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28年水餃,還是老家這個包法饞人,皮薄餡大,很多人沒吃過

2019-06-08     譚小廚子

只要敢於下廚房,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味道。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譚小廚子,一個熱愛分享家常菜,傳遞做飯快樂的90後大夥子,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

古語云:民以食為天!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厚的美食寶藏,來滿足我們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口味,由此各地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比較典型的就是享譽華夏的八大菜系,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另外北方過年多吃水餃、南方水餃則不常見。

雖然現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地的文化差異,越來越小,呈一個大融合的趨勢。但有些東西已經在你的骨頭裡生根發芽,即便你在外地生活了許久,吃遍了山珍海味,鄉村小吃,當然或許也吃過相同的東西,但終究比不上你心中的味道,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家的味道

在我心中,老家的水餃,就是這樣的,好吃不如餃子,這一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時至今日水餃已經陪伴我了28個年頭,各地的水餃也吃了不下幾十種,但依然沒有足以撼動老家水餃在我心中的地位。其實水餃的特點全國統一:皮薄餡大。只要能掌握好這一點,大多數的餃子味道都是不錯的,這就是水餃本身的屬性。

在我看來,調餡相對比較容易的,擀皮才是關鍵所在。我最自豪的是老家水餃的包法,放眼全國我老家的水餃的包法,可以說獨樹一幟,很多人都沒吃過,這或許就是包出的水餃最饞人的原因所在吧。從老家的水餃皮上,可以說依稀能看到水餃古代最初的模樣。

記得以前在外上學後來又在外地打工,逢年過節時、一個人孤獨寂寞時,就會想起媽媽包的水餃,是那麼的好吃,那麼的香,怎麼也吃不夠,回想小時候真幸福,只要想吃就能吃到媽媽做的充滿家的味道的飯菜。好在現在算是苦盡甘來,父母都在身邊,現在又能隔三差五就吃一頓媽媽包的水餃了,肉餡素餡統統都好吃,三四十個不在話下,總之次次都吃到撐!

這次以韭菜肉餡為例,分享一下我老家的水餃:

老家的水餃

食材:麵粉、韭菜、肉餡

配料:食用油、料酒、食鹽、花椒粉、米醋、香油

做法:

1.取適量水餃粉,沒有的話就用普通麵粉,加適量水和成表面光滑的麵糰,醒面十五分鐘。之後放到案板上擀成又大又圓又薄的麵皮。這個比較考驗功力,我是完成不了的,還得老媽來。

2.然後從中對摺,依次摺疊起來,形成圖中模樣,用刀均勻的切上一刀。

3.然後依次將每一段攤開平鋪開來,依次摞起來,再用刀斜切成梯形形狀,這樣水餃皮就完成了。

4.在醒面期間,將韭菜摘去黃葉清洗乾淨,改刀切碎,考驗刀工的時候到了。朋友們,耍起來吧。

5.我直接買的豬肉餡,先打入一個雞蛋、料酒、適量食用油,將豬肉餡攪勻。之後將韭菜和肉餡放在一起,加入大量花椒粉、一丟丟蚝油、適量食鹽攪拌均勻就可以咯。

6.取一個水餃皮,小頭在前大頭在後,用筷子挑上水餃餡,向著手掌心的方向卷一圈半。

7.然後用中指或無名指向上頂出水餃肚,同時將兩頭捏合在一起。這樣一個形似元寶的皮薄餡大的水餃就完成了。

8.鍋中加入大量清水,煮開加入一點食鹽,將水餃下鍋,飄起來後,用涼水蘸兩次左右就可以出鍋了。調個簡單的料汁:香醋加香油。

【小譚說】

  1. 我們這樣的水餃有個好聽的名字,元包水餃,在鍋中煮過之後,寓意財源滾滾來
  2. 這樣對擀皮的人的功夫要求比較高,雖然我吃了28年,但依然完成不了。朋友們可以在家試一下。
  3. 韭菜雖然現在不是最鮮的菜,但一是自家種的不花錢,二是家裡還是感覺韭菜比較順味。

朋友,如果哪天想不起吃什麼了,就可以來這裡,每天致力於分享廚房小白都能做的家常菜,若對您有一點點小小的幫助,點贊、收藏、分享、關注就是對小譚最好的回饋!如果朋友也有好吃的做法,熱烈歡迎在評論區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一塊討論探討交流,小譚前進路上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勵!

人之初,性本善;圖文皆原創,偷盜不可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FHmfGwBvvf6VcSZ6S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