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愛電音|音樂秩序

2021-02-07     三聲

原標題:網易愛電音|音樂秩序

電子音樂的出現可以被形容是聲音的一次變革式解放,然而中國的電音消費場景伴隨著資本流入音樂節、夜店而粗放生長,缺乏文化基礎。自網易放刺入局電音行業以來,一直致力於「建立行業秩序和生態運營」,並且已經形成電音業務生態的閉環。

作者 | 陸娜

丁磊曾多次為網易旗下電音品牌站台,在他的網易雲音樂歌單里,也不乏電音專輯。前兩日,他還在自己的網易雲動態分享了一首「令人驚喜的」電音歌曲。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而言,電音一直被認為有很大市場潛能,而網易雲音樂依託個性化推薦、電音歌單和音樂社區等獨特優勢,也被認為是國內最大的電音愛好者聚集地之一。

2018年,網易自創的電音品牌放刺FEVER宣布上線,是繼雲音樂之後網易直屬的第二個音樂品牌,由同樣是電音愛好者,彼時任職網易雲音樂國際業務總監的Jessie Wang 王縝擔任CEO。

中國的電音消費場景隨著資本流入音樂節、夜店而粗放生長,缺乏文化基礎。自放刺入局電音行業以來,一直致力於「建立行業秩序和生態運營」。除了早期在網易雲音樂上建立電音歌單、在B站上傳教學視頻以外,還在公眾號上進行電音知識科普,自製電音文化紀錄片。

除此之外,網易放刺一直看重人才在文化產業中的價值,並將其作為核心開發運營。19年,放刺通過引入國際頂尖電音製作學院的理念與課程,成立了國內首家電音製作學院,為行業培養電音人才輸送優質內容。今年年初,放刺又升級了藝人經紀業務板塊推出FEVER family,通過簽約DJ、VJ、製作人等多類型人才擴展了電音的維度。

在國內電子音樂細分賽道裡面,放刺是產業鏈相對最全的。作為一個電音綜合服務平台,網易放刺將電音與遊戲、電商等多重業務結合,並從藝人經濟到電音教育,再到線上線下消費場景,構建了完整的業務生態。今年一月9號俱樂部(No.9)的落地正式實現了其電音生態的閉環。

網際網路的背景使得網易放刺對於媒介和場景創新有更敏銳的觸覺,先後跨界文旅、藝術展,打通線下消費與線上直播渠道,擴展了傳統的電音消費場景邊界。

網易放刺CEO Jessie Wang 王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電音產業目前依然沒有形成很好的行業協作,放刺願意承擔起一個行業引領者的身份,也希望有更多從業者加入,推動全生態的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

01 | 感官全開

電子音樂是聲光電的藝術,十分注重現場體驗感,再加上大部分歌曲並沒有具象化的歌詞填充,聽眾憑藉在場的氛圍營造為當下「作詞」以情緒外顯,所以有一個承載多元化音樂消費的場景對於電音品牌而言異常重要。

1月8日,網易放刺FEVER在上海開設了其品牌下的首家電音文化體驗空間——9號俱樂部(No.9),聚焦熱愛品質音樂和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

之所以定位為體驗空間,是因為區別於國內傳統夜店Club、電音節模式下的單一電音消費場景,在主流的EDM之外,9號俱樂部還會為國內的音樂愛好者提供House、Techno、Trance等多種優質音樂風格,提供更多元的聽覺享受。有現場觀眾感嘆,「居然還能聽到這麼硬核的電音」。

放刺的slogan是「感官全開」,這在9號俱樂部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除了聽覺之外,場內還有與電音歷史文化事件相關的藝術裝置、相對靜謐更助於感受音樂的私享派對空間、多樣化的酒水品類等細緻設計,通過多重感官體驗連接場域中的不同個體,從更多維度提高大眾對電子音樂文化的認知和審美。

放刺通過對內容產出的高要求和質量的把控,讓來到現場的消費者自動地向優質的音樂內容靠攏,完成品味的轉化,藉由圈層效應,這些人又能影響自己的朋友對電音產生興趣。

「來這裡消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開香檳、蹦迪,我們將內容提升了一個等級,是為了長期培養我們的客群的鑑賞能力」,網易放刺CEO Jessie Wang 王縝在接受採訪時說道,「並且放刺簽約的音樂人的作品和我們製作的每周歌單,在中國其它的音樂場景裡面幾乎是聽不到的。」

在藝人經紀板塊,放刺今年推出了FEVER family概念,意在從更多維度聚集、培養行業人才,打造有延續性有溫度的社群,而不是短期耗盡藝人價值,符合放刺一直以來把人才作為電音生態中最核心資產的價值觀。

自一月起,放刺陸續官宣了FEVER family的成員,不難發現其成員中不僅有傳統的製作人和DJ,也會有聲音設計師這種更先鋒的身份,藝人總監David表示後期還陸續會有專研於視頻效果、燈光效果的視覺藝術家、詞曲創作者等更多人才加入。

「電子音樂的體驗方式需要感官全開,除了音樂還需要視覺甚至是嗅覺觸覺的刺激,去創造一個氛圍讓在場的人共振共情,所以我們才會引進從聲音到視效各式各樣的人才」,David進一步補充。

放刺希望將FEVER family打造成一個創作者和表演者集中的平台,通過相互合作生產出更多優質作品,讓社會大眾獲得對電子音樂更全面的認知,從真正意義上在全國推廣電子音樂。

為了追趕上與歐洲電音市場近二三十年的發展差距,專業人才的把控和選擇就變得分外重要。David表示選擇成員有三個標準:要與放刺的品牌調性契合;在各自細分的音樂領域裡有一定建樹或可挖掘的潛力;有個人特點。

對於行業發展而言,除了要保證專業度之外,也需要明星人物的出現來帶動大眾的認知,正如張亞東曾經說「在中國做十年鋼琴教育,不如出一個朗朗」。之前的嘻哈和民謠從小眾圈層走入大眾視野,也正是因為一批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音樂人被看見和喜歡。

通過放刺在藝人板塊的長尾布局也不難看出,FEVER family滿足了市場的多種需求,不同類型的成員承擔不同功能,除了前期對人才充分挖掘培養儘可能覆蓋多元音樂風格之外,放刺後期也會讓一些音樂人走到大眾面前,實現引流和「破圈」。在實際運營過程中,David表示真正有才華的電子音樂人會自動浮出水面,成為真正的頭部明星獲得大眾喜愛。

FEVER family的平台搭建、9號俱樂部的落地,與放刺早期開設的電音學院在電音產業的生態鏈條上遙相呼應。電音學院從供應鏈上游培養人才,向行業輸送生產力,如今的線下演出場景為簽約藝人提供了高頻詞曝光常態化表演的舞台,其作品也便於得到市場更即時的反饋。從人才培養到孵化再到變現,放刺已經構建了自身業務生態的閉環。

02 | 賦能

電子音樂在技術革新下具備的最大特質就是「賦能」。突破了以往所有的音樂表現形式,電子音樂的出現可以被形容是聲音的一次變革式解放——傳統的樂器、人聲、自然聲都可以被模擬和數字化,並在合成器中被再加工和製作。

對於音樂人而言,不再需要動輒十幾年的樂器訓練也能進行創作,通過對不同聲音的採樣還可以豐富歌曲表達,「我不需要愛樂樂團,也可以一個人在家裡面做出交響樂作品」。古典樂、搖滾樂等一切音樂類型也都可以與電子音樂相結合,電子音樂並不是只有土味和吵鬧。

站在行業層面,電子音樂的賦能特徵更加顯著。Jessie Wang 王縝認為電子音樂是一種潮流,無所不在。無論是運動休閒,還是旅行遊樂,電子音樂都能為年輕人提供多場景的結合。回顧過去一年放刺的業務生態,不難發現一些已有過的先鋒嘗試,跨界文旅、在線直播,以及與美術館、藝術展的合作,都讓電子音樂「賦能者」的角色不斷被拓展。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電子音樂這個極度依賴線下感官體驗的音樂類型受到了極大衝擊,放刺在去年年初原本規劃了每個季度都會做兩場大型的音樂節,但疫情下大型演出停擺,計劃一度被擱置。

直到去年夏天,國內一些線下演出開始有了反彈的趨勢,放刺便另闢蹊徑推出文旅電音跨界IP"FEVER LIVE",邀請了馬海平、chace等國內知名電音藝人,在杭州雷峰塔、武隆天坑等自然人文名勝景點演出並同步在線直播,潮流電音與中國古典建築、文化古韻完美地融合在一個場景之中,創新了電音的線上體驗,每一站點的直播均吸引了超百萬觀眾在線觀看。

Jessie Wang 王縝告訴,放刺也會繼續耕耘多個城市,和更多音樂人合作,從電子音樂的層面支持這些機構,推廣、開發、宣傳他們的文旅項目,為這些需要發展的城市和機構賦能。

除此之外,放刺還推出了跨界藝術的IP「FEVER ART」。2020年7月,放刺與teamLab無界美術館合作,DJ現場根據觀眾與藝術裝置的交互調整曲目編排,共同創造了數字藝術場域與電子音樂的無界空間,使電子音樂納入了新媒體藝術的語境。

10月,放刺還與久事美術館合作,用三段電子音樂為愛德華·蒙克的經典作品《吶喊》「配音」,不同觀展者在抽象藝術中被賦予同頻共振的激盪。電子音樂與藝術的結合使得放刺進一步延伸了電子音樂消費的邊界。

Jessie Wang 王縝說,「我們希望能夠聯手B端,一起為C端提供更優質、更多樣的電音場景,所謂的B端不局限於遊戲、影視行業、音樂節或者是地方政府,而是包括這些美術館、時裝周、一些化妝品、運動等等品牌,我們會一起舉辦活動,包裹年輕人多元化的音樂消費場景和生活方式。」

去年放刺還正式跨界了快消品牌,分別與百威和伊利進行了品牌聯動。今年年初,放刺正式跨界快消品牌,放刺又與隅田川咖啡聯名打造了「電音咖啡禮盒」,將感官體驗進一步打開至味覺和嗅覺。這幾次的跨界動作不僅可以看作是放刺進入新消費領域的嘗試,還通過巧思讓放刺電音製作學院的學員為咖啡製作專屬電子音樂——同時向消費者科普了House 、Nu Disco 、Techno三種曲風,提高了學員曝光度推廣了其作品。

電音的賦能功能還在FEVER family的成員身上得到充分體現。TEN不僅是一名新晉DJ,還是擁有百萬粉絲的時尚博主,多重身份在她的身上充分融合,為她實現了不同圈層的跨越,也幫助放刺在時尚的賽道吸引來一批對電音有興趣的消費者。David舉例說,「就像她是一個Techno的製作人,在同等機會下去參加高奢品牌的秀,在秀上演出的可能性也會很大」。

很多人對電音的聯想會自然過渡到夜店,刻板印象會帶來天然的抗拒,所以挖掘潛在的電音受眾始終是包括放刺在內的行業痛點。Jessie Wang 王縝認為電子音樂在國內不會占據主流位置,現階段受眾一定集中在以年輕人為主的小眾群體。

「目前來看,我們的受眾人群是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並且很open mind,就是很真實喜歡音樂,並且接受包容各類音樂的人。」

03 | 引領者

「網易放刺入局不是最早的,但是我們是最早試圖建立行業秩序和生態運營的。」

電音的商業變現有三點先決優勢:第一,像電音節一類的線下消費場景一般會同時聚集上萬人規模,人群的基數使得消費總量有所保障;第二,電子音樂通過極強的現場氛圍能夠製造情緒消費,消費單價往往更高;第三,電子音樂打破場景的限制,可以為更多消費形態賦能。

2010年前後,大量資本湧入電子音樂市場,很多大型電音節被引入國內,但一般都是通過高價購買國外音樂節版權或是邀請國外DJ來實現演出,播放的音樂類型一般也是主流的EDM電子舞曲。但只有演出產品而沒有電音文化的普及,並不利於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8年是電子音樂市場泡沫開始退卻的節點。國內對大型音樂節有了進一步的監管,聽眾也不滿足於單一的電子舞曲演出類型,對電音消費場景有了更高的需求,投資人由於回報降低也開始逐漸退局。

對於資本介入帶來的市場變化,DJ BEN HUANG曾說:"只有大眾進來,小眾才有生存空間。只有星巴克開遍了,喝膩了星巴克的人才會去找更好喝的咖啡。"這一年網易基於網際網路背景的優勢入局,注重品質的網易放刺將登場為電音市場提供「好咖啡」。

洞察到國內年輕人長期在音樂節和夜店文化下形成了對電音較為單一的審美和認知,同時存在人才教育上的瓶頸,放刺在成立之初就布局了電音文化普及和電音教育的策略,為行業培育最具養分的土壤。

公眾號文化科普、製作《放了我》電音紀錄片、B站上的教學視頻,都是從源頭上培養消費者對電音文化的感知。但提高審美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提高大眾對電音的認知水平,放刺還從供應鏈源頭開始注重向行業輸送優質人才。

基於對「人才是文化行業最有價值的資產」這一底層認知,2019年11月底,放刺與全球知名電音製作學院Point Blank共同推出了網易放刺電音製作學院,斥資千萬打造了國內第一所權威電音學校,作為網易放刺的「生態引擎」。

通過在電音產業上游培養人才,向行業輸出優質作品——為c端用戶提供每周精選的自製歌單、高品質線下演出,為b端創作影視、遊戲OST,做各種跨界嘗試——網易放刺把多元化、有品質的電子音樂帶到了各個領域和消費場景。

放刺電音學院內每周會和學員進行逐個溝通,針對個人進度、興趣偏好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課程內容,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Jessie Wang 王縝說,「我們現在有19門課程,同時期在授教的有包括DJ技巧、音樂製作等7、8門課程,有一些適合中國市場,有一些不適合,我們會實時根據學生需求做調整」。

畢業後,放刺電音學院還會為學員帶來一系列「售後服務」。想從事幕後工作,放刺會為學員對接網易甚至網易體系外的影視、遊戲團隊,為其提供作曲機會;同時放刺也會將致力於做藝人、DJ的學員引薦到相關航道。與隅田川咖啡這樣的合作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網易放刺曾發布《中國電音市場洞察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電子音樂用戶規模將達5.3億人。但目前中國的音樂市場依然相對落後,又由於極大的人口紅利,很多從業者容易受到誘惑去迎合大眾口味來獲得快速曝光和收益。

「屈從市場的結果就是一定會與國際水平脫節,那個東西是我們選擇不去做的」,David表示,放刺始終以國際化標準去培養、定位藝人,而不願意用本土化的概念去框定藝人的發展。「平台的高度在那裡,我們把梯子架好,如果這些藝人足夠出色,他完全是可以打破天花板,站上國際舞台。」

經過兩年多的精耕細作,從目前的運營結果來看,行業里已經充分建立起對網易放刺代表的高品質品牌認知,也獲得了很多用戶的好評反饋。網易雲音樂每周更新的「放刺一周電音」歌單已經超過了500萬播放量,在這個官方歌單下,依然能看到「竟然能讓這麼underground的歌單上主頁」的評論,更多人將音樂感知的觸角伸向了更細分的領域。

放刺對於電音與前沿領域的跨界嘗試的態度是開放而謹慎的,例如電音行業近期的打造虛擬偶像DJ的熱點 ,放刺暫時沒有跟風的計劃。現在中國消費者對於電子音樂的品位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我覺得先要會走才能會跑」,Jessie Wang 王縝說,「當然我覺得等到從業人員和大眾的整體品位都往上走一走,用不了幾年,我相信就可以涉及到虛擬偶像,虛擬IP等等更多元化的電子音樂消費場景。」

Jessie Wang 王縝還向透露,放刺一直在策劃一檔不同於以往的音樂綜藝,希望更好地呈現包含派對文化內核的電子音樂,讓螢幕前的觀眾能領略電音真正的魅力。

如何在獨立於現場體驗的情況下也能被節目營造的氛圍所感染,下半年我們或許能夠看到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KufXcB9EJ7ZLmJnk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