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067期)
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有17個人,其中有7個人是北大附中的老師,以及恩師卡門教授等,而排在17人之首位的,則是我的母親。
——錢學森。
當我們談論錢學森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一定是在談論飛彈,談亂原子彈,甚至談論火箭、物理學、工程學,談亂中國最厲害的科學家!
但我們從未談起過這位舉世矚目的科學家背後的兩個人,他的父親和母親,尤其是他的母親——這位在今天科技如此發達的情況下,就連包羅萬象的百科裡也對她的介紹僅僅幾句話的女人,一個被兒子周圍簇擁的榮譽、鮮花、掌聲所淹沒的母親,一個似乎被時間遺忘的女性。
那麼她是誰?為何說這位幾乎被遺忘的母親,卻提前為新中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一:慈母降生。
1888年,對於清政府是一個多事之秋:2000英軍悍然進攻西藏地區,清廷出兵對抗,卻步步敗退;清廷舉步維艱,進步人士希望通過變法救國,這時候以維新派的領袖人物康有為首次向光緒帝上書,歷陳變法之重要;清政府在列強的進攻之下,痛嘗列強堅船利炮之厲害,遂成立了北洋海軍,志在強化清廷的海軍作戰能力。
同一年,以後將名揚國際外交界的翹楚人物顧維鈞降生。但在此年名人降生的記錄中,除了顧維鈞,卻沒有記錄本文所說的這位偉大母親,甚為遺憾。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大勢巨變,清廷內外交困。在風景如畫的杭州,一位章姓富商之家——這年,誕生了一位女嬰。
她的富商之父,給她取名章蘭娟。
章家並非庸常之富豪,在清末晚期開明思潮的薰陶下,屬於比較開明之家。這在對章蘭娟的教育和婚配之上,即可看出。
章蘭娟自小接受了比較傳統的教育,也接受了新潮的思想薰陶。因此,章蘭娟不僅能熟讀古典詩詞,而且古文造詣極其深厚,其次是她的女紅手藝也極其了不起。因接受新學教育,作為一個女性,章蘭娟在數學方面和記憶方面的天賦也特別驚人,據說她能過目不忘,數學才能更是令人驚嘆。
一個中西兼修、外秀慧中、天賦異稟、思想開明、性格開朗的美麗少女就這樣長成了。
在她16歲之妙齡時,上門提親的豪門大戶自然是絡繹不絕,優秀的備選青年才俊更是成群結隊,但章蘭娟的父親卻沒有接受這些人的求婚。因為章蘭娟之父不在乎財富和豪門,他更在乎的是才華,並且心中早已有了人選,他叫錢均夫。根據這一點信息來看,足見章家和錢家的交往已久,因為錢家的生意是絲綢,和章家都是同道中人,少不了彼此合作,故此關係也應該是極其不錯的。
錢家在杭州之地,非比尋常人家,可謂第一名門大戶。家族的族譜顯示,杭州錢家乃吳越國王錢謬的後嗣,錢均夫乃是錢鏐的第32代孫。錢均夫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和大名鼎鼎的魯迅、厲綏之都是同窗好友。
因此,錢均夫和章蘭娟,從家族地位來說,是門當戶對。從個人來看,是郎才女貌。
這一對佳人的結合,可謂是天作之合,因為他們的結合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二:嬌子降生。
章蘭娟16歲嫁給錢均夫之後,夫妻唱和,格外幸福。
但因生逢亂世,錢均夫作為一個有為青年,豈甘沉浸溫柔之鄉?
因此在章蘭娟之父的資助之下,錢均夫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濟世之策,當時魯迅到日本選擇的是醫學,錢均夫則選擇的是教育學。1908年,錢均夫大學畢業。此時,孫中山的救國之策呼聲正高,錢均夫遂放棄教育救國,寄希望於民主革命救國。
2年後,錢均夫回國,在上海投身革命事業。
因錢均夫的事業在上海開展,所以其妻章蘭娟也來到了上海,與丈夫同住。
1年後,即1911年12月11日,章蘭娟為錢均夫產下一子。
此時,已經擔任浙江省第一中學校長的錢均夫非常高興,為子取名:錢學森。
這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名字!
不過因為當時,錢均夫忙於救國革命大業,所以家裡的事情全靠章蘭娟。除了日常生活之外,照顧和教育年幼的錢學森就成了章蘭娟的首要重任。
幼年教育,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之重要,可謂是影響極其深遠,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和成敗。
因此錢學森在後來的回憶里,滿滿都是童年時期,母親對他的看似樸素的教育。在母親章蘭娟那裡,錢學森不僅遺傳了母親數學、記憶方面的天賦,而且在母親的耐心教導和影響下,還培養了錢學森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幼年的錢學森身體素質不是很好,所以母親章蘭娟為錢學森制定每日的學習計劃時,總是這樣安排:
清晨(早起):鍛鍊身體,強身健體是根本;
上午(早飯後):讀唐詩,中間穿插閱讀兒童讀物以起到放鬆之目的;
下午:寫毛筆字,或繪畫、算術。
此外,章蘭娟還帶領錢學森學習認識花草,培養錢學森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興趣。
除了學習,在生活中,身為母親的章蘭娟也處處為錢學森做榜樣,比如她經常在帶著錢學森外出上街的時候,無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錢學森後來回憶說,正是母親的這種悲憫之心培養了他的善良之心。
錢學森在1923年進入北師大附中讀書之前的教育,基本上主要由他的母親章蘭娟承擔。其對錢學森的影響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三:母子情深。
1935年,錢學森赴美留學。
臨行之前,章蘭娟向所有的母親一樣,內心充滿了不舍。
但與別的母親不同之處在於,章蘭娟並沒有單純沉浸在不舍的離別之情里,而是上街買了《老子》《莊子》等古典書籍塞進了錢學森的行李之中。
後來錢學森回憶說:「母親當時叮囑他說『孩子,熟讀這些書,可以了解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當時錢學森並沒有感到什麼,但是隨著年齡的逐日增長,他越來越體會到了母親的教育意義。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麼偉大的一位母親,在錢學森出國留學的翌年,1936年便去世了。這一年,中國還去世了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叫魯迅,也就是錢均夫的同窗好友。
身在異國的錢學森得知母親病危,火速坐飛機趕了回來,可是他還是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他多想再看一眼母親的笑容,再聽一遍母親的教導,可是……
錢學森萬分傷痛,忍不住嚎啕大哭。
之後,父親錢均夫對錢學森說:「你母親最後說的話是——『天晴了,學森該回來了。』」
接著父親錢均夫又遞給錢學森一個紙片,上面有四句詩,是母親章蘭娟寫的,錢學森認識那字跡:
窗外細雨飛,
老婦命垂危。
夫君煎藥苦,
盼子子不歸。
錢學森看罷,內心傷痛奔涌,淚水奪眶而出,忍不住撲在老父親懷裡,父子對泣。
在母親章蘭娟的葬禮之後,錢學森為了學業,又回到美國繼續讀書。
他根據自己的記憶,畫了一幅母親的畫像,掛於案頭。在錢學森看來,這樣母親章蘭娟就能時刻陪伴著自己了,也能時刻督促著自己發憤圖強努力學習了。
後來,錢學森在周總理等領導人的協助之下,學成歸到祖國,為中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在此不再贅言。但正如錢學森自己所言,是母親給與了他良好的幼年教育,這些教育猶如樓房之地基,比如好習慣、愛國之情懷等,因此,可以說母親章蘭娟是提前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因為她為共和國生育和培養了一位不可替代的功勞卓著的科學奇才。
結語:這就是章蘭娟,一位幾乎早已被人們忽略、甚至忘記的偉大的母親,一位實際上為新中國做出了貢獻的傑出女性。(文/說歷史的女人·花滿樓)
參考資料:《錢學森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