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故事 | CCA申請:精準避開藝術學習的誤區,拯救你的作品集!

2021-03-03     天道留學

原標題:學子故事 | CCA申請:精準避開藝術學習的誤區,拯救你的作品集!

YZH同學

錄取學校:CCA

錄取專業:平面設計

學校簡介:

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簡稱CCA,是全美頂尖的設計院校,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所專為「藝術工作者和設計師」教育而設的學院,並以「理論與實踐並重」的中心理念培養學生通過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CCA各專業都在行業領域內位列前茅,包括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室內設計(Interior Design)、攝影(Photography)等。

學弟學妹們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些年藝術類院校和專業的申請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激烈。

CCA不僅是全美頂尖的設計院校,它的平面設計專業也是申請熱門,想要申請到CCA的熱門專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小夥伴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01

背景:高中四年的藝術積累

畫畫是我從小堅持到大的愛好。在高中階段,我選擇的藝術課程是四年制學習。

也是在這四年里,我漸漸意識到,藝術是我真的想一直堅持下去的東西。

高中階段的藝術選課分平面班和純藝班,藝術課的選擇仁者見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當時主要考慮到了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個是課程的實用性。

考慮到平面設計的就業範圍非常廣泛,與各行業密切相關,而且相對來說比純藝更加實用,所以我最終選擇了平面班。

02

誤區:不要過早定義自己

由於我較早地確定了自己的藝術方向,所以我準備作品集也比周圍同學早,在高中第二年的時候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這裡建議學弟學妹們,作品集能早做儘量早做,為自己爭取足夠充分的時間——當然前提是你們要先確定自己走藝術這條路。

至於細分到專注於藝術的什麼領域,這個不必過早考慮,因為一旦如此,你很容易會被自己的思維定式所框住。

比如,一旦你認為自己是學平面設計的,你可能會下意識地去不斷接觸海報和字體,從而忽視裝置的設計——換個說法,用慣了digital works,忽略了practical experiment。

這是一個大部分早學藝術的學生都會進入的誤區,他們給自己過早下定義,對於自己認為「不屬於」自己領域的東西缺乏探索。

而這往往是學藝術的大忌諱。

藝術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能夠海納百川。所有要素都不是單一的個體,它們之間可以互相關聯融會貫通。

打個比方,我選擇的是平面設計方向,但這不意味著我必須局限在digtial works裡面進行創作,我同樣也可以嘗試雕刻、油畫、布料拼貼這類藝術形式,從中獲取靈感。

03

作品集:方向與主題的確定

在準備作品集的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關於作品集的主題。

一些小夥伴在選作品集的主題時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把主題想得過於龐大(比如探索過於複雜或難解釋的問題,像女權主義、LGBT、環境保護等),反而導致很難做出自己理想的效果。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後期給作品集排版時發現解釋不清、排版排不下(因為作品集是有頁數限制的,這要非常注意。每所大學有不同的頁數要求,美國大概是在15-20頁左右)。

有關主題的確定,我建議學弟學妹們擬定一個具有明確目的性的詳細主題(切記不要過於寬泛)。

在這裡,我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我準備作品集時常用的思路方法。

在確定主題之前,大家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的目的是什麼?我要怎樣去實現這個目的?通過怎樣的表現方式?

例如:「我想幫助『藝伎』這個職業,減少外界對它帶有的偏見,所以我要做張貼在酒館外的海報去告訴大眾:這個職業其實很神聖。」

其實這就已經確定了主題的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就是,需要以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式去體現它。

ADVICE

1. 跳出思維的定式框架,嘗試接觸多種藝術形式,不要「一意孤行」一條路走到底。

2.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確定主題,不要一味追求理論的完美而忽略實際操作的難度。

3. 主題的確立要詳細避免寬泛,循序漸進。如果自己無法作出決定,可以在資深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4. 如果你選擇了藝術,請堅定自己的道路,堅持自己的夢想,合理分配時間,用心雕琢作品集,不要寄希望於速成。

最後,祝大家都能做出完美的作品集,申請到最心儀的學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Gkc93cB9EJ7ZLmJgR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