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隨著網絡流行詞的新興,會繁衍出許多新奇有趣的詞。這些詞雖然貶義,但是意思卻「針針見血」。現在離婚率攀升,好多女性會把錯歸功於男性的「媽寶」或者出現的「鳳凰男」身上。但是這也並不代表了所有的錯誤都在男性。「扶弟魔」也在「日漸興盛」。
妻子對丈夫說:房貸你還,我要攢錢給我弟結婚
最近看到個帖子,樓主李建(化名)「慶祝」他重獲自由之身。離個婚而已,用得著這麼大張旗鼓嗎?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李建在和妻子結婚的時候,丈母娘非常不同意李建父母在他們那邊小縣城早已準備好的婚房。告訴李建必須在市中心重新物色一套大三居,不然斷然不會同意女兒嫁給他。
李建想著房子早晚得換,因為將來孩子上學在市中心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便同意了丈母娘的條件,隨之也成了房奴一族。即便如此李建還是很高興的,因為終於能抱得美人歸。
婚後如噩夢開始,因為李建感覺不是娶了妻子,而是娶了妻子一家人。丈母娘時不時對妻子金錢攻擊「我們養你不容易,家裡吃穿用度都要錢,何況你弟弟也要結婚了」。
妻子每次面對丈母娘的「哭泣」,總是爽快地把一多半工資交給丈母娘。這還不算,小舅子也隔三差五問李建要錢,只要李建拒絕他便耍無賴告訴姐姐,隨之妻子會和李建開始大吵大鬧。
李建每次的隱忍換來妻子一家變本加厲,最後妻子索性給李建下了通牒:「以後你養我,房貸你還,我的錢要給弟弟結婚買房用」。
面對妻子的無理要求,李建在一次次隱忍下終於爆發,面對這樣的無底洞家庭還是儘早抽身,最後果斷和「扶弟魔」妻子離婚了。
好多網友慶幸李建遠離了扶弟魔,也有好多人呼籲,娶妻遠離有弟弟的家庭。因為後果不可計量。
現在扶弟魔太多了。李建相似的案例不在少數,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女性變成扶弟魔了呢?難道她們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甘願受人擺布嗎?
為什麼女性會變成扶弟魔?
1. 父母從小的教育觀念
在姐姐小時候,父母總是會告訴姐姐「你是大地,得讓著弟弟」。也許孩子剛開始會反抗,但是類似於「洗腦」一樣,慢慢姐姐就會接受這樣的想法,什麼事都會讓著弟弟。這種不平等條約從一開始就是父母灌輸的,到最後也認作為理所當然,失去了自己的想法。
2. 父母多數重男輕女
好多家庭因為第一胎是女兒,所以想法設法會要個男孩。尤其是二胎開放了,許多沒有男孩的家庭也更加蠢蠢欲動。
因為他們的思想中認為「養兒防老」,所以父母在對待男孩和女孩之間會更加偏向於對男孩的溺愛,也會被迫讓女孩更加愛護家庭中的「男子漢」。重男輕女的思想讓許多女性失去自我思想。
3. 原生家庭的影響
好多父母把女孩當成「招商銀行」,甚至會把女兒的彩禮據為己有來扶持弟弟。女性沒有辦法改變父母的觀念,反而一次次妥協。
所以導致原生家庭更加變本加厲,甚至父母以自己老了為要挾,把照顧弟弟的重任直接交付到了女性身上。女性瞬間感覺責任重大,所以不得不變成了扶弟魔。
4. 姐弟之間感情不平等
因為在從小的家庭生活中都是要愛護弟弟,什麼事都讓著弟弟。姐姐也習慣了對弟弟無條件的愛,而且覺得這樣的愛理所當然,弟弟也享受著所有人的溺愛長大。
在姐姐成家後,當然對弟弟的感情不可能一下子分割,如果弟弟有什麼要求,姐姐還是會有求必應,從而引發許多的家庭矛盾。因為姐姐從小到大的愛太卑微了。
孩子終將長大,會慢慢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家庭。好的父母會成全,但是有些父母只會拖累孩子。盡孝是每個孩子都懂得義務,但是不代表孩子就該被所有人壓榨。
尤其是二胎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如果希望孩子長大後幸福快樂,就從小平等對待兩個孩子。有偏差就去調整,千萬不要讓成長的天平在二胎到來以後就徹底傾斜了。
那麼各位家長們,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的?特別是二胎家庭,你們會要求姐姐特別照顧弟弟嗎?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