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能有丁真是幸運的,丁真遇到理塘同樣幸運。
丁真弟弟火了。
不僅連續多日登頂熱搜,引發全國各省搶人大戰,外交部也為他連連打call。
丁真之前,理塘的上一個大IP,是那位24歲英年圓寂,留下多首情詩的活佛—— 倉央嘉措。
丁真的火讓大家喜聞樂見。
這是一場罕見的、沒有輸家(除了情緒不穩定的黃子韜)的營銷。
他的家鄉 理塘縣,是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條件最艱苦的地區之一。
今年二月剛剛摘下貧困縣帽子的理塘,太需要「流量變現」來幫助鞏固脫貧成果。
說丁真弟弟是家鄉的天降紫微星也不為過。
目前,甘孜的酒店預定量較去年 同期增長89%,兩個機場的訂單量同比去年 增長近2成,理塘的 搜索指數上漲620%。
當地旅遊局即時開放67個A級景區為期3個月的門票全免政策。不僅反應及時,優惠落地到位,而且富有遠見。
丁真弟弟的故事不需多說了。
厭倦了資本強喂的明星,不想再被網紅審美綁架,一個原生態小哥哥的席捲是偶然也是必然。
這一次的丁真走紅事件中,令遇言姐特別注意到的是, 當地幹部反應之迅速、動作之精準。
顏值、小馬、入編、搶人……
每一個話題節點都剛剛好,網感尺度拿捏得非常精準。
11月11日,一條4秒鐘的視頻在抖音上發酵。
11月12日,理塘文旅的工作人員連夜商量應對方案,此後兩周,大家為了抓住這次機遇,天天加班到凌晨3點鐘。
11月17日,丁真成為理塘旅遊形象大使。
上午,他與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公司簽約。晚上,完整的合同細節已經在網上公布出來。
簽約國企,月薪3,500,又是一波熱搜走起來。
那時,僅僅是丁真成為網紅的第6天。
11月19日,丁真用自己的帳號發出第一條抖音。
11月21日,「理塘丁真」發出第一條營業微博,宣布入職。
期間,理塘文旅謝絕多個綜藝和網紅公司,也沒通過地方電視台這種傳統機構,而是對接了優質視頻公眾號,連夜從北京趕來拍攝宣傳片。
11月25日,宣傳片《丁真的世界》發布,拍攝效果贏得全網點贊。
快、穩、准,每一步都踩在宣傳時機的節點,一通操作堪比一流MCN公司。
理塘這麼一個貧困而偏僻的地區,當地幹部與網際網路思維嚴絲合縫,真真令人稱奇。
這件事讓遇言姐發現, 理塘有一批年輕的基層幹部,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政績而留在這裡,更是真心熱愛著甘孜地區的文化和人民, 一心一意將青春與熱血投灑在這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
套一句爛大街的雞湯——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一次, 丁真之所以能成為持續爆火文化現象的主角,背後是基層幹部們多年來的努力與堅守。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理塘縣等待了很久。
這屆年輕幹部太潮啦
什麼招兒都放出來了
今年6·18,桑格格發了個扶貧助農微博。
她說——
自己的私信總是一年四季都收到一位讀者發來的風景照片,熟絡後,這位讀者又寄來氂牛肉、綠蘿花、黑枸杞、藏香、雪菊、貝母等一大批高原特產。
送來這份厚禮的人是在理塘縣一個貧困村工作的年輕妹子,名叫任敏。
92年出生在康定一個山村的她,師範畢業後先是考入甘孜州司法局,後被選派到對口扶貧的村子任書記,成為駐村工作隊隊長。
如今28歲的任敏已經在半農半牧的貧困村做了3年村書記。
任敏告訴桑格格,高原苦於閉塞,東西真的很好,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這些寄給桑格格的特產,包裝設計不輸大牌水準,都是任敏書記找人做的,非常有年輕人的眼光和朝氣。
把野生蒲公英做成產業,向遊客進行明信片義賣,也都是她想出來的。
因為人手不夠,理塘特產的網店當時還沒有做好,這回借著丁真的熱度可以搞起來了。真為他們感到開心
說到 桑格格,文藝青年們都很熟悉了。
成都長大的作家,藏族名字是格桑。
她那本用四川話寫就的回憶錄《小時候》,豆瓣評分8.2,每次讀來都讓我一邊大笑一邊掉眼淚。
任敏不搞直播,不找明星,而是找到小眾的桑格格幫她「帶貨」,可見任敏本人就是個文藝青年啊。
在理塘縣政府公眾號上,有一些關於任敏的報導。
她駐紮的村子有100戶藏民,地理位置靠近省道,比丁真家便利一些。
(丁真家那個村子我在衛星圖上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究竟這山路是怎麼繞出來的。太難走了,難怪丁真弟弟最遠只去過理塘縣城。)
任敏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晨8點到晚上10點。
基層扶貧工作瑣碎而細緻。
幫助牧民購買裝修用的木材,給貧困生髮放文具和衣物,為村幼兒園募捐圖書和玩具,教村民使用櫃員機存錢取錢,給臥床老人讀報紙,在農牧民夜校掃盲,給孩子們上英語課,帶頭示範採挖、晾曬、包裝蒲公英茶……
都是任敏書記的工作內容。
她走到哪兒都背一個雙肩包,包里裝著貧困戶的資料、雙語便民聯繫卡、藏文學習筆記本,還有給小朋友們準備的糖果。
除此之外,扶貧幹部還要想出各種辦法拉訂單創收、搞對外宣傳。
賣一季蒲公英茶,人均分得400塊,兜售一次明信片,村裡收入757塊。
抖音上有一個任敏作詞的Rap——
「來聖地理塘,到祥瑞濯桑……半墨半卷半日閒,半夢半醒半稚言……」
遇言姐說,這屆年輕幹部太潮啦,為了扶貧工作,什麼招兒都放出來了。
幾個月前,任敏還在跟桑格格說,高原的脫貧工作千頭萬緒,缺乏人手,郵費又貴,特產的網購渠道還沒做好。
這回借著丁真的熱度都可以搞起來了,真為他們感到開心。
圖為任敏在兜售公益明信片,收入作為助學金髮給貧困生
這是一個用生命愛著理塘的人啊
丁真事件中,還有另一位神人幹部被大家注意到了。
他就是跟丁真簽約的,被稱為 年度最強經紀人的,理塘文旅杜冬總經理。
遇言姐關注到杜冬,是因為他大氣而周到的表態,一邊保護丁真,一邊宣傳地方,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嚴絲合縫。
丁真在抖音爆火的第二天,意識到事件發酵的杜冬,已經焦慮得睡不著覺,一直在刷豆瓣小組的帖子(有請杜總出來走兩步,原來你是潛伏的組鵝)。
他擔心過度消費會毀了孩子,又擔心網上的熱點稍縱即逝,小縣城能紅一次不容易,如果把上門的媒體全拒絕掉,會錯過得之不易的宣傳機會。
儘管拍攝團隊已經到了理塘,杜冬仍然沒有讓他們見丁真。
雖然擔著發展當地旅遊業的責任,杜冬仍然堅持片子要避免商業化——
「不拍攝旅遊宣傳片,不需要表演, 要看見真誠與真實。」
「丁真怎麼想的、與誰一起生活、平時去哪裡,做些什麼,就拍什麼。」杜冬說。
事實證明,這條視頻的格調好極了。
神來之筆—— 「小馬珍珠是父親用最好的馬換來的」,來自丁真的臨場發揮。
片子中的他那麼快樂、那麼樸實,有種發乎天然的、感動人心的力量。
杜冬說,失去原有的自信,或是助長他的虛榮,都對丁真不好。他的價值觀還沒怎麼形成,簽約單位會幫他篩選一些公益性質的活動去參加
杜冬代表理塘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丁真簽約後,似乎一早料到網友會對簽約懷有戒心, 《四川觀察》旗下的視頻帳號立刻在B站發布簽約細節。
杜冬表示,理塘文旅是國企,丁真的工作地點是博物館。
如果丁真不想做了,還可以提前解約。
此外,杜冬和丁真還簽了一份代理合同——
由理塘旅投為丁真過濾合作對象,丁真參與的商業行為,理塘旅投不拿一分錢。
言下之意,請網友們放心, 丁真不會走偏,我們保護他不成為資本的工具人。
手段碾壓娛樂圈經紀人,還知道在豆瓣小組潛伏,這位貧困縣的幹部也是令人訝異呢。
直到彈幕有人刷 「康巴情書」,遇言姐才忽然間恍然大悟——
原來是他啊,難怪了。
論全知全能的網友
幾年前,遇言姐在微博上讀過這位杜冬先生寫的札記。
杜冬出生在南京,畢業於河海大學水利工程系,曾是寶鋼的翻譯, 曾經為全球第一的旅行指南《孤獨星球》撰寫過西藏卷。
2007年,杜冬途經理塘時遇到了一位驚艷的康巴姑娘曲西,於是駐紮下來,在這裡翻譯小說和藝術史,並寫下了15萬字的札記—— 《康巴情書》。
在書中,杜冬寫到——
「那時候,我就坐在中國溫暖的腹地上,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生,找到了你。」
遇言姐說,這真是一個浪漫的人啊。
曲西姑娘結婚時的照片,真的是非常漂亮啊,然而新郎不是杜冬。可惜啊,這場長達6年的追求沒有結果。
我一直以為杜冬已經回去上海或是南京了,沒想到他居然一直住在理塘沒走,如今藏語流利到跟當地人沒有分別,這是一個用生命愛著理塘的人啊。
不僅如此,杜冬這些年來,為推廣理塘的旅遊文化一直在努力。
由於理塘海拔高,缺少文化體驗點,停留的遊客不是很多。
為此,杜冬開發了一系列微型博物館。
除了丁真就職的倉央嘉措微型博物館,還有剛開放的318旅行記憶微博物館。
這棟由百年藏屋改建的博物館,位於318國道邊,理念來自於諾獎作家帕慕克在伊斯坦堡的那座純真博物館——
一張車票、一雙舊鞋、一張地圖、一個氧氣瓶、一個登山包,甚至是一種氣味……
發起者以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為案例,以個人故事替代宏偉歷史,收集普通的私人物品,傳遞一種記憶即生命的內在價值觀。
這樣的素養、這樣的熱忱、這樣的情懷,難怪杜冬能把丁真的事情處理得這麼完美。
熱搜的背後
是文青基層幹部們的赤誠與浪漫
丁真走紅後一系列操作,速度之快,質量之高,真想為當地鼓掌,乾得也太漂亮了。
丁真的爸爸說,自己激動得整晚整晚睡不著,高興啊,想起都跟做夢一樣。 不只丁真自己好,也能把全村帶好。
遇言姐想,理塘的扶貧工作組也是一樣的激動吧,大家努力了這麼些年,終於等到了這樣一天。
感謝這些把川藏當成故鄉的年輕人,甘孜理塘真的是一個特別棒的地方。
理塘能有丁真是幸運的,丁真遇到理塘同樣幸運。
這裡值得一個機會。
任敏與杜冬,是我國千千萬萬扶貧幹部的縮影。
感謝這些同齡的人們,雖然我們沒見過他們,但我們知道,他們從不曾停止努力。
祝福理塘,祝福丁真。
熱搜的背後是文青基層幹部們的赤誠與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