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區三名「孕格格」 關鍵時候堅守防疫一線

2020-01-29     東坡發布

1月28日下午3點,記者在眉山城區玫瑰園16期見到懷孕8個多月的東坡區大石橋街道旭光社區網格員呂林梅時,她正氣喘吁吁爬上六樓,給小區居民宣傳防疫措施。「我之前已經跟大家宣傳過了,但偶爾還是會看到沒戴口罩出門的人,所以今天再上門提醒下。現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一點也不能馬虎。」呂林梅說。

從1月23日疫情防控升級後,呂林梅沒有一天休息時間。用她的話說,她不是在網格內排查湖北返鄉人員,和物業一起登記相關信息,就是在社區值班。

呂林梅坦言,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早上8點就出門進入網格。「第一件事就是巡查一圈,然後配合物業進行消毒等工作。」呂林梅說,由於之前小區里出現了一輛武漢牌照的車,造成居民很緊張。她得知情況後,立刻上門了解情況。「我了解到,這家人的丈夫是武漢人,但一直在重慶上班,最近都沒回過武漢,而且他們家也有一個孕婦,平時消毒也做得很好。」呂林梅說,以前,這家人的車都停在小區外,最近疫情嚴重,才將車停到了小區內。

詳細了解了情況,呂林梅又向社區進行了彙報。但是為了安全,她仍然每天都會上門詢問這家人的體溫情況,還會耐心地跟這家的孕婦進行交流,緩解他們一家的焦慮情緒。「這段時間。他們家每個人的體溫都是正常的。」呂林梅說,「我現在每天聽到他們說體溫正常,我就安心了。」

「我現在一天基本上是連軸轉。除了上門宣傳,在小區里見到沒戴口罩的人就會提醒他們。令人欣慰的是,居民都比較配合。」呂林梅說。

當記者問及呂林梅什麼時候可以休息時,她卻說:「我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雖然累,但還是要堅守崗位。唯一感覺難受的就是有點對不起肚子裡的孩子。」


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關鍵時刻,對懷孕5個多月的馬哲洋來說,也在用「堅守」二字詮釋著基層網格員的擔當。

馬哲洋今年31歲。1月28日上午,她在社區開完會後,又馬不停蹄趕回網格,給居家隔離人員量體溫、送口罩和中藥。「因為網格內有居家隔離人員,所以我每天都會爬上六樓為他們服務。我在爬樓梯時雖然感覺累,但身體還能承受。幸好現在這家人還沒有異常的反應,都很正常。」馬哲洋回憶,剛開始,這家湖北返鄉人員不是很配合,儘管這樣,她還是耐心地給他們解釋,一次、兩次、三次......最後這家人終於配合併主動在家進行隔離。「其實我也擔心過,因為家裡還有兩個老人和一個女兒,肚子裡還有個孩子,但是既然選擇了當網格員,就應該堅守崗位,特別是在這種關鍵時刻。」馬哲洋說,她會在工作中盡力保護好自己,努力為社會盡綿薄之力。


在旭光社區,今年32歲的網格員楊婷惠也在堅守一線。她告訴記者,自己的預產期在2月底,這段時間,身體越來越笨重,但是她既是網格員,又是一名居民小組長,所以還得奮戰在一線。她說:「現在不少居民情緒恐慌,只有我不怕,才能更好地安慰他們,讓他們不怕。」

採訪當天,記者見到楊惠婷時,她正在網格內巡查。有向她諮詢的居民,她耐心地給他們解釋,並叮囑他們出門要戴好口罩。「我的網格也有一名居家隔離人員,我每天都會給她送口罩、量體溫。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出現了一些小的矛盾糾紛,這些都必須要處理呀!」楊婷惠說,她除了早、中、晚三次要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服務外,還要到網格里巡查餐館、麻將鋪、酒吧是否有開業的情況。「確實挺累的,但是我做這些,一點不後悔!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度過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難關。」楊婷堅定地說。


【採訪手記】

採訪完三位懷孕卻堅守防疫一線的網格員,記者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在採訪呂林梅時,她累得氣喘吁吁卻一臉陽光的微笑,讓人看到了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足以戰勝我們當前面臨的疫情。

只有在談及肚子的孩子時,呂利梅才忍不住流淚了。她說,她今年34歲了,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來得特別不易。但是因為工作,最近每天都是奔波忙碌,希望孩子能理解,也希望孩子將來做個堅強、對社會有用的人。

網格員是與人民群眾接觸最直接、最緊密的人。他們做的事很雜、很細、很小,但又是最基礎、最需要做的事。在疫情面前,他們不怕困難,走小區、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勸導大家戴口罩出行,用點點滴滴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貢獻力量。向網格員致敬,向懷孕仍堅守一線的網格員致敬!

來 源:劉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VyW8W8BjYh_GJGVDK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