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除皇室外誰的後台最硬?他是首批三個世襲罔替的蒙古親王之一

2020-03-31   指點江山

努爾哈赤白手起家的時候,是後金剛剛建立的時候。

在中國古代,很多政權甚至國家,為了使自己的實力更強,擁有更多的支持者和擁護者,都會採用政治聯姻的方式與別國結盟,且這個辦法在滿蒙時期使用的最為頻繁。吳克善,就是這樣一位,利用聯姻的方式,為自己找到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政治後台,讓自己成為了清朝首批三個世襲罔替的蒙古親王之一。

對於吳克善這位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很多人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如果提到吳克善的關係網,相信大家都會對這個人刮目相看。吳克善對於打仗不太在行,所以,沒有立下太多拿得出手的戰功,這也是他上位緩慢的主要原因。

因為,在清朝時期,戰功決定了一個人所處的地位,戰功越大、越多,他的地位也就越高。但是,吳克善卻非常善於利用人際關係,特別是家裡的這些女人,利用這些親戚、朋友的人脈網絡幫著自己上位,最終,讓自己坐上了世襲罔替的蒙古親王位置。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吳克善是怎麼讓自己上位,成為清政府內後台最為強硬的人的。

說起吳克善的姑姑,來頭可大了,她是皇太極的皇后,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萬曆四十二年四月,十六歲的哲哲遠嫁二十二歲的皇太極為妻。迎娶之際,皇太極率領部下從赫圖阿拉城出發,北行三百餘里到達輝發部扈爾奇山城,在此殺牛宰羊舉行隆重的迎親儀式和結婚儀式。

其實,在哲哲出嫁之前,科爾沁部還有一個貝勒的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不過,地位與哲哲相比卻差得太遠,只是一個側室而已,並沒有成為皇后。在哲哲與皇太極成親之後,吳克善的爺爺和奶奶都得到了追封。哲哲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獲得如此尊貴的地位,主要還是她出身於蒙古大領主世家,這是清朝初期聯姻制度的核心。

這是吳克善的第一層關係網。

說起布木布泰,相信大家都覺得有點陌生,但是,如果換成孝莊這個稱呼,大家是不是會覺得熟悉了一些呢?之前,哲哲已經嫁給了皇太極,但是,由於一直沒有生出男孩兒,所以,後來又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皇太極,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本族在後宮之中的地位。

然而,孝莊在嫁入宮中之後,前三胎生的都是女兒,這讓族內的人有點坐不住了。沒辦法,科爾沁部只好又將孝莊的姐姐海蘭珠嫁給了皇太極。不久,孝莊生了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而吳克善搖身一變成了皇太極的小舅子,順治帝的親舅舅,當朝太后的哥哥,可見,其身份地位是何等的尊貴。

這是吳克善的第二層關係網。

先前說了,吳克善的妹妹海蘭珠,是在哲哲跟孝莊之後與皇太極結的婚。但是,海蘭珠卻成為了後金的第一寵妃,因為,皇太極對其甚是寵愛。本來,海蘭珠給皇太極生了一個兒子,但是,這個孩子卻在剛滿周歲的時候病死了,此事給海蘭珠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一病不起,直至病死。

在海蘭珠重病的時候,皇太極甚至對前線緊張的戰略局勢放任不管,連夜跑回宮中看望海蘭珠。可見,其與海蘭珠的恩愛程度。皇太極寵愛海蘭珠,那在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愛屋及烏的皇帝,不僅對海蘭珠關愛有加,同時,對其娘家人也一併封賞。吳克善作為當時家裡唯一的男性,自然得到了不少恩惠。

後來,吳克善仗著自己的這些裙帶關係,欺上瞞下、剋扣貢品,向皇帝進貢的東西是越來越少,越來越差,從而,引起了皇太極的不滿。本來,皇太極要嚴懲吳克善,但是,由於海蘭珠為哥哥極力的求情,最後只是給了一個小小的懲罰便不了了之了。

這是吳克善的第三層關係網。

在吳克善成為了皇帝順治的舅舅,太后的弟弟後,又說服孝莊太后,讓自己的女兒帶著八萬匹馬的嫁妝,嫁給了順治皇帝,也成為了皇后。

這是吳克善的第四層關係網。

就這樣,吳克善依靠著自己身邊的幾個女人,讓自己的地位一路飆升,最終,成為了地位尊貴的親王。不過,依靠他人關係換來的地位,終究是不牢靠的。由於,吳克善的女兒性格暴躁,從小驕縱,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總之,是一身的臭毛病。

後來,順治帝實在是忍無可忍,一怒之下便廢了其後位降為了普通嬪妃。而吳克善的地位也隨著女兒皇后之位被廢,開始走向下坡路。此外,順治帝開始對吳克善的權力大肆削弱,最後,吳克善只掛了一個王爺的虛名,並沒有什麼實權。而且,科爾沁部也開始由他人管理,使得吳克善的後世子孫逐漸沒落。

就這樣,曾經地位尊貴,人脈關係錯綜複雜的吳克善,也慢慢的卸下了皇親國戚的裝扮,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飄散而去了。

這裡,我們有必要再了解一下科爾沁這個地方。科爾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科爾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的領地。蒙古語中,科爾沁的意思是「造弓箭者」。科爾沁草原地處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南坡,松遼平原西端——即從大興安嶺到松遼平原。

對於滿清皇室與科爾沁部的聯姻,後來的乾隆皇帝還曾寫過一首詩:

塞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

嗣徽彤營著,綿澤礪山申。

設候嚴喧沓,清塵奉狩巡;

敬誠堪愛處,未忍視如賓。

參考資料:

【《清史稿·孝端文皇后傳》、《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太宗文皇帝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