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正計劃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
《環球時報》上周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74項涉及數字貨幣的專利,以加快發展合法的數字貨幣。
這可能會讓一些人大吃一驚。早在2017年,中國就禁止了I-C-O,並停止了比特幣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禁止加密貨幣市場。
如今,加密貨幣專家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努力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是對加密貨幣相對於傳統貨幣的諸多優勢的認可,因此,我們認為,這些努力,對BTC、ETH、XRP和LTC等主要加密貨幣來說,是好消息。
AVA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協議架構師Kevin Sekniqi,就是這些專家之一。
他表示:「在改變貨幣的表現、存儲和移動方式方面,中國進軍人民幣數字化是一個關鍵的里程碑。」全球主權層面對數字化資產的採用,證明了去中心化分類帳網絡的變革性和影響力。」
同時,他認為中國人民銀行的舉措是進一步金融創新的來源之一。他表示,再加上,中國已經完全採用了數字支付技術,我們希望,中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將進一步增強中國打造許多新型金融產品的能力,」
NEM Ventures的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戴夫·霍奇森(Dave Hodgson)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中國央行參與數字金融服務,並為其公民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不過,他指出,中國央行提議的貨幣的中心化性質是一個限制因素。
他表示:「擬議中的方法,仍然是一個由國家政府管理的中心化系統。因此,這將不會被認為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用中國人民銀行的話來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貨幣主權——控制貨幣的一種說法。"
雖然霍奇森認為,這個新的貨幣將與中國的另一種數字貨幣競爭,但他認為其不會與主要加密貨幣競爭。"我認為,此舉可能會擾亂中國的其他數字貨幣,比如微信和支付寶。」
雖然其他國家的政府可能會注意到這一點,並效仿此舉,但這種貨幣似乎並不是跨境的,而是由中央控制的,這使得它與加密貨幣完全不同。」
Solve的執行長Pradeep Goel表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也可以作為主要加密貨幣的補充。他說:「數字貨幣的使用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已知的好處,這些好處足夠令人信服,這些貨幣也值得謹慎採用。無論是私營公司帶頭、央行跟隨,還是央行帶頭、私營公司跟隨,都將因國家而異。例如,在瑞典,央行率先推出了電子克朗(e-krona)。」
Spacemesh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Tomer Afek認為,其他國家的央行也將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其他央行肯定會效仿中國的做法,這是不祥之兆。
Afek表示,貨幣已經順利地走上了完全數字化的道路,加密貨幣是這一過程的必要演變和革命。」各州將不可避免地想要搭上加密貨幣的順風車,希望趕在它可能改變現狀之前,推出加密貨幣。
未來將是一個由多種加密貨幣組成的世界?
這只是加密貨幣的開端,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有能力獲取傳統貨幣體系忽略的價值,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存在多種加密貨幣,每一種都能滿足不同的需求。中央銀行將成為這個系統中的另一組競爭者和服務提供者。
儘管如此,中央銀行將總是占上風,一旦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威脅到它們在創造貨幣方面的壟斷地位,它們隨時準備拋棄這些貨幣。正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