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筆下的花鳥畫世界,是有別於塵世的另一個世界

2019-10-20     紅鯉魚文化



他的花鳥畫不追求孤芳自賞的筆墨情趣,不搞譁眾取寵的變形噱頭,而是扎紮實實,認認真真地刻畫形象大都以古樸、淡雅見長。


他的筆墨穩重、平實,色調古拙、溫厚,特別是繪畫的材料採用了傳統的手工麻紙做上底色,尤顯出古香古色之感,頗有古代宋畫的味道。





徐立新:1971年出生,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線描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研究院副秘書長兼創研部主任,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焦作師範學院名譽教授,《水墨視界》、《國畫研究》雜誌藝術總監。

《金光》入選第三界全國中國畫展。

《聖火》、《濃蔭》入選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

《聖火》系列二入選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涌鑄金塔》「07」年全國中國畫大展優秀獎。

《雨林奇葩》入選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大展。

《咆哮》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徐立新有著堅實的寫生功底,各種花形鳥態在他的筆下隨手拈來,自然生動。平素他大量速寫,不畏艱苦,到生活中去觀察、研究,記錄花木禽鳥的結構、習性,不斷向大自然索取營養,啟發思路,開拓筆墨。

他著力於形態、動態,和質感的表現,重視色彩的配置和整幅作品氛圍的渲染,所採用半工半寫手法,工而不板、嚴謹有度,既不荒率也不刻結,鳥兒的神態栩栩如生,幾欲脫紙而出,深為大眾所喜愛。


觀徐立新的花鳥畫,始生古樸肅然,凝重端莊之感。恰如身臨其境,頓覺心胸豁然開朗,有流連忘返之意趣。真乃一個:「花木催人老,一鳥一世界。清風已歸去,斯人伴明月」的童話世界。

自畫中走出,儼然已不知世事滄桑,哪還曉得世態炎涼之所在。信口占得四句歪詩,毫不猶豫地取了前兩句做了文章的題目,自然是還未從一種感動和浸染中解脫出來的緣故。

花鳥的世界,自然是有別於塵世的另外一個世界。作為天堂或童話的理想王國,它寄託了人們太多的感念和追求。

那裡祥和而溫馨,熱烈而寧靜;那裡清風徐徐,月色纏綿;那裡當無名利之虞,絕跡勾心鬥角;無高低貴賤之分,鮮有財色權利之爭;那裡和諧悠然,朗朗乾坤;那裡一枝一葉,一花一草兼具風情萬種;那裡流光溢彩,光和景明,百鳥百心跡,一花一身影。

想必我們的花鳥畫家已是這個世界的主人,若無一腔坦蕩、怡然的心胸,沒有一顆淡定超然心境,是斷無筆下這些萬千儀態風姿綽約的花鳥作品的。

徐立新先生和他大量的花鳥畫作品,顯然已具備了諸多上述因素並潛在著一種巨大的藝術爆發力。廣博而淵源的文化修養與特立獨行的藝術天分,已經讓徐立新的繪畫作品臻至某種洒脫超然的藝術境界。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6a5m0BMH2_cNUgyV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