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房似錦傾訴:育兒良方 「先補鈣再加鐵後加糖」

2020-04-03   爸媽精讀

作者:文良(爸媽進化論主筆)

01

巨嬰式育兒,只能養出懦弱的孩子

近日,熱播劇《安家》已經落幕,劇中又一次將,原生態家庭中巨嬰式育兒的惡果,淋漓盡致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潘貴雨,房似錦的親生母親,信奉著重男輕女,一心想生個兒子。

在生下房似錦後,一看是個女兒,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差點將房似錦扔到井裡,為了能生兒子,竟然如此薄情。

當生下寶貝兒子後,為了嬌養自己的寵兒,自小就不惜用威脅、欺騙,來壓榨親生女兒房似錦,最終將兒子房家棟,養成了一個廢柴。

房似錦和她的三個姐姐,在潘貴雨眼中,是一棵棵搖錢樹。搖下來的錢,悉數用來,供養寶貝兒子房家棟。

為了給兒子買房、裝修,她對待房似錦,用盡各種手段索要錢財。

甚至病倒後,住進了醫院,房似錦和徐姑姑去醫院看她,送去了2萬元錢,她順手給了兒子,說:「房家棟,這錢你留著,記住啊!房家的每一分錢都是你的。」

結果呢?

溫室里花朵永遠是長不大,巨嬰式的教育只能培養出懦弱的兒子。

房家棟,20幾歲,已經是成人,打小就被巨嬰式育兒,一切依賴姐姐,缺錢找姐姐,買房沒錢找姐姐,裝修沒錢找姐姐,房貸姐姐還。

當看到房似錦和家人鬧翻,他怕姐姐不管他,不幫他還房貸,追上姐姐懦弱地說:

「姐,你別走,我沒本事,我知道你對我最好了,你不會不管我的。」

這次索取,終於被「扶弟魔」房似錦硬氣地拒絕了。

房家棟就是「控制型母親+扶弟魔的姐姐+沒限度的嬌養=一輩子無法斷奶的巨嬰」。

知乎上曾被高贊的一句話「你現在嬌養孩子,不讓孩子自立,以後社會會替你好好教育孩子。」

養育孩子,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該讓孩子該斷奶的時候,斷奶;該走路的時候,學會走路。

否則,從小生長嬌生慣養的環境下,孩子長大後,只能變得懦弱,成為廢柴。

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02

巨嬰式育兒,不光培養懦弱的孩子,還會毀孩子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

上海市,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26歲的富二代嚴某,家庭優渥,從小被養父母,巨嬰式育兒,長大後,染上了賭博惡習。

養父母在上海開服裝廠,收入可觀,年入數百萬,為嚴某結婚時置辦了別墅、豪車。

26歲嚴某和27歲的高中老師妻子小麗結婚不久。

婚前,未婚妻小麗聽朋友聊過,嚴某脾氣很大,工作上不思進取。

小麗曾一度想分手,嚴某向小麗,甜言蜜語保證,自己一定會改正,小麗被嚴某的花言巧語所蒙蔽。

婚後,嚴某的真面目迅速暴露,小麗又發現嚴某竟然嗜賭如命,婚前曾輸掉了家裡近千萬的資產。

一直寵愛嚴某的養父母,一面拚命工作給兒子還債,一面繼續寵養嚴某。

可是嚴某一點沒想要收手。

妻子小麗懷孕期間,嚴某又跑出去賭博,結果又輸了400萬。

小麗忍不可忍,終於向嚴某攤牌,兩人大吵一架。

嚴某竟然窮凶極惡的拿出一把刀,刺向了自己的懷孕妻子!

當嚴某看到妻子受傷昏倒在地時,竟然喪心病狂的將汽油倒在妻子身上,打算在別墅里縱火,偽造失火救人現場。

法網恢恢,嚴某鋃鐺入獄。

可是,原本幸福美滿的婚姻,灰飛煙滅。

只留下,痛失愛子,愛女的養父母和岳父岳母。

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追根溯源,如果父母不是對嚴某巨嬰式育兒,也不培養出一個沒有擔當的孩子。

正是父母巨嬰式育兒,毀掉了孩子。

03

巨嬰式育兒,不只毀孩子,還會毀下一代

我有個初中女同學,家境小康,父母從小就對她巨嬰式育兒 ,除了學習外,一切都是由父母來包辦。

因此,同學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外,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高考的時候,那位同學考上了外地一所心儀的名校,在父母的干預下,同學進入當地的一所普通高校,大學期間,每個周末,同學都會背上一書包衣服帶回家,讓父母洗。

大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同學進入了外企工作,結識了一位優秀的男士,戀愛,結婚,生女。

婚前,老公還不覺得,女同學如何依賴父母。

婚後,女同學的媽媽每天都去小兩口住的地方,做飯、收拾家務,一呆就是一天。

一年下來,風雨無阻,甚至干涉女同學的家庭支出。

女兒6歲那年,老公實在忍受不了一個婚後還被父母左右的妻子,兩人協議離婚了。

離異後,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女同學帶著寶貝女兒搬回了娘家,又過上了婚前逍遙的日子,女兒有媽媽帶,吃飯有媽媽做,家務有媽媽收拾,除了工作,一切由媽媽打理。

用她媽媽話說,我姑娘就是我家男人,我姑娘就是我家的天。

當女同學的寶貝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時。在學校,一次課間活動,女兒和同學玩耍中,孩子,一不小心,將另外一個同學絆倒,那個同學腦門磕出一個青包。

對方的父母,也只是想讓女同學帶孩子去醫院看一下。

結果,孩子的姥姥,聞訊後,怒闖學校,質問老師,認為老師處事不公,一下子,將小問題,擴大化了

最後,又是孩子的姥姥強烈要求,女同學給孩子辦理了轉學手續,轉到離學很遠的一所學校上學。

為此,女同學甚至買了一輛車,用來接送姥姥和女兒。

據女同學講,轉學的陰影給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了一定陰影,女兒在新學校表現出自卑、膽小。但是,木已成舟。

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正是因為姥姥的巨嬰式教兒,不光是毀女兒,讓外孫女童年蒙上一層陰影。

如果,父母在子女養育中,能學會適當的放手,本就優秀的女同學能獨立些,她將會步入心儀的那所名校,婚姻也不會解體,女兒也不會轉學。

養育孩子,父母一定不要巨嬰式育兒,否則不光是毀子女,而且還毀下一代。

04

正確的養育,先補鈣、再加鹽、後加糖

有人曾說「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指向分離,終有一天孩子會長大,離開我們。」

那麼,如何是正確的育兒,好讓當孩子和我們分離時,讓孩子用堅定的身影告訴我,他已長大,我們可放心。

正確的養育方式,就是先補鈣、再加鐵,後加糖:

1、 自信心(先補鈣):

在孩子眼裡,父母的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每個孩子從情感上會依賴自己的父母,缺乏自主性,巨嬰式教育下的孩子,尤其嚴重,我們可以理解為軟骨病。

消滅軟骨病的最好,就是補鈣,補鈣的最佳方式,照陽光,吃鈣劑。

父母的愛就是孩子心中的陽光,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就吃鈣劑。

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的最佳方式,由淺入深,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家務,獲得成就感,父母再對其進行積極的稱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就是先補鈣。

2、 目標感(再加鐵):

孩子,補完鈣後,一定再加鐵,鈣鐵吸收才是硬道理。

當孩子找回了自信心後,內心會充滿了強烈的挑戰感。

這時候,我們給孩子,樹立一個不大不小的目標,目標,就是孩子的奮鬥方向。

「沒有目標就沒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一個近期充滿挑戰的目標,即是孩子奮鬥的方向,也會讓孩子找到克服困難的勇氣。

當孩子在克服一個個困難的同時,孩子也收穫解決問題的方法。目標,就是給孩子補完鈣後,再補充的鐵劑。

3、 抗壓性(後加糖):

當孩子,自信心有了,奮鬥的目標也有了,鈣鐵吸收後,這回該加糖了。

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每當孩子取得一次小小的成績,作為父母的我們,都應該對孩子進行誇獎,在誇獎中,表揚要占八成,糾錯要占二成。

父母用溫柔的話語,既稱讚孩子的優點,又指出孩子的不足,讓孩子既有前進的動力,又能及時調整方向。

培養孩子的抗壓性,這就是最後加的糖。

先補鈣,後補鐵,再加糖,既有利孩子的骨骼發育,又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充滿了動力。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美麗的童年中,快樂的成長,不負韶華,未來可期。

作者簡介:文良,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親子寫作營第5期學員,,帶娃之餘,用文字記錄成長,照亮前行的路,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