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肉友在逛各種論壇的時候,偶爾會發現有人曬自己從山上挖下來的多肉,這讓我們不禁有一些些的奇怪,多肉不是特別嬌氣麼?怎麼在山上也能生長呢?有的看起來狀態也不錯呢,是所有的山上都有多肉麼?今天小葉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常見有關山上多肉的問題。
1:哪兒里的山上有多肉?
首先根據大部分多肉的生長習性,首先東三省就能排除了,冷一些的北方山上也不會有多肉這種植物,除了山東的小部分地區山上有多肉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在南方的山上生長了,雲南和貴州的山上更容易看到多肉的出現。
除了山上,還有南方鄉下的屋頂上,有時也能看到很多多肉長在上面,這種長在瓦片上的多肉,大部分都是瓦松,不僅可以用根系來穩固瓦片,遠遠望過去,還有些莫名的漂亮呢!
2:都是什麼品種的多肉?
野外生長的多肉基本上都是瓦松,傳說中的「母株花後死」的多肉,還有大量的佛甲草、景天科多肉、毛馬齒莧等,在雲南可能會有少部分地區有滇石蓮,總體來說不建議咱們去山上挖多肉回家,第一挖掉它們會破壞生態環境,第二確實長在山上的多肉,大多時候無論是從株型還是顏色上來看,還不如我們常見的大普貨漂亮。
3:開花即往生
很多新手肉友從山上挖下來多肉之後,沒有多久就發現多肉開花了,滿心以為這是自己養護得當的結果,卻發現最後開完花之後多肉死了,只剩下一堆小側芽在慢慢的生長。一般情況下,除非是特別有經驗的大佬能分辯出山上的多肉品種,普通人是無法準確判斷的,倘若帶回家的多肉養護不久就會死亡,那還是不建議大家養護了。
4:容易生病
山上的多肉因為是露養,並且經常還生長在較為濕潤的地方,首先肉型就不是非常的好看,經常會有徒長的現象出現,其次就是這種多肉帶的病菌一般都比較多,帶回家喪失了大地母親的強有力支持,那多肉很快就會爆發各種病蟲害,並且因此死亡的。
綜上所述,如果在山上遊玩的時候遇見了野生多肉,建議大家還是不要拔回來了,讓它們好好的在那邊生長吧,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有足夠的能力養護它們,或者帶回家之後沒過幾天就會嫌棄它們不好看而扔掉了,大家如果真的喜歡多肉,還是去買多肉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