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搬遷前那段時間,我常常徹夜難眠,搬過來之後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如何搞好生產生活?都是未知數,心裡很沒底。」從元謀縣江邊鄉魚窩村委會罵拉莫村搬遷到甘塘安置點的移民杞學才說道。
正在全力建設中的國之重器——烏東德水電站建設涉及元謀縣的移民數量最多,移民人口達3304戶11255人,涉及啟憲、甘塘、瓦渣箐三個安置點。對於搬遷出的移民而言,擺在他們面前最急最憂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就業,就業問題成為移民心裡忐忑不安的煩心事。
緊緊圍繞「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條主線為著力點,元謀縣人社局黨委主動擔當作為,創新「十個一」工作方法,千方百計抓實移民就業難題,把促進農村移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堅持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工作格局,搭建好黨和政府同移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把主題教育落在移民的心坎里。
按照「一戶一人、一人一技、一人就業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實移民培訓工作。發放一張政策明白卡。向移民發放政策明白卡4000餘份,宣傳國家就業惠農好政策,形成人社部門和掛包幹部促就業、移民想就業的雙向互動好氛圍。開展一次崗位需求統計。向全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農業基地等用工密集型行業調查統計用工崗位,建立就業需求台帳,適時動態更新,掌握用工需求。通過統計向移民提供1964個就業崗位,並將崗位工種印製成冊,送到每戶移民家中。組織一次移民培訓及就業意願摸底調查。對涉及水電移民鄉鎮的移民開展勞動力情況摸底調查,準確掌握移民勞動力已培訓、未培訓、培訓需求、就業意願、就業與否、就業地點、就業收入等情況,建好移民群眾勞動力資源信息庫。通過調查,精準鎖定移民勞動力5917人。建好一所技能培訓及轉移就業服務站。依託姜驛鄉白果村委會建立元謀縣技能培訓及轉移就業工作服務站,配備工作人員,健全管理制度,將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經常性服務搬到移民家門口,點對點、面對面服務,提供用工信息,進行職業指導,辦理求職登記,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開展一輪實用技能培訓。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因需施培、因人施訓」原則,根據移民意願,以市場和就業需求為導向,整合培訓資源,在安置點開展以增強外出務工技能為目標的家政服務、鋼筋工、砌築工、木工、電工等技能培訓,以立足農村現有資源促增收為目標的蔬菜種植、家電維修、微耕機修理、中草藥種植與加工、民族刺繡等農村實用技能培訓,確保移民勞動力掌握1-2項實用技術。
在機聲轟鳴中的江邊鄉啟憲安置點現場,一張張移民群眾的笑臉映入眼帘。「經過培訓,我學到了一技之長現在安置點找到了工作,在家門口打工不僅增加收入,還能為水電站建設盡一份力,很讓人高興。」從江邊鄉江邊村搬遷來的正在忙碌施工的移民張玉洪聲音洪亮地說。
在抓實技能培訓的同時,持續發力,在拓寬轉移渠道上下足功夫。動員一批勞動力轉移就業。充分利用「人才網」「就業網」等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信息網絡平台,抓實用工信息開發、定向培訓、專場招聘和後續管理服務工作,加大宣傳、推介,促進跨區域轉移就業。依託滬滇合作資源優勢和省外勞務輸出工作站,積極為企業和移民勞動力搭建供需平台。扶持一批創業人員自主創業。用好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對有創業意願的移民勞動力和大學生,給予免費創業培訓和創業導師服務,優先安排「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兩個十萬元」、場租補貼、網店補貼、無償資助、創業補貼等政策扶持。依託創業園、眾創空間和創業平台,創造新供給,吸引省內跨區域創業,帶動轉移就業。激勵一批企業安置移民就業。靈活應用密集型企業貸款、扶貧車間創建優惠政策。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形成產業鏈,增加就業崗位,拓寬移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開展一場法治維權宣傳教育。堅持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持續推進,在開展培訓、轉移就業的同時開展法治維權專題課,集中組織2138戶2281名移民到縣法治文化中心接受法治教育培訓。讓移民在懂得利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不可逾越法律底線損害他人和集體利益。開展一場志願服務活動。以開展「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名黨員一盞燈」行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以鄰里結對、志願幫扶等方式,幫助外出務工人員家庭解決農忙缺工、突發事件等困難,減輕外出務工人員後顧之憂。
江邊鄉魚窩村委會罵拉莫村移民楊勇與南恆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達成就業協議到廣州務工。他高興地說:「很開心能有機會到南方工作,既掙到錢還能開闊眼界長見識.....」江邊鄉大灣子村民李建勇與元謀縣民爆公司達成就業協議,江邊鄉江邊村村民王洪力與建華集團達成就業協議,達成就業協議的還有許多……
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實用技能培訓26期2000人,涵蓋10個工種;開展水電移民專場招聘會3場次,參與人數1245人次,28家省內外及縣內企業、基地參與招聘,提供就業崗位420個,引導移民轉移就業204人;扶持創業21人,發放創業扶持資金210萬元;創建扶貧車間8個,發放獎補資金9萬元;開展志願服務20場次,1600人參與;移民勞動力5917人中實現了3076人穩定就業,在實現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逐步能致富」目標道路上邁出了有力步伐。
「感謝政府搭建了這麼好的就業平台,讓我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現在大理州寶隆建築安裝有限公司工作,在安置點負責現場調度,每月有5000多元的工資。」杞學才激動地說,自己又把10多個村民帶到隊伍中來,不光自己致富,還要帶領鄉親們一起建設美麗的新家新鄉村,一起致富奔小康,「我媳婦在能禹蔬菜批發交易市場也找到了工作。小孩讀書很方便,就在旁邊的甘塘完小,幾分鐘到校。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搬」進新房子、「尋」到好工作、「遷」出好日子,已成為移民群眾的真實寫照。(元謀縣 段衛麗 段繼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8YAfm4BMH2_cNUg-P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