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曹燕娜)「中塞友好醫院為塞新冠肺炎指定收治醫院之一,自4月17日接診首批確診病例以來,迄已收治77人,治癒出院38人。」記者今日連線中國(湖南)第21批援塞醫療隊時,隊長江海波高興地說,5月29日,在援塞醫療隊的鼎力幫助下,中塞友好醫院年齡最小的3名新冠肺炎患兒幸運出院。
3名先天畸形「新冠」孤兒,幸運出院
據介紹,3名年齡最小的「新冠」患兒,是4月29日入院的,分別是9個月的歐拉(Ola)、3歲的默罕默德(Mohammed)以及4歲的馬瑞瑪(Mariama),他們都是孤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天畸形以及營養不良。
患兒入院後,醫療隊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科主治醫師趙孟文第一時間查看患兒情況。3名小患者中,病情最嚴重的是小歐拉,不僅有先天性腦積水,重度營養不良,還有嚴重的發育遲緩等基礎疾病,且頭部出現兩個褥瘡,給治療帶來難度。況且,小歐拉已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屬於重症患者。
面對複雜病情,醫療隊協同塞方醫護人員,一起討論疑難病例。
趙孟文提出,重度營養不良及先天性基礎疾病是導致患兒發展為重症的原因,可逐步加強營養支持,同時加強抗感染治療。針對患兒頭部褥瘡,除加強常規傷口護理換藥外,醫療隊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劉華建議,採用中國傳統藥膏治療。隨後,醫療隊贈送了相關藥品。
在中塞雙方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一個月後,小歐拉的病情逐漸好轉,傷口癒合。其他兩名孩子,也恢復達到出院標準。
5月29日,孩子們出院這天,中塞雙方醫護人員自發捐贈了衣物、食品、日用品、藥物等。當地護士Admire,人稱「愛美麗」,她感激地說:「孩子們康復出院我真高興,感謝中國醫療隊能留下來與我們共同抗疫!」 中塞友好醫院院長卡貝納(Kabineh)也非常激動,並致謝中國醫療隊。
援塞醫療隊員一場查房下來,臉都腫了
據了解,截至6月1日凌晨,塞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861例,治癒病例454例,死亡46例,現存確診病例361例。早期定點醫院只有3家,患者都集中在中塞友好醫院等定點收治醫院,隨後,中塞友好醫院專用來接收中重症患者,現存病例為16人。
「從3月始,醫療隊著手幫助塞方開展抗疫培訓,至今援助塞方抗疫近兩個月了。」江海波介紹,5月1日,中塞友好醫院第一批6名病人出院時,醫療隊贈送了口罩和藥品,出院患者喜極而泣,大喊著:「我自由啦!」醫護人員為他們鼓掌送行。
獅子山常年氣溫都在30℃以上,旱季時,白天路面溫度40℃以上。「醫療隊員從宿舍區換好防護服,經設定路線到門診3分鐘路程,還沒等走到門診清潔區,護目鏡已是被汗水蒸汽充盈,視線一片迷糊了……」江海波說,查房一趟,裡層手術衣全部濕透,汗水沿著腿流下,濕了鞋襪。口罩里也是濕漉漉的,感覺每次查房都像打了一場大戰,有的隊員查房下來,臉都腫了。可是,隊員們都在相互鼓勵,用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堅守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