進腳盆。
情況持續2個月,但曉宇絲毫還是沒有甦醒的跡象。
醫生甚至斷言:沒有治癒希望,不建議繼續治療。
不治療,就只能出院。
而此時,曉宇父母已經做好商量——曉宇舅舅是鄉鎮醫生,安排到那治療一段時間。
女友出院,才是對張家豐真正考驗的開始。
那時,張家豐臨近畢業。
一邊是學業,一邊是女友。兩者不可見兼顧。
張家豐毅然選擇後者。
剛出院時,曉宇情況很糟糕。
汽車剛離開江蘇第一人民醫院,曉宇體溫就直飆40多度。生命危在旦夕。
這一路,張家豐緊握她的手,戰戰兢兢。
同時不忘提醒曉宇:「一定要挺住,要堅持到家啊!」
出院第一關,曉宇熬了過來。
接下來就漫長的照料和等待。
照顧「植物人」和照顧普通病人不同,難度極大。
因為不能正常喂食,張家豐就只能用管子插進其胃部,灌流食。
沒多久,女友體重暴減。骨瘦如柴。
怎麼辦?
張家豐給女友制定了一個「康復計劃」。
從早晨6點開始忙碌。
- 第一,抬高床位,幫曉宇刷牙洗漱。再把食物搗碎,從鼻孔里注射流食。
- 第二,換尿不濕。緊接著,一邊放有節奏的音樂(能刺激病人神經),一邊進行全身按摩、捶打。
- 第三,抱著曉宇坐起來,陪她說話。一坐,就是整整幾個小時。
- 第四,到了晚上,張家豐會設好鬧鐘,每2小時就給曉宇翻身一次。
一天如此。
一個月如此。
一年也還是這樣堅持。
最後,曉宇體重是稍有增加,但張家豐卻暴瘦近20斤。
可能有人問,曉宇的家人呢?
因為曉宇家境也不好。
有個弟弟,還在上學。
曉宇媽媽體弱多病,難以長期堅持。
而曉宇爸爸又是家裡唯一勞動力,得養家餬口。
照顧曉宇的責任,基本就張家豐一個人擔著。
期間,曉宇媽媽對他也有過勸解。
「走吧,不要因為她的病,耽誤了你的未來」
這時,張家豐的淚,總是忍不住刷刷往下掉。
他說:「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有記者說,對於張家豐而言,最難得其實不是堅持,而是等待。
因為他不知道女友醒來。
會不會,一年,兩年,十年,甚至耗儘自己餘生,都無法喚醒沉睡的愛人?
2010年9月底,命運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
先是厄運。
由於手術傷口感染,曉宇再次住院治療。
一如往日,曉宇躺在病床輸液,張家豐守在一旁。
忽然,他發現了什麼異常——就在剛剛,曉宇身體抖了一下!
張家豐欣喜如狂,找來醫生。
考慮到病人情況的確好轉,醫生決定一試——把頭上的管子和流食管拔掉,看病人是否能甦醒。
那天,曉宇醒了。
在麻藥過後,她緩緩睜開雙眼。映入眼帘的,正是男友張家豐。
沒有說什麼特別的話,只是迷惑晃了晃腦袋,問了一句:「家豐,你怎麼在這裡?」
頓時,病房內哭聲一片。
張家豐哭了,曉宇的媽媽也哭了。但這是喜悅的淚。
因為他們心心念念的人,終於醒了。
張家豐守候了近500天。
曉宇也睡了近500天。
由於長期昏迷,剛甦醒時,曉宇健康狀況極差。
肌肉萎縮嚴重,手腳嚴重變形。
不得已,又大大小小進行了幾次手術。再通過長期康復訓練,總算勉強可以行走。
康復訓練期間,曉宇在忍受著極大的身體疼痛。
但她心中有個不滅的信念。
那就是好起來,快一點好起來,然後和張家豐結婚。長相廝守。
2012年元旦,兩人成婚。
張家豐踐行了他大學期間的諾言。
曉宇也圓了自己的婚紗夢。
在婚禮上,平時不善言辭的張家豐,輕輕說了一句:「你穿上婚紗很漂亮。我會繼續照顧你一輩子。」
完婚後,這對患難夫妻就開始了艱難的謀生之路。
先是到合肥市闖蕩了些時日。
但終究還是不盡人意。
不久,兩人回到老家安徽蚌埠市,開一個小飯店。
錢是東拼西湊借來的。
飯店上上下下,也都是張家豐一個人在操勞。
切菜,炒菜,洗碗,食材批發。從天亮忙到天黑。
中午是飯店最忙活的時候。
但張家豐說:不管多忙,我都不會讓曉宇進廚房,因為油煙很嗆,對她身體不好。
曉宇的身體,也確實多災多難。
2017年,她病情再次復發。
多家醫院都因風險太大不敢收治。最後找到上海仁濟醫院,才進行了腦積水分流手術。
而類似的手術,曉宇已經做了4次。
受疾病之困,她沒法從事體力勞動。
平時在店裡,空了,就自己做一些手工活。
但不是為了拿來賣錢。
曉宇說:有些老顧客很支持我們,來點餐的時候,就送他們,一點心意。
據新華視界最新報道,在2021年,兩人還是以經營餐館為生。
那些點滴,張家豐也十年如一日的在堅持。
睡前,幫妻子捶背。
幫妻子泡腳。
早晨醒來,幫妻子梳發(因為曉宇的胳膊活動角度有限)。
央視新聞也曾為他們錄了一期視頻,
在採訪的末尾,張家豐忽然深表歉意:
其實,我對她虧欠太多。
我到現在還沒有給她一個家,我們連一個房子都沒有。
曉宇聽完,不忍淚流。
她抱住張家豐說:「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在一起。」
是啊,能平安在一起就夠了。
命運顛簸如他們,多少絕望,多少疼痛,又有多少次想放棄但在第二天醒來,還是咬咬牙告訴自己:熬著。
熬著就有希望。
熬著,就有可能醒來,有可能治癒,重新開始生活——事實上,他們已經熬了過來。
曉宇打敗了死神。
張家豐牽著她的手,跨過了生命的禁區。
有一首歌這麼唱著:
萬世滄桑,唯有愛是永遠的神話。
······
悲歡離合,唯有愛是永遠的神話。
······
愛,亘古不滅。
它是奇蹟。
它是曉宇劫後餘生的那句感慨:「這輩子,家豐對我的好,沒法用語言表達。」
作者:卓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q7JNXgB8MnI47IjEw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