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是表姐的婚禮,全家人都非常的開心,當然了,也有好多親朋好友前來祝福。婚禮進行後,進行了宴席,在這樣「熱鬧」的場合,必然會有許多小朋友的身影。
坐在我旁邊的是親戚家的孩子,叫果果,今年9歲了,小男孩很是活潑開朗。煙宴席開始了,大人們還沒有動筷子,只見果果便開始夾了起來,旁邊的大人只是簡單的笑一笑。
果果的媽媽還在告訴孩子說:「沒事,快吃吧,寶貝,一會涼了。」隨後果果便用自己的筷子去翻菜,坐在同桌的好友好心相勸,告訴果果這樣的做法不對,果果媽不但沒有領情,反而怒懟朋友:「幹什麼大驚小怪的,都是自己家人,又沒有外人。」
然後還摸摸孩子的腦袋說:「快吃吧,果果,不用聽他們的,都是自己家人。」桌子上的朋友只是簡單的微微一笑,心想:自家人也不行啊。
不管在什麼場合,不管餐桌上有沒有客人,孩子都應該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家長首先應該以身作則,然後做好榜樣的力量,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行為舉止,那麼孩子在餐桌上都要學習哪些禮儀呢?
1.吃飯時長輩先入座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要有尊老愛幼的意識。特別是吃飯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在長輩沒有上桌前,不要上桌子吃飯,如果在長輩沒有上桌前,小孩子就上桌吃飯,是不禮貌的行為。
而且在餐桌上的座位是有順序的,如果遇到座位不夠座,小朋友就先不要上桌,讓大人先吃飯。
2.不要用筷子翻動餐桌上的菜
在孩子吃飯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用自己的筷子隨意翻動盤子中的飯菜,那樣很不禮貌。並且自己的筷子中沾有唾液,隨意翻動盤子中的食物,這樣唾液就會沾到食物上,很不衛生。
如果自己感冒了,會把病菌隨著筷子帶到筷子中,如果別人吃了被翻動的飯菜,極易被傳染感冒。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食物,要告訴家長,也可以自己去夾,但是如果夾只夾靠近自己部分的。如果自己喜歡的食物離得比較遠,要告訴大人幫助自己夾菜。
3.不要隨意跑動,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長要告訴孩子在吃飯時不要隨意跑動,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好好的吃飯,如果一旦從桌子上起身,就證明吃完飯了。
而且在吃飯時要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吃飯時看見沒有筷子的大人,孩子要把身邊的筷子遞給大人,包括身邊多餘的紙巾和杯子等。
飯前可以幫助大人搬凳子、撿筷子和碗等吃飯的用具。並且告訴孩子在飯後要幫助大人撿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禮貌的孩子會受到更多的歡迎,良好的餐桌禮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逐漸培養起來的,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奠定良好的餐桌禮儀,讓孩子意識到餐桌禮儀的重要性。
今日互動:你會不會教給孩子餐桌上的禮儀?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