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又名加里曼丹島,這座位於東南亞的島嶼是亞洲地區面積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有七十四萬平方公里的婆羅洲,現在歸屬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三個國家管轄,婆羅洲大約生活著兩千多萬居民,除了印尼人和馬來人之外,婆羅洲地區還生活著八百多萬達雅人,他們是婆羅洲的土著居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雅人曾讓入侵東南亞的日軍士兵聞風喪膽。
達雅人喜歡佩戴的面具
公元1941年的12月,一萬多名日軍士兵在川口清健少將的指揮下登陸婆羅洲,當時的婆羅洲是英國人和荷蘭人的殖民地,而駐紮在婆羅洲的英國和荷蘭軍隊,則沒有對日軍進行有效的抵抗,導致日軍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占領了婆羅洲的大部分土地。而當時生活在婆羅洲的達雅人,大部分都還過著原始的部落生活,他們剛開始並沒有對日本人的到來感到警覺,只認為日本人是和英國人以及荷蘭人一樣的殖民者而已。
而且在日軍占領婆羅洲初期,曾許諾要比英國人和荷蘭人更善待達雅人,在1942年的時候,日本人為了拉攏達雅人,曾頒布了這樣一條命令:
暫時不能干涉達雅人的生活和習俗,駐紮在達雅人聚集地的日軍士兵需要自給自足,儘量不要掠奪達雅人的資源,減輕戰爭給當地人帶來的影響。但是,決不能為了安撫達雅人而採取任何措施。
在婆羅洲登陸的日軍士兵
日軍針對達雅人頒布的這條命令,既有拉攏達雅人的意思,也對達雅人表達了日軍的強硬。不過崇尚武力的達雅人,似乎對日本人對他們的「拉攏」並不買帳,因為日本人在拉攏達雅人的同時,也在積極防範著達雅人。當時駐紮在婆羅洲的日軍士兵認為達雅人是一群「野蠻人」,日軍士兵從其他居民那裡聽說了關於達雅人的血腥故事,因此他們便嚴格的管控達雅人,以防止達雅人向他們發起襲擊。
到了1943年的時候,達雅人終於爆發了,在此之前,達雅人已經和日軍士兵發生了很多衝突,日軍士兵還對達雅人的部落進行了屠殺。結果到了那一年夏天,被激怒的達雅人在得到盟軍的武器支持後,便開始成群結隊的對日軍發動襲擊,並且恢復了「獵頭」的習俗。
一位達雅人武士
人們不清楚達雅人的「獵頭」習俗究竟起源於何時,似乎當這個民族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實施這種血腥的習俗。古代的達雅人武士喜歡在交戰時砍下敵人的首級,並且將這些首級收藏在家中,收藏首級越多的武士則會被視為所在部落最勇敢的男人。當英國人和荷蘭人進入婆羅洲後,在這些歐洲殖民者的干預下,達雅人開始慢慢放棄「獵頭」習俗,但是當他們開始襲擊日軍士兵的時候,這個血腥的習俗又復活了。
在盟軍登陸婆羅洲前的幾年時間裡,大約有一千多名日軍士兵死於達雅武士的襲擊,他們的首級則被藏在達雅人的家中。到了1945年5月1日,以澳大利亞為首的盟軍在婆羅洲登陸,達雅人對日軍的襲擊進入了高潮階段,每天都有許多達雅武士提著日軍士兵的首級前去向盟軍邀功請賞,而澳大利亞人也默許了達雅人的這種行為。
進入婆羅洲的澳大利亞士兵
在1945年的6月,一位澳大利亞士兵在日記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達雅人來到了我們的軍營,告訴我們在幾天之前,曾有十八名日軍士兵來到了達雅人的部落,然後這些日軍士兵被三十六名達雅武士砍下了首級。這位達雅人客套的說想要將這些首級送給我們,但是最後他又請求我們允許他們保存日軍士兵的首級,因為在他的部落正在舉辦一場慶功宴,而我們的指揮官則批准了這位達雅人的請求」。
達雅人對日軍的「獵頭」行動,導致1945年在婆羅洲發現的日軍士兵遺骸,很多都缺失了頭骨,而澳大利亞士兵很少會制止達雅人拿走日軍士兵首級的行為,因為當時的達雅人認為,任何獎賞都比不上一顆敵軍的頭骨。
參考資料:《人類砍頭小史》《婆羅洲:太平洋戰爭的尾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fw9NHQBd8y1i3sJsA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