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工作要講技巧,不要被重複的工作累垮了
有些事明明沒有意義,但不能不做,就需要講方法
早上同事說,上周五下班前幾分鐘,接到某主管部門的傳真,需要一份材料,而且是周一早上八點就要,沒辦法,就只能周末加班趕材料。這種事情在我們這種企業貌似十分常見,主管部門總會在下班前或者放假前發通知,要求提供材料,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每周五臨下班的半個小時就會等著傳真。
更神奇的是,這些部門發的通知,需要辦理的事務都是非常著急的,半夜下通知,早上要結果非常多。有的甚至下發通知與要結果的時間不超過二十分鐘,而且還要實際調研。更有一些要結果的截止時間比通知下發還要早。以至於今天發了一份傳真過來,上面寫著「急件」兩個字,但是要結果是元旦之後上班第一天的早八點,大家反而覺得沒什麼著急的了。
習慣了媒體的那種自由、高效工作之後,在企業辦公室,面對各種傳真、通知和出不完的資料,真有點不適應,也搞不懂。前幾天一個在國外生活的朋友回來,聊起工作,她說,以為我們企業辦公室應該是喝茶看報的工作。我說你是沒見過我們公司的情況。當然也不只是我們公司,同行業的另一家兄弟公司,一個辦公室工作人員居然被這些材料折騰到了中度抑鬱症了。這種現狀國外的朋友不懂,連我在媒體工作十幾年,接觸過各種各樣企業的也不懂。
但是工作來了,有不爽但是還要做。這就需要將一定的工作方式了。就如同早上同事發牢騷說,他一早把材料送去之後,主管部門又說方案有修改,材料要重新準備。他當場就「呵呵」了,但他還不敢「呵呵」,只能回來繼續修改。這種現狀是很多企業的一種現狀,很多企業的主要工作不在經營上,而在應付各種考核上,高負荷但低價值的工作讓企業發展艱難。比如我身後的文件櫃,放了近百盒文件,其中業務合同不到一盒,大多都是文件、通知。
其實大多數材料都是反覆使用的,甚至有很多材料,都是大同小異的。但是由於上級部門的名目太多,就不得不根據這些不同名頭進行修改。近日某部門對企業及企業領導進行了十幾項檢查、考評,但大部分內容都是重複的,只能根據各自的需要,進行反覆組合。
曾和朋友說,要是設計一個軟體,來專門生成這種材料,或許是很有市場的。其實這個一點都不難,只要把各相關內容設置成條目,存入資料庫中,需要的時候直接分批抓取就好了。沒有這種軟體,其實也可以做到,將平時的文件進行細緻的歸類,建立樹狀目錄,在需要使用的時候,進行按要求提取,或許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有很多材料都是條條框框程式化的,只要對上就好,除了應付檢查,沒有實際價值,沒有必要被這些東西浪費時間,更別把自己累垮了,逼瘋了。
靜心簡語2019.12.31.16:10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