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熊(1823-1857)字渭長,一字湘浦,號不舍,浙江蕭山人,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海派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藝術師法陳洪綬而別開生面,與之並駕齊驅晚清畫壇,他與其弟任薰、其子任預、其徒任頤合稱「海上四任」,又與朱熊、張熊合稱「滬上三熊」。
任熊工山水、花卉、翎毛、蟲魚、走獸,尤擅人物,十分全面,無一不精,其藝術意境雄渾,澤古深厚,脫去凡近,頗具宋人神韻。周閒《任處士傳》中記載評者以為任熊的繪畫「變化神妙,不名一法,古人所能,無不能,亦無不工。其布局運筆,慘澹經營,不期與古人合,而間古人所不能到。設色精采,復能勝於古人。」任熊不但深得古代優秀傳統繪畫之三昧,而且休養全面、飽游沃看,他「能吟詩填詞」,「諸子百家,咸皆涉獵」,「能馳馬,能關弓霹靂射,能為貫跤諸戲,能刻劃金石,能斷桐為琴、鑄鐵為簫笛,皆分利合度,能自制琴曲,春秋佳日,以之娛悅」,「游佳山水,必造其險奧,一樹一石有奇致,亦必流連其間,日:『此天生畫本也』」。因此,任熊能夠超越晚清其他文人畫家戛戛獨造。
《十萬圖冊》是任熊晚年創作的10幅山水精品,也是其傳世名作之一。全畫共十開,泥金箋本,青綠設色,因題目均以「萬」字起首而得名,畫前有周閒題「參倪兩王」四字,畫後有周閒、黃鞠和竹溪居士跋各一段。十開均有任熊篆書圖名「萬笏朝天」、「萬橫香雪」、「萬竿煙雨」、「萬壑爭流」、「萬丈空流」、「萬點青蓮」、「萬卷詩樓」、「萬林秋色」、「萬松疊翠」、「萬峰飛雪」,下鈐「任熊印信」白文印。從周閒跋文可知,元代倪瓚曾為陶宗儀畫過《十萬圖冊》,清代王翬曾摹一冊,周閒得王翬摹本並隨身攜帶於行篋中。任熊偶見,遂復作此本贈孫禮齋,但此本畫法與王翬摹本有天壤之別,因此只是借用圖名的重新創作。
該圖冊多取材於蘇州太湖一帶的山水而內容又有所擴大,如「萬笏朝天」、「萬橫香雪」 即以蘇州天平山和香雪海為素材,「萬點青蓮」描繪的應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而「萬丈空流」、「萬竿煙雨」則是想像中的海島和瀟湘奇景。總之,畫家是以「十」、「萬」來概括天下美景與賞心樂事。作品筆法細膩,構思精微,意境深邃,並富有裝飾趣味,於寫實中充滿浪漫情調。尤其是作者充分運用金箋紙的底色作用,使青綠設色逾顯得絢麗多彩,濃艷華貴而不失雅逸的藝術效果。
第一開「萬笏朝天」
第一開「萬笏朝天」,畫壁立千仞的群山,山峰陡峭,層層疊疊,直上直下。畫家先以鬆動的筆墨勾勒皴擦點染山石的層次,然後以石青、石綠自上而下多次暈染,遠山用石青、石綠和淡墨直接畫出,山石間點綴小片雜樹,或淺或深。蘇州「吳中第一山」天平山其山峰直立,峻峭嶙峋,當地的和尚將之比作文武百官朝見皇帝時所持之笏,故稱作「萬笏朝天」。
第二開「萬橫香雪」
第二開「萬橫香雪」,畫蘇州香雪海,畫中一片高低不平的坡地,近處以水墨為主,遠處以青綠為主,層層描繪,中間一條小溪蜿蜒流過,前景有一座小橋。溪水兩旁及山坡上,一片雪白,仿佛大雪紛紛,其實是梅花凌寒開放,舒展冷艷的姿色,傾吐清雅的馨香,令人怡情陶醉。畫家以白粉作白點撒落在畫面上,時疏時密,給人繁花似錦、香氣撲鼻的感覺。
第三開「萬竿煙雨」
第三開「萬竿煙雨」,畫自右向左峻峭山崖石壁下一片茂密的竹林,氤氳縹緲的雲霧瀰漫在竹林間,形成一片波濤翻滾的「雲海」。遠景的山崖石壁和近景的山石以青綠法畫出,流水以白描法勾勒,密密匝匝的竹林及波濤洶湧的雲海皆自左向右傾斜,雙勾,然後以石青石綠暈染。雲海的雙勾畫法仿佛群山,山即海,海即山,山海不分,可謂「遷想妙得」。
第四開「萬壑爭流」
第四開「萬壑爭流」,畫南方山林間淙淙溪水。春暖雪融之際,一股股溪水形成瀑布,呈現勃勃生機。山石簡潔洗鍊,以水墨分染層次,極具形式感。溪水瀑布以流暢的墨線勾勒,然後稍加分染,疏密有致,仿佛能夠聽見流水的聲音。畫面上部以雙勾法畫小叢雜樹,點染石青石綠,東晉顧愷之從會稽山回來,被問及山川之美時,答曰:「千岩競秀,萬壑爭流」。
第五開「萬丈空流」
第五開「萬丈空流」,畫江南太湖一帶的湖光山色。畫面左側有青綠巨石突兀聳立,其間雜樹姿態俯仰,右下角亦有青綠巨石與之呼應。巨石之間的湖水以墨線畫出層波疊浪,波浪輕輕拍打岸邊,激起簇簇水花。遠處留出大片空白,水天一色,波瀾不驚,煙波浩渺,無邊無際。如果說「萬壑爭流」畫的是小溪之動、之滿,「萬丈空流」畫的則是大湖之靜、之空。
第六開「萬點青蓮」
第六開「萬點青蓮」,畫盛夏荷塘。唐李商隱詩云:「隔樹澌澌雨,通池點點荷」。又宋楊萬里詩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綠色的荷葉,白色的荷花,層層疊疊。荷塘中右側一塊太湖巨石以水墨勾勒分染,更襯托出荷塘的無限生機。荷葉荷花呈S形向遠處綿延,水面不勾不染,全部留白,意在突出荷花與荷葉。一派江南景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七開「萬卷詩樓」
第七開「萬卷詩樓」,畫幾高大的株梧桐、雜樹,枝繁葉茂,樹蔭下露出一座樓閣的屋頂,透過開啟的門窗,可以看到室內排列著整齊的書架,架上放滿了書。梧桐、雜樹的樹幹和樹枝為水墨,樹葉或為雙勾或為點葉,皆罩染濃重的石綠。古代有許多藏書家,稱自己的書齋為「萬卷樓」 ,形容主人書籍收藏之豐富。以「萬卷樓」命名的書齋,由宋至清有數十家。
第八開「萬林秋色」
第八開「萬林秋色」畫中一片疏籬秋色,畫中分為上、中、下三層高大的水杉、池杉樹梢已變成了黃褐色,再過一段時間,將滿樹換成黃色;一人高的衛茅已滿樹紅色。
第九開「萬松疊翠」
第十開 萬峰飛雪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26.3 X 20.5 CM X 10開。絹本 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