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我和老婆都是農民,這輩子,除了種地,就是打零工。
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結婚第三年,被一場車禍奪走了年輕的生命。二兒子在鄰省的省會城市工作,且買了房,也結婚生子了。
因為大兒子的離去,我對二兒子更加疼惜。
現在,我們家因為拆遷,住進了新的房子,這套房子,將來自然會留給二兒子,因為大兒媳已經改嫁。
我今年65歲,老伴小我3歲,每個月,我們能拿到二千多月的補貼金。這些錢,完全可以應付我和老伴的生活開銷,但是,我和老伴身板還比較硬朗,雖然沒有地可以種了(城市建設,地都被徵用了),但是,我和老伴依然會在周邊打臨工。就想趁著自己還能勞作,幫二兒子多攢點錢。
木子李編後語:
關於60歲之後的老人,能夠拿到退休金的那撥,顯然是幸運的,他們可以選擇旅遊,甚至開啟旅居生活;還有一撥老人,和你一樣,壓根沒資本去旅遊,反倒是還要做一些臨工,攢更多的錢。
可能,很多人的焦慮也在於此:趁著年輕,要拼養老錢以及給孩子多攢點錢。
在我國,類似你這種心態的老人有很多,不能說你們活的不明白,可能,這就是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
在這個過程中,你兒子肯定不止一次地勸說你和你愛人:都一把歲數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是重中之重;又或者會說,如果身體累垮了,到時候,看病的費用,遠比你現在勞作的數目大。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多數人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既然你兒子無法改變你的生活方式,所以,你和你老伴在打零工的時候,務必要做到量力而行,千萬不要為了賺更多的錢,去透支你們的健康。
做父母的,可能都是這麼無私。
有時候,會很心疼中國父母。
當然,也會尊重你對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