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西行追古蹤,孤煙大漠夕陽中。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漢唐風。--《七絕·重走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最早開始於西漢,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和世界各國的貿易,於是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加強漢朝的貿易繁榮,從此之後絲綢之路就建立了起來,貿易活動麼,肯定是拿著我們中國的特產去西域各國銷售,把他們的特產帶回我們中國銷售,而當時我們中國的特產就是絲綢,也正是因為絲綢所以才建立了絲綢之路,所以絲綢是中國商人銷售的最主要的產品。
一「起因」
絲綢被出售到西域各國後,因為絲綢這種布料是西域各國所沒有的,加上絲綢的輕便型和舒適性,在西域各國絲綢都是什麼最主要的追求之一。
古羅馬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絲綢進入古羅馬之後,人們都去追求絲綢了,所以大量的資金被絲綢商人帶回了中國,導致古羅馬的國力越來越低。
這種情況是統治者所不能接受的,何況還是凱撒大帝這樣的君王,他更加不能接受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的走下坡路。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凱撒大帝派遣使者來中國偷師,希望學習到絲綢的製作工藝,改變自己國家的現狀。
二「古羅馬偷師的經歷」
凱撒大帝選了國內的一隊精銳,凱撒大帝專門找了一些關於紡織業的精英來到了中國。
可想而知這次出使中國,凱撒大帝就是預謀已久,關於絲綢明面上能調查到的,凱撒大帝都調查的很清楚,只需要實地考察並且查到絲綢的原料凱撒大帝就能把絲綢這項技術拷貝過去。
來到中國之後,這些使者就開始展開細緻的調查,經過了他們花言巧語加上大筆的金錢,他們終於弄明白了絲綢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絲綢就是蠶吐出來的絲,經過加工之後所紡織出來的,於是他們又花費了重金購買到了一小部分的蠶和蠶蛹準備帶回古羅馬。
三「出境成為問題」
雖然百姓們不知道洋人過來購買蠶蛹有什麼用處,但是絲綢業是當時朝廷的支柱產業,每年能帶來豐厚的收益,所以官府是知道蠶蛹的用處的,古羅馬人帶著蠶蛹根本就不可能通過邊境。
於是這些古羅馬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又買來了大量的鮮竹子,用暗度陳倉的方式把蠶放進了竹子裡面,邊境檢查的時候,士兵發現這些古羅馬人只是買了些竹子,就沒有繼續細緻的檢查了。
四「古羅馬人把蠶帶回之後,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經過了古羅馬人的長期學習,終於掌握了絲綢的紡織技巧,加上了原材料的獲得,讓古羅馬人根本就不在需要我們中國的絲綢,並且古羅馬所生產的絲綢,在運輸過程當中,還要比我們從絲綢之路帶過去的絲綢成本要小,古羅馬從中國學習到了技術之後,對絲綢之路產生沉重的打擊,讓當時中國損失了上千億。
古羅馬人在中國偷取蠶的故事,被俄羅斯的《生意人報·歐洲人如何在中國盜取工藝》一文中記載,看過這篇文章之後,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一點都不討厭當時的古羅馬人,在當時我們的國家是那樣的強盛,古代的西方想要發展就要來我們中國偷師,否則的話他們就會落後,就會挨打,而我們泱泱中國曾經有一段那麼輝煌的歷史,只是因為閉關鎖國,我們不在先進,我們落後了,我們挨打了,即使是這樣雖然出現了洋務運動可是依舊無法挽回,落後多年的局面,如果當時清政府有古羅馬人的覺悟,憑藉著我們的智慧,我想當時的中國依舊還是領先,沒有厭惡有的只是惋惜!
參考文獻:《生意人報·歐洲人如何在中國盜取工藝》
《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