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鎮海中學12位老師跑到貴州「高強度加班」!這事鎮中堅持了20年…

2019-10-08     文明寧波

點擊標題下「文明寧波」可快速關注

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假期,

你是外出遊玩,

還是在家休(tang)息(shi)?

而鎮海中學的12位老師

卻不遠千里前往貴州黔西南州支教,

只為眼巴巴等著他們的幾百名學生。

整個國慶假期,

他們都在高強度的授課備課中度過。

支教5天,滿負荷度過

9月下旬才報名,9月30日中午,12名教師放棄「假日出遊」,踏上了送課之旅。經過6個多小時的跋涉,當晚,12人中的3人抵達普安縣東城區實驗中學,其餘9人到達安龍縣第一中學。

對當地孩子們來說,這12位老師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這批老師,孩子們頭一次見;熟悉,是因為當地孩子早已習慣了鎮中老師一次又一次的節假日支教。

由於學情、課本的差異,老師根據當地孩子的具體情況,在抵達當日連夜修改備課內容,希望能更「接地氣」一些。從抵達日起到10月6日離開,老師們整整5天都滿負荷度過。上課、備課不斷循環,強度大約是在鎮海中學授課的1.5倍。

歷史組的沈興偉在安龍一中支教。這個學校大約有4000餘名學生,此次留校上課的是高一的4個班,160多名孩子。鎮中9名教師將他們的所有課程都包了。「5天,平均每個老師上課13.4節。沈興偉說,一般情況下,5天10節課已是滿額了。

為了緩解嗓子壓力,在安龍一中支教的老師們不得已背上了「小蜜蜂」。即便強度大,老師們還是保證質量完成支教,絕不打折扣。他們一有空還走到學生中去,一起「吃辣」一起吃苦

這個假期,比以往更有意義

10月2日,在普安縣東城區實驗中學的教室里,鎮海中學英語教師周思臾正在為高一(2)班的學生們講課,標準的發音,有趣的講解,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普安縣東城區實驗學校是為了解決搬遷群眾子女入學問題而建的新學校,此次留校上課的是高一的6個班。鎮海中學外語組副組長周思臾、數學骨幹教師董昊雷、語文骨幹教師馬國生分到了這所新校。他們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和當地學生打成一片。

和其他老師一樣,他們都是臨時放棄假日安排到貴州支教。「生活上的困難都能克服。」周思臾說,支教倒數第二天還碰到雷雨天,學校、住所都停電,大家在燭光中完成了授課與備課

周思臾老師接受普安媒體採訪。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到這邊上課,我覺得這個假期過得比以往都有意義。」董昊雷稱, 當地的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後都很熱情,課堂氣氛之活躍,令人感動。

支教幫扶需細水長流

周思臾老師則表示,當地孩子非常好學、刻苦,可能基礎比寧波的孩子稍薄弱些,但他們的學習動力強,學習興趣濃厚,在鎮中老師的幫助下,他們一定能發展得更好。

馬國生老師也在孩子們眼中看到了積極渴望上進的光。在貴州普安給孩子們上課,他覺得是一種享受。他認為,幫扶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需要鎮中的老師們接力做下去。

當地學校食堂小,學生多,很多孩子都習慣端著碗在空地上吃飯。

「我發現鎮海中學的老師上課節奏比較快,但是有些東西又講得特別細,理解時還是比較高效的。」普安當地學生張俊萍說。東城區實驗學校高中部執行校長譚春梅則對鎮中教師的付出表示感謝,她說,當地師生十分珍惜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據了解,鎮海中學與普安等貧困縣「山海攜手」已持續20年。20年間,他們通過名師授課、手把手教授學習方法、面對面傳授教學經驗等方式,為貧困地區的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源泉和力量。

來源:寧波晚報

編輯:蘇葉子 責任編輯:妙朵兒

微信號:wmwolai

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FBAq20BMH2_cNUgEQ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