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綜合體,特指位於城市市區中心或主要商業區的商業綜合體,集社區公寓、開放式步行街、主題性封閉式的MALL、零售主力店、酒店、寫字樓等為一體,綜合開發的房地產項目。規模和體量可大可小。
城市商業綜合體把城市中不同性質、不同使用功能的社會生活空間相結合,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和管理,充分發揮城市功能與用地及建築空間的共同作用,形成一個完整的街區,滿足人們對於居住、消費、環保、休閒等多方面和諧統一的需求。
當前,中國城市化進程迅速提高,人口向區域中心城市集中,現代生活方式和商業資源向郊區和二三線城市滲透、擴展,如何建設合理規劃的現代化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是擺在實業界和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務。
筆者多年從事城市商業綜合體的策劃和運營,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城市商業綜合體首先要符合城市發展規劃。
隨著城市居住格局和消費能力的變化,無論新區建設,還是舊區改造,都需要合理布局的商業網點配套,需要適合商業環境的新的商業物業內容,政府規劃部門首先在用地上,應該充分預留商業用地,併科學規劃用地內容和控制性規劃要點。
由於城市商業綜合體首先是房地產建設項目,如何引導或影響政府利用土地及空間,實現商業資源與城市功能的重新配置,達到集約目的,是發展商和運營商應該積極有為的工作。
發展商和運營商應積極為政府相關規劃提供有效建議,使建設項目的功能直接被接納到城市功能規劃中,使政府能夠更多了解城市實際需求,達到發展規劃與資源配置的更好結合。特別是要充分幫助政府解決急難的城市「舊城改造」、「新區商業中心」區塊二級用地開發問題,對於緩解城市居住、交通、環境與治安等壓力都是可以得到政府積極支持的,用地和規划上也可獲得優惠便利的政策條件。
二、城市商業綜合體開發的關鍵原則。
城市商業綜合體開發建設,實際也是城市局部升級的時間安排,或在空間上的再次開發利用。牽涉到土地的一級整理、二級開發,系統性強,工程巨大,包容內容複雜,更牽涉到城市居民、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項目用地的選擇、項目前期的策劃定位、項目的統籌運營必須堅持四大原則:
1、符合「剛性規劃」的原則。
城市商業綜合體復合了交通、居住、商業、生活娛樂等各種生活形態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於一體,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需要將項目建築功能和商業功能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引導和主導一個城市或城區的功能定位,如商業網點配套、街區產業復興、文化特色構成、城市交通組織及市政配套、景觀,等等,一旦落地難以更改,其商業規劃和建築設計的編制必須以所在地城鎮建設規劃、人口規劃和商業網點規劃為依據進行編制,以實際街區或項目用地進行策劃,用科學分析的數據和策劃報審,突出土地利用與城市發展目標的完美結合,實行城市再造與城市文化內涵的融合,獲得用地和技術經濟指標上的批准,獲得開發報建過程的通暢。
2、符合「以商定產」的原則。
城市商業綜合體,一般是城市區域重點的商業中心樞紐設施或居住區重要的配套商業設施,也是對舊的街區商業的揚棄、繼承、創新、發展的過程,需要全面進行商業資源、形態和業態的調查和引進,外埠同類項目的借鑑,達到重新整合、優化配置商業資源,提高投產物業資產利用價值的目的。特別是主力店、國內外一線二線的商業品牌資源、具備主題商業價值的新的消費形態,需要在建築設計前就落實主力店商家的各項工程技術要求和商業規範,落實商業業態匹配的空間營造和商鋪分割,使建築設計和建築工程符合整體商業規劃目的。如果不熟悉商業資源和商業發展趨勢,就是盲人摸象,結果自然可知。因此,建築設計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商圈、社區市場調研和商業規劃定位。
3、符合「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市商業綜合體最終是為城市居民、消費者和旅遊者服務的,無論建築體的公共空間和內部空間,都是高度人性化服務的要求,在建築規劃設計、建築結構設計、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綠化、區間布局及流線設計、交通組織、環保、市政配套及安全等等方面都有硬性指標,而這些硬性的指標卻是為「以人為本」的根本目的服務的,深度設計上卻是消費行為科學的軟性溝稽。既要方便集客和商戶經營,又要方便行人、殘障人出行,有利於人流、車流、商流的安全回流和疏散,同時又要增強社會公眾參與性,給百姓創造更好的景觀文化休閒空間,具備「細節到一厘米」的物業品質,形成消費者的精神共鳴和文化認知。
4、符合「投資共贏」的原則。
城市商業綜合體,包括了購物、休閒、辦公、居住、旅遊、停車等多種功能,包括主力店、獨立街鋪、酒店、寫字樓、特色商業街、公寓、高尚住宅、大型購物中心、環境及市政配套等等物業設施,投資非常巨大,各類物業投資回報方式和周期多樣化。在項目產品規劃投產前,需要將概念性規劃設計與項目可行性財務分析,以及投資開發周期、物業租售留回報方式結合,進行綜合分析,進行項目規模、產品內容、布局、體量的配置,滿足各個利益相關方的權益組合,滿足項目實際的資金籌措和回收。
三、把項目開發的程序做對。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建設和投產是投資商、發展商和運營商,以及相關服務機構、零售商、供應商,等等,高度協同的社會化勞動,作為投資商、發展商和運營商擔當著統籌項目的重要角色,也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
由於一些發展商自認為是「老闆」,做事拍腦袋,或者財力不足盲目投資,或者專業能力局限,造成項目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別是產品規劃和硬體投產方面的問題,給項目帶來的損失相當巨大。所以,有錢有權不等於你有專業能力,也不等於你可以忽視商業地產的專業規範。
項目的操作應該以「格物致知、專業管控」的態度去進行,項目的投資運營、開發運營和商業運營都應該進行集中的計劃統籌,按照設定的程序,一環扣一環銜接實施。
1、做對投資運營的程序。
土地成本、開發成本、運營成本都需要產品實現和變現,才能收回。而投資回報的方式依賴於不同項目產品的使用價值和資產屬性,租售留需反覆測算論證。因此,投資前的項目產品論證和概念性規劃設計,實際已經決定了項目投資的成敗。好的項目產品規劃設計,結合了商業、建築、文化、投資、政府、銀行、消費者等,多方面的認同,可以在項目投產前就贏得投資機構和個人的認可和投入,使得發展商可以通過自籌資金、合資合作投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施工單位代建等多種方式建立良性投資組合,實現滾動開發,也可以在項目投產後較容易實現產品現貨變現,盤活現金流,甚至成為資本市場的上好產品。
2、做對開發運營的程序。
城市商業綜合體,往往是銷售型物業和持有型物業相結合進行產品總成,開發程序就要結合本地的情況設定,在規劃報建、工程報建、市政報建方面,一般可以通過大盤住宅和寫字樓的先期投產,提前收回項目投資,而將配置好的商業綜合體部分實現「訂單式」定製分配,對於不便分割的大型商場實施商家定製或機構持有,或經營權租賃,對於獨立商鋪或街鋪,則可進行封頂後的預售,包括返租銷售。工程管理也是決定項目產品質量的關鍵,特別是擴初設計不細節和工藝程序的失敗也將直接導致產品無法使用。
3、做對商業運營的程序。
城市商業綜合體歸根到底還是活的商業內容,構成一座活的城市生命體,提供給人們生產和生活消費之用。一個新生的物種需要土壤、水分、陽光,需要面臨競爭的物種,任何新生事物的產生一定是以其他舊事物的犧牲和代價為轉換,需要具備自我管理、自我增殖和更新的能力。因此,必須統一商業規劃和運營管理,項目要具備獨立的營招合一的運營管理機制。項目的成功投產,需要嚴格按照商業運營的要求和意見,進行工程介面、主力店入駐介面、商戶組合及商裝介面、物業安防介面、開業營銷介面等工作的統籌,達到投產後的可持續經營,實現穩場和旺場的不同階段目的。
總之,做好城市商業綜合體,要符合具體的城市、區域的現實發展需要,在現有土地利用價值最大化上實現項目產品合理、符合投資目的、建設周期短、與居住社區和城市商業格局匹配的預期建設目標,住宅產品和商鋪產品能夠保證收回投資,並持有部分經營性物業,形成穩場和旺場的城市商業綜合體。這要求投資發展商具備必要的專業能力和眼光,需要專業的運營商全程專業管理,需要各類節點服務商提供專業經驗和技術規範!
文章來源:網易博客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ZPJYG4BMH2_cNUgXR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