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Facebook發布 Libra 數字貨幣白皮書
Facebook 發布數字貨幣計劃。6 月18日,Facebook 宣布正在開發全 球數字貨幣 Libra,預計明年推出。Libra 的目標是建立一套簡單的全球 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為數十億人服務。其本質是一個無國界的全球支 付系統,使用戶能方便、快捷、安全、便宜地實現跨境支付。
Libra具有完整的數字貨幣體系,由多個要素組成(。1)數字貨幣Libra。一種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使用的數字貨幣,具有穩定、低通脹的特點,致 力於成為數十億人的支付工具。(2)Libra 儲備資產。Libra 數字貨幣 以儲備資產作為基礎支持。儲備資產為一籃子貨幣的安全資產,預計將 包括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法幣的現金銀行存款和高流動性的短期 政府債券,最大限度地降低幣值波動風險。(3)Libra 區塊鏈。Libra 數 字貨幣的底層架構,具有高吞吐量、低延遲、安全可靠、可擴展的特點。Libra區塊鏈致力於成為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未來將提供更加豐富的 金融服務。(4)Libra 協會。一個獨立的會員制組織,負責管理 Libra 區 塊鏈和儲備資產。協會成員將以民主、透明的方式管理和監督 Libra 區 塊鏈協議和網絡的發展,並對儲備資產進行管理。(5)Calibra 數字錢 包。Facebook 成立了名為 Calibra的子公司,其目標是使用 Libra 區塊 鏈提供金融服務,其中第一個產品就是 Libra 的數字錢包。Calibra 數字 錢包有獨立的 APP,同時也可在 Facebook Messenger 和 WhatsApp 中使用。Calibra 不是唯一的 Libra 數字錢包,其他服務商業可開發Libra的數字錢包。
理解 Libra 數字貨幣的本質
基本特徵
聯盟鏈。Libra 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瑞士 日內瓦。協會負責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並具有最終 決策權。Libra協會的成員將包括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各種企業、非 營利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預計到2020年上半年數字貨幣推出時,Libra 協會的創始人數量能夠達到 100 個左右。Facebook 領導了 Libra 協會和Libra區塊鏈的創建,在 Libra 正式推出之前繼續保持領導 地位。在數字貨幣上線之後,Facebook 不再具有特權,而是與協會中 的其他成員具有相同的權利,共同管理 Libra 數字貨幣體系。
許可鏈。不同於比特幣,任何節點可以隨意進出網絡,成立初期,Libra 對於進入網絡的用戶要進行KYC,即身份認證之後才能使用。這一規則 本質上與 Libra 為銀行未覆蓋客戶服務的目標相違背。
穩定幣。Libra 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於每個新創建的 Libra 加密貨幣,在 Libra 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政 府債券,以此建立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理上 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機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 儲備資產的透明、安全及分散。Libra 儲備的目的是維持 Libra 加密貨 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非去中心化。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 采 用的是權益證明(POS),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 投票權用於決定 Libra 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 Libra 的匯率。所有決策由 協會理事會做出,重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投票 同意才能通過。該決策機制具有多中心化的特徵。
金融屬性
金融屬性。(1)法幣的數字化。等值儲備,採用 100%準備金,與央行 研究的數字貨幣 DC/EP(DC,Digitalcurrency,數字貨幣;EP, Electronicpayment,電子支付)的模式相同,其目的主要在於實現支付 的便利性。(2)一籃子貨幣。相比央行的法幣數字化,Libra 的區別在於 其價值儲備不是單一的法定貨幣,而是多種法幣的現金存款和政府債券。 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 SDR 類似,即 eSDR 或 dSDR 模式。(3)基金的運作模式。儲備資產會產生利息,利息並不向用戶支付,而是用於 系統開發及運營維護,以及向協會的初始成員分紅。根據白皮書,儲備 資產將分散在全球各地的金融機構進行託管。此外,基金的管理能力決 定了 Libra 幣值的穩定性。這與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模式類似。(4)跨 境支付功能。Libra的普及基於一個全球化社交平台,能為平台上的 23 億月活用戶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服務,Libra 是一種跨境自由流 動的可兌換貨幣。
金融監管。(1)必要性。Libra 作為一種全球數字貨幣,是與現有金融 體系深度融合的。一方面,Libra 需要與儲備資產的中的各種法定貨幣進 行兌換,與各國央行進行清算;另一方面,儲備資產將進入全球各地金 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Libra將和各種金融機構成為交易對手。Libra 協 會的角色也與央行類似。(2)如何監管。對於開展金融業務的公司各國 都有各自的監管要求,實行牌照管理。作為網際網路公司,開展金融業務 要與金融機構執行相同的監管要求,防止監管套利。對於開展支付類業 務,最基礎的就是要滿足 KYC和反洗錢的要求。擁有較大資產規模的互 聯網也要納入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的範疇,加強監管,防止對整個金融 市場造成系統性風險。另外,Libra本身會不斷演化,其生長過程需要在 全球央行、金融機構、國際組織等的共同管理,並確保客戶隱私數據不 會被濫用。
應用場景。(1)跨境匯款。這是 Libra 在白皮書中提到的發起初衷。目 前跨境支付存在效率低、費用高的問題,全球化的數字貨幣可同時解決 這兩個難題,為全球用戶提供便捷的跨境支付工具。(2)線上支付。 Facebook 自有平台已包括豐富的支付場景,用戶可使用Libra購買會員 服務、音樂、視頻、遊戲等數字產品;此外,Facebook 最主要的廣告 費收入也可通過 Libra 進行收取。(3)投資。當 Libra 的使用達到一定規 模之後,其本身將具備價值儲藏的作用,成為大類資產配置的組成部分。 (4)線下支付。Libra 協會的其他成員也會為 Libra 數字貨幣帶來應用 場景,尤其是支付行業的公司,可以基於現有的客群推廣 Libra 數字貨 幣,網絡效應會進一步擴大 Libra 的應用範圍,在線下拓展更多的支付 場景。
技術路線
底層技術要求高。Libra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全球數字貨幣,滿足數十億人 的日常金融需求。對於底層技術有三個要求:(1)可以擴展到數十億帳 戶,高吞吐量、低延遲,擁有一個高效且高容量的存儲系統。(2)安全 可靠,保證資金和金融數據安全。(3)靈活性高,可支持生態系統管理 和金融服務創新。現有的數字貨幣都不能同時滿足這三個要求。
混合型的技術路線。Libra借鑑了多種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通過綜合運 用,實現數字貨幣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以漸進的方式最終實現公有鏈、 非許可鏈、去中心化的目標。(1)數據結構。Libra 區塊鏈中的數據受 梅克爾樹的保護,可以偵測到現有數據的任何變化。Libra 區塊鏈未采 用交易區塊集合的結構,而是採用單一的數據結構,可長期記錄交易歷 史和狀態,允許從任何時間點讀取任何數據,並使用統一框架驗證該數 據的完整性。(2)匿名原則。允許用戶持有一個或多個與他們真實身份無關的地址。Libra 協會將負責監督 Libra 區塊鏈協議和網絡的演變, 並將繼續評估可增強區塊鏈隱私保護的新技術,同時考慮它們的實用性、 可擴展性和監管影響。(3)共識機制。使用拜占庭容錯(BFT)共識機制。 Libra 區塊鏈採用了基於LibraBFT共識協議的 BFT 機制來實現所有驗證 者節點就將要執行的交易及其執行順序達成一致。即使某些驗證者節點(最多三分之一的網絡)被破壞或發生故障,BFT 共識協議的設計也能 夠確保網絡正常運行。相比工作量證明,這類共識協議是可實現高交易 處理量、低延遲和高能效的共識方法。(4)智能合約。設計了一種新的 程式語言 Move 語言,用於在 Libra 區塊鏈中實現自定義交易邏輯和「智 能合約」。Move 程式語言從設計上可防止數字資產被複製。每個資源只 有唯一的所有者,資源只能花費一次,並限制創建新資源。通過減輕關 鍵交易代碼的開發難度,Move可以可靠地執行 Libra 生態系統的管理政 策,並支持金融創新。
理解 Facebook 發行數字貨幣
動機:換一種方式破解跨境支付的難題
網際網路公司的商業模式是用戶驅動型的,其核心是在平台上吸引並留存 更多的用戶,不斷疊加新的功能提升用戶體驗,進行流量變現。布局全 球數字貨幣也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構建一個全球化的支付體系,使其 平台上的用戶能進行便捷、低成本的轉帳支付。參考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 都是以支付作為基礎服務,通過高頻的交易場景深度綁定客戶,結合社 交、電商等形成生態圈。
布局支付是 Facebook 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除了廣告收入,打通支付 是實現流量變現的第一步,只有掌握支付才能打通交易閉環。(1)目前 收入來源單一。作為全球領先的社交平台,Facebook 的營業收入主要 來源於廣告費收入,且占比還在持續提升,截止到 2019 年一季度,廣 告費收入占比達到 98.91%。對比國內的騰訊,收入來源豐富,包括網 絡遊戲、數字內容、網絡廣告及其他業務(主要來自金融科技及雲服務)。(2)客戶基數大,但分散在全球各地。目前Facebook月活客戶的分布較為分散,占比最大的為亞太地區,2019 年一季度的占比為 41.3%,從 變化趨勢來看,北美和歐洲的客戶增速放緩,主要增量來自於亞太地區 和其他地區。對比微信,國內單一市場空間已經足夠大,月活客戶超過 Facebook 在任一國家的數量。因此,Facebook 必須通過跨境支付來打 通 23 億月活客戶的生態體系。
Facebook在支付領域屢敗屢戰。早在 2010 年,Facebook 就開始嘗試 支付業務,多個項目效果都不甚理想,由於涉及跨境支付,主要面臨的 就是匯率和當地金融監管的問題。另外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是此前的 支付業務採用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和 Facebook 本身的產品和服務不 能很好的融合,導致用戶體驗不佳;二是 Facebook 的支付場景相對有 限,由於是社交平台,主要支付場景在個人對個人轉帳以及虛擬商品的 購買支付。
Facebook 發行數字貨幣帶來的好處。發行數字貨幣是 Facebook 布局 支付的又一嘗試,不同於之前第三方合作或者是推出區域性、單功能產 品,發行全球性數字貨幣顯然是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若能實現,可以 打通 Facebook 旗下多個社交平台以及全球的用戶。支付因為其高頻的 需求將成為 Facebook 加強客戶粘性、增加 ARPU 的利器。此外,支付 業務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一般 Libra 成為用戶常用的支付工具,20 多 億月活用戶將會帶來可觀的支付交易量,即使收取較低的費率,也能為Facebook 提升業績。Libra 協會的其他成員帶來了更多的支付應用場景, 包括線下場景,有助於進一步豐富 Facebook 的生態圈。
能力:有爭取貨幣話語權的可能性
廣泛的用戶基礎。Facebook 擁有包括 Facebook、WhatsApp、 Messenger 等多個社交平台,在全球 130 個國家和地區服務 23 億月活 用戶。從這個角度看,Facebook 發行數字貨幣的影響力或超過大型金 融機構,對傳統銀行和跨境支付機構原有的業務模式發起挑戰。
強大的信用背書。1、現代貨幣本質是「符號」,背後是「信任」機制。 貨幣的歷史,從實物(貝殼類)到金銀,再到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本 質是中介功能,是市場主體對貨幣發行主體的「信任」。這也是美元的全 球「鑄幣稅」的源泉。2、大型網際網路平台,是有能力重塑這種「信任」 機制,改變貨幣的「生態圈」。目前市場上的數字貨幣,除了比特幣、以 太坊之外,大部分都是小平台主導,無法解決信任機制問題,基本都淪 陷為一小撮人騙取投資者的工具。大型網際網路平台的首次參與,是有可 能對法定貨幣進行挑戰的。
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是有能力改變貨幣的「格局」的。1、大型網際網路平台 在大眾中已有很強「話語權」,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Facebook 作為全 球的社交平台龍頭公司,坐擁 23 億月活用戶。它如果切入數字貨幣,有可能 Google、Amazon、阿里和騰訊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也會跟進,它 們會形成一股新的力量,它們的話語權是可以滲透到貨幣領域的。2、各 國政府的法定貨幣,信任度有所下降。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為了緩解經 濟下行壓力,各國央行都釋放出較多貨幣。社會大眾對貨幣信任度有所 下降,通過持有金融資產、地產、甚至高端消費品,來對抗政府的濫發 貨幣。3、大型網際網路平台是有可能解決「信任」機制的。美國政府的法 定貨幣,源於大眾對政府的信任,背後則是大眾「投票權」,是所謂美國 民生的複雜設計。大型網際網路平台一直被認為信息相對公開、透明、及 時,它們對貨幣「投票權」設計,有可能更符合年輕一代的價值取向。
Libra成功推廣將對全球貨幣體系產生的影響。全球數字貨幣的發展預 計是一個緩慢的過程,Libra 的白皮書有待反饋和明確,初步計劃是在五 年內從許可鏈向非許可鏈轉型。(1)如果 Libra 被廣泛的應用,全球的 主權貨幣的格局將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被納入 Libra 儲備資產的法幣 進一步鞏固地位,其他本身較弱的主權貨幣或加速貶值或邊緣化。另外, 納入儲備貨幣的法幣有競爭性印鈔的衝動。(2)如果 Libra 進一步發展, 在儲備資產中增加其他資產類別,或者脫離儲備資產發幣,那麼 Libra 將產生信用創造的功能,就有可能顛覆現有的全球貨幣體系。
數字貨幣市場影響及展望
短期影響
短期內數字貨幣市場熱度提升,推高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價格。在 Facebook 發布數字貨幣計劃之後,比特幣價格出現了持續的上升,6 月 上旬的價格基本處於 8000 美元左右,月末突破12000美元。
主流機構加快數字貨幣研發。近期發幣機構從早前的創業公司逐漸向傳 統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巨頭、監管部門等。2017 年出現 ICO 的發行高峰, 主要發行方為區塊鏈領域的初創公司。2018 年之後,傳統金融機構、互 聯網頭部公司、央行也加快了數字貨幣的研究,IBM、摩根大通已經推 出了各自的數字貨幣,高盛正在研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也有發幣 的計劃。
中期展望
Libra的技術路徑有待實踐摸索。目前Facebook公布的是Libra項目的 基本設想,很多具體設計和技術能力還有待驗證,其發展路徑會根據實 際情況進行實時調整。過往 Facebook在支付上的布局並不成功,除了 底層架構的問題,數字錢包的用戶體驗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現 有的區塊鏈網絡吞吐量都非常有限,Libra 在技術上做了調整,但初期目標也只是先達到1000筆/秒,而國內支付寶在雙十一達到的峰值是 25.6 萬筆/秒、網聯的峰值為9.3萬筆/秒。
全球數字貨幣之路道阻且長。(1)監管問題。全球數字貨幣最終會挑戰現有的主權貨幣體系。目前美元是國際支付的主要貨幣,建立新的全球 貨幣體系會對美元地位產生影響,7 月 2 日,美國國會已經發函 Facebook 要求立刻停止 Libra 項目,但美聯儲的態度較為開放,短期內並不擔心 Libra 會動搖美元的在國際貨幣市場的地位或影響美元貨幣政策的實施。 從其他國家政府的角度考慮,Libra 也會面臨監管或者使用限制,而且在 市場空間越大、主權貨幣越強的國家,相應的金融監管要求會越嚴格。(2)共識問題。Libra 採用的聯盟鏈模式並非創新,早在 2015 年 R3 就聯合了全球頭部的 40 多家金融機構,探索銀行間的跨境支付,但之 後並無實際進展,成員也紛紛退出。在聯盟成員中如何達成共識並不是 技術可以解決的問題,涉及到話語權和利益分配等問題。目前來看,大 部分金融機構都選擇自行發幣或單獨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服務,仍具 有明顯的中心化特徵,例如摩根大通推出的摩根幣(JPM Coin)。Libra 協會計劃招募至少 100 家會員,這些成員行業背景不同、市場地位不同, 如何平衡各家的利益會是 Libra 項目的重要考驗。
或影響全球支付體系,貨幣體系影響時間更長。(1)支付體系。Facebook 作為全球的社交平台龍頭公司,坐擁 23 億月活用戶,其在支付業務上 的任何布局都會引起市場及同業關注。Libra 如能得到推廣,對於現有支 付市場的格局造成影響,占據銀行或其他支付公司的市場份額或改變支 付行業的利潤分配模式。(2)貨幣體系。不同於比特幣基於算法的信用, Libra 本身建立在數個主權貨幣的信用之上,併疊加了 Facebook 及其他 協會成員的公司信用。按照目前公布的白皮書,Libra 依然處於全球貨幣 體系之下。
對投資的影響:緩慢而深遠。1、Libra之路道阻且長。主要障礙是各國的 金融監管問題和聯盟鏈的共識問題。在目前白皮書的框架之下,Libra 最先 影響的是全球支付體系,全球貨幣體系則比較漫長。2、Libra 未來有可能 影響貨幣政策。網際網路公開透明的機制,讓大眾重新開始選擇貨幣和資產; 貨幣當局制定政策需要考慮這一新變量。3、具體投資而言,大型網際網路平 台的數字貨幣則可能成為機構大類資產配置的金融產品,大型平台的價值有 提升。4、不管 Libra 怎麼發展,中小型平台的數字貨幣,都解決不了信任 機制的問題,投資風險會很高。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可在PC端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本報告。
關注公眾號「未來智庫」,及時獲取最新內容。
(報告來源: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