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長輩對於孩子的喜愛是很常見的,這也就是人們日常中常說的"隔輩親"。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喜歡和爺爺奶奶相處,而且由於很多家長工作的緣故,老人們在孩子的照顧和教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案例
一個新生兒降生到家庭中,讓家庭成員都非常的喜悅。而爺爺和姥爺更是激動地無法言說。新生兒安靜的躺在嬰兒車中,沉浸在自己的睡眠中。而旁邊的爺爺和姥爺雙眼直直的盯著家中這個"獨苗"的小身影。
看了整整有半個小時,爺爺和姥爺的姿勢都一動不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靜止的畫面,而爺爺和姥爺對孩子如此喜愛的行為,網友都表示:還以為是兩個蠟像守著孩子。
"隔輩親"現在現在在很多家庭都十分常見,但"隔輩親"事實上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弊端。
"隔輩親"產生的兩個主要原因
1)家庭的延續觀念
在老一輩的心中,家庭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完成了"傳宗接代"的責任,有了家庭的後代。這個時候孫輩在老一輩的心中就是家族的延續,他們會將更多的希望放在孫輩的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光宗耀祖。所以會傾注更多的關愛在孩子的身上,對孩子格外的愛護,這是"隔輩親"產生的重要因素。
2)心理孤獨感
老一輩到了一定的年齡後,退休在家後,空閒時候就相對比較多。然而因為自己的孩子需要上班,對他們的陪伴相對比較少。所以老人內心的孤獨感就會增加。而孫輩的出生,會給老人帶來心靈上的慰藉。很多的老人通過對孩子的陪伴和照顧,內心的孤獨感得到緩解。因此老人會喜歡將注意力放在孫輩的身上,對孫輩們非常的關愛。
隔輩親容易出現的弊端
1)對孩子管教過於寬鬆
老人們由於對孩子的過度溺愛,所以對於孩子的行為過於的縱容。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會得被包容。對於老人來說,孩子由於對世界認知不清晰,所以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事實上這樣子會讓孩子不懂得明辨是非,因為知道爺爺奶奶會袒護他,所以容易變得不守規矩,恃寵而驕。
所以隔輩親也要注意把握好一定的尺度,父母也要注意和老人們進行溝通。一旦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要及時的進行教育糾正,才能夠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2)對要求過度滿足
孩子對於很多東西會表現出極大的喜愛,所以這個時候就會強烈的要求家長給他們買。而其中很多東西的可用性是較低的,但老人常常會擔心孩子會傷心,所以會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提出的要求。而這種行為會造成孩子對很多東西都不珍惜,一旦要求沒有被滿足,就容易無理取鬧。
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和長輩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過度滿足。要讓孩子明白哪些是需要的而哪些是不需要的,這樣孩子才能夠很好的把控要求的"度"。
總結
老人對於孩子的寵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其中可能產生的弊端也要得到重視。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要學會和老人互相配合,選擇出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三觀,養成正確的思想行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VKEb28BMH2_cNUgWF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