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達VS7對比逍客,告訴你什麼叫高性價比德系SUV!

2020-03-25     汽車頭條

在當下的汽車市場中,20萬元以內的SUV車型仍然是消費者購車的主流選擇。而在這一價格區間中,日產逍客真正稱得上是「常青藤」車型。全年在車市逆勢之中仍能保持2.7%的年度增長,月均銷量破萬的它,想必必有過人之處,才會獲得消費者們的一致青睞。

不過,逍客最近迎來了一位新的「挑戰者」——捷達VS7。作為一名後來者,它和前輩逍客相比,究竟誰更物超所值?

品牌認知度比拼

一款車型想要在國內被消費者認可,除了產品硬實力之外,還需要來自品牌上的軟實力。有了強大的品牌背書和高度的品牌認可度,才會在純粹的產品對標之外,獲得「天然的優勢」。

大眾捷達不僅自身車系歷史悠久,進入國內的時間也非常早。1991年,第一台國產捷達轎車在長春工廠下線,由此開啟了「神車」之路。之所以稱為「神車」,不止因為28年間獲得的440萬銷量,更有其創造的「60萬公里無大修」的堪稱奇蹟般的耐久成績。一代經典名號就此紮根。

去年年初,大眾品牌子品牌在德國狼堡亮相,捷達也正式從一個車系獨立成為一個品牌。時隔一年零一個月,捷達VS7正式上市,以 10.68-13.68 萬元的價格,進軍中型SUV市場。回饋了大眾多年的「捷達」,也終於迎來被大眾回饋的日子。

提到大眾,由於深耕國內市場多年,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了如指掌,曾經的途觀開創了國內SUV熱潮,一度供不應求的銷售狀況,成為了大眾的另一款「神車」。

自途觀之後,大眾還推出了覆蓋全領域的一眾SUV車型,可以說在SUV領域積累下了充足的經驗。如今,捷達VS7攜大眾品質再度來襲,並以親民價格,為更多追求品質的家庭用戶帶來了更好的用車感受和更高的價值感。

再來看日產,作為日系車企「三巨頭」之一,市場表現卻不及另外兩者,並且旗下主力更多來自轎車車型,逍客雖然老而彌堅,但其實也孤木難支,因為絕大多數消費者提到日產,脫口而出的會是天籟、軒逸,而不是逍客。

顏值比拼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在汽車領域同樣適用,每個人的經歷、審美角度不同,都會造成完全不同的評判結論。不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是一個憑藉描述在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一個形象,所以它可以是千變萬化的。

可汽車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物體,它看得見,摸得著,一台車的顏值,是可以通過眼睛很直觀的捕捉到,不存在有遐想的空間。捷達VS7和日產逍客兩款車的內、外顏值上,確實還是存在差異的。

首先是捷達VS7,它採用了捷達品牌的全新設計語言,犀利的「X」型前臉配合菱形鎧甲式的鍍鉻中網進氣格柵,設計更有視覺衝擊力,古典與現代的元素相融合很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喜好。

側面一條凌厲的腰線從前輪翼子板發起,直接貫穿至尾燈,連同18英寸的「大腳」,即使已經躋身中型SUV,捷達VS7仍不會顯笨重。

車尾,「Y」字形尾燈、鍍鉻雙邊單排式的保險槓以及貫穿式的反光條,都在極力迎合著當下消費者所熱衷的設計元素,既顯得緊跟時代,又呼應了車身側面的運動氣息。

相較捷達VS7,逍客的外觀設計略顯平庸,雖換上了日產現有的前臉設計,然而車身腰線和整體姿態依舊維持著幾年前的樣式,稍顯凌亂的側面線條也不如捷達VS7來的直接、運動。車尾則更加收斂,黑色防刮保險槓直接覆蓋了車尾下半部分,沒有任何亮點。

捷達VS7對比逍客,告訴你什麼叫高性價比德系SUV!

正如上文所說,逍客車型銷量老而彌堅,但這一代車型已經上市四年有餘,最近一次改款更新也要追溯到2019年4月8日,在售的車型目前已經處在產品末期,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

再來到車內,捷達VS7在內飾上則沿用了大眾品牌基因,D字形運動方向盤、經典擋把設計、帶有行車電腦的儀表、10英寸中控大屏、偏向駕駛員的中控布局,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到熟悉的大眾DNA,降低了新車的上手難度。

逍客和捷達VS7不同,沒有採用偏向主駕駛的內飾風格,而是日產一貫的環抱式。值得一提的是,逍客也裝配了平底式運動方向盤,甚至還輔以紅色縫線來儘可能的滿足新一代消費者。但無奈車型過於陳舊,出風口、按鈕等細節的設置還是會稍顯疲態。不過平心而論,對於這樣一台「高齡」的車來說,有此表現其實已是十分不易。

性價比PK

關於性價比,需要提及的方面共有三點,一個是價格,一個是配置,還有一個就是車身尺寸,這些參數決定了一款車到底是「物有所值」,還是「物超所值」。首先是價格方面,已經上市良久的日產逍客,官方指導價直接來到了15.49-18.59萬元,終端優惠有1.8萬元,也就是說最低配的版本,入手價格也需要13.69萬元。

而捷達VS7也已經於3月20日正式公布了售價,價格區間為10.68-13.68萬元。5月31日前購車並註冊為捷達會員,還可享受10.48萬-13.38萬元的會員搶先指導價。逍客的入門級車型,再加上終端優惠力度,才下降到捷達VS7頂配車型的價格。至於更加親民的其它三個配置版本,逍客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汽車不比紅酒、普洱茶和古玩,消費者追求的是新鮮感,是更能反映當下時代的產物,是更能體現最新理念、科技的工具。由此可見,單從價格來看,捷達VS7就已經擁有了不小的優勢。

其次是配置,配置方面如果完全按照同等價格來對比的話,用捷達VS7的頂配車型對標日產逍客的入門級車型顯然是不公平的,只有頂配車型之間的差異,再結合價格方面的因素,才更為公平、更能突出性價比。

對比車型分別是13.68萬元的1.4T自動榮耀版捷達VS7,以及18.59萬元的2.0L CVT旗艦版逍客,二者分別是各自車系中的頂配車型。

通過圖表不難看出,捷達VS7在四門窗一鍵升降、自動駐車、疲勞駕駛提醒、無線充電板、中控液晶屏、揚聲器數量、後視鏡功能等十餘項配置上,超過了競品逍客。不過逍客也雖敗猶榮,這些配置放到四、五年前也稱得上豐富,可惜時過境遷、時移勢易,面對捷達VS7這位「後生」,還是需要有些忌憚之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捷達VS7能夠呈現出如此豐富配置的車型價格,只有13.68萬元,而略遜一籌的逍客,售價已經達到了18.59萬元。消費者究竟該作何選擇?結論仿佛已經十分明顯了。

最後是車身尺寸方面。捷達VS7是捷達品牌推出的當家車型,定位中型SUV,車身尺寸達到了4624/1841/1644mm,軸距更是長達2730mm。

返回來再看逍客,逍客的車身尺寸為4401/1837/1611mm,軸距為2646mm。無論是長、寬、高、軸距,任何一方面的參數對比,逍客都沒能占到優勢。

實際乘坐體驗更能體現出差距,身高176cm的體驗者,在逍客前排頭部只有一拳有餘的距離,捷達VS7上卻容得下一拳三指之多;至於後排,能夠翹起二郎腿的捷達VS7,無疑要比逍客來得更加寬敞。

綜上所述,通過三方面的比較,捷達VS7的性價比超過了「常青藤」車型逍客,應該選誰想必消費者心裡也有了判斷,畢竟只需要花一台緊湊級轎車的價格,換來一個表現更全面的德系中型SUV,何樂而不為呢?

動力比拼

捷達VS7採用了大眾使用度最高的EA211 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50N·m,匹配使用度相當之高的愛信6AT手自一體變速箱,百公里油耗僅為6.7L,摺合每公里僅需要花費5毛錢。

實際駕乘中發現,這台發動機靈敏的起步與持續的動力輸出十分更適合城市跟車,也符合其城市SUV的定位。在加速的後半段,動力也完全夠用,高速超車、再加速並不拖沓。

逍客搭載的同樣是日產的「當家組合」,2.0L自然吸氣引擎+CVT無級變速,最大功率113kW,峰值扭矩204N·m,是日產旗下車型中最常見的一套動力總成,得益於CVT的加持,逍客的燃油經濟性較為出眾,6.4L/100km的成績甚至還要略好於捷達VS7。

可不得不說的是,CVT無級變速箱是一把雙刃劍,帶來出色燃油經濟性的同時,也降低了車輛的加速表現,再加上本就是2.0L自然吸氣引擎,定位城市SUV的逍客,其實在城市中的走走停停並不那麼稱心如意,跟車時總會慢半拍的節奏,會在不經意間讓你的回家時間向後推移。

還有一點必須要說,那就是操控。捷達VS7繼承了大眾SUV的懸掛表現,「德味」濃重,和逍客一樣同為多連杆獨立懸掛,但路過顛簸路段、減速帶、過彎的時候,會給予駕乘者更多的信心,整體表現更為硬朗,回彈也比較迅速。

逍客的表現則截然相反,或許是從「大沙發」那一代的天籟開始,日產就決定了旗下車型走舒適化路線的選擇。在相同的過彎、減速帶、顛簸路段,逍客的懸掛壓縮程度會較捷達VS7更大,晃動更加明顯,給予駕駛者的信心也相對要少一些。

總體來說,僅從參數層面,兩款車型相差無幾,然而通過實際駕駛就會發現,捷達VS7的動力調校更為合理,操控起來更有信心一些。

寫在最後:逍客的成功和它出生的時代不無關係,在當時那個SUV野蠻生長的年代,不錯的顏值、不差的配置水平、中規中矩的動力,即便 20萬元的售價性價比不算太高,但也至少體現了這台車的「物有所值」,也正是因此造就了它穩定的銷量表現。

可如今,時代在不斷進步,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飛速發展,「物有所值」依然是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時,顏值更高、價格更親民、配置更豐富、動力更合適的捷達VS7恰合時宜的出現,展現了什麼叫「物超所值」。根據「前輩」逍客時勢造英雄的經驗,捷達VS7或將成為下一個SUV市場的 「常青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l8sEHEBrZ4kL1Vic_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