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阿里發布三年反詐成績:向各地警方推送詐騙預警信息16.9萬條,保護11.9萬人免於被騙;協助警方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萬多起,抓獲2萬多名詐騙嫌疑人,涉案金額200多億元。
早在2016年7月,公安部授牌阿里巴巴成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防控中心,阿里是被授予該中心的首批企業。一年多後,支付寶也獲此授牌。
三年來,阿里經濟體圍繞電信網絡詐騙這一熱點、難點問題,從打擊網絡黑灰產業鏈入手,在「事先發現、事中阻斷、事後打擊」上發力,已構建全鏈路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體系。
成績單顯示,在「事先發現」環節,阿里推出欺詐電話、欺詐簡訊和欺詐網站防控系統,每天檢測幾十億個連結,對未知號碼風險級別預測準確率超90%,識別欺詐簡訊的準確率達99.8%。
阿里安全的工程師們還利用AI深度學習等技術,研發錢盾反詐預警系統,在眾多預警產品中,首次實現精準的事前預警,助警方開展事中勸阻。
阿里安全高級專家誠黎透露,該系統與全國32個省級反詐中心建立聯動機制,上線10個月共推送詐騙預警信息16.9萬條,警方收到預警信息後緊急勸阻攔截,11.9萬人免於被騙,保護群眾資金8億元。
作為10億人的「錢袋子」,支付寶把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當作頭等大事來做,綜合運用機器學習、生物識別等技術,對涉嫌詐騙的交易進行識別、提醒和阻攔。
今年2月,支付寶聯合全國26地公安反詐中心,宣布在安全教育、詐騙預警、安全防控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並呼籲「像打擊酒駕一樣打擊詐騙」。
今年7月,支付寶還推出首個反詐騙「叫醒熱線」:當識別到交易存在詐騙風險時,不僅會阻止交易,還會主動致電用戶,揭示騙局風險。目前這一服務先提供給50歲以上用戶,未來還會向其他年齡群體開放。
阿里巴巴首席風險官鄭俊芳表示,阿里將繼續聯合經濟體各部門以及全社會的力量,不遺餘力協助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我們多做一點,老百姓的損失就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