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沒寫完挨了罵,8歲男孩扛起枕頭「離家出走」,暴走20公里

2019-09-07   小歆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作業對於大部分的孩子們而言,幾乎是噩夢般的存在。放暑假的時候,許多孩子只顧著玩耍,就會下意識的將寫作業這事兒不斷往後推,等到即將開學時,才開始急急忙忙趕作業。在玩命趕作業的時候,自然少不了家長的責罵。

最近在網上就看到這麼一則新聞,九龍坡區有一名8歲的小男孩,因為在假期的時候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眼看著已經快開學了,小男孩的媽媽因為著急上火,就忍不住責罵了男孩幾句。

誰知,被家長責罵後,這名小男孩也是非常「剛」,在早上6點鐘的時候,就扛起自己心愛的枕頭離家出走了。家長醒來發現孩子不見了,趕緊撥打了110。

最終,經過警察叔叔們14個小時的苦苦搜尋下,終於在晚上9點鐘的時候,在渝北加州附近找到了這名小男孩。此時男孩已經離家20公里,他身上也沒帶前,全靠一雙腿走的。

網友們看了都哭笑不得,開玩笑說這孩子或許在體育方面有點特長。不過玩笑歸玩笑,離家出走獨自走這麼遠,確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當孩子做不完作業,或者是犯錯的時候,家長及時批評孩子是正確的,可要是批評的方式不對,不僅讓孩子意識不了自己的錯誤,還可能會導致他們出現叛逆的心理,從而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

「離家出走」的危害大,家長別跟孩子賭氣

如今,在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壞人的,如果孩子離家出走了,身邊沒有家長或熟人的陪同,就會給那些潛伏在四周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拐騙孩子的機會。

未成年人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較強,要是離家出走了,身上沒有錢,可是又不想回家,就很容易導致他們誤入歧途,通過坑蒙拐騙的手段來賺錢生存。

怎樣批評孩子,才能防止孩子慪氣「離家出走」?

※先了解情況

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般都是不分青紅皂白就先一通臭罵,試圖通過責罵的方式,讓孩子今後能長記性。可實際上,這種行為並不可取。

因為很多孩子在犯錯時,除了是因為任性之外,大多時候也是存在一定理由的。在這時,建議家長首先要先冷靜下來,聽聽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

※學會換位思考

有些孩子在做錯事之後,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罵,就會將自己的錯事推給別人。如果孩子有這種情況,建議家長一定先不要顧著罵孩子,而是先問問他們,如果你是那個被栽贓的人,會怎麼做呢?讓孩子嘗試換位思考,教會孩子學會為別人考慮。

※自我批評

都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幾乎都忘記了,通常孩子犯了錯,家長也有管教不當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啟蒙教師,平時的所作所為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並當做榜樣去模仿。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妨也當著孩子的面進行自我批評:「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你,爸爸媽媽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平時只顧著工作,沒有好好的陪伴你。」

當父母進行自我批評的同時,這也是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告訴他們做錯事應該要勇敢的去承擔。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由於孩子年紀小,對事物還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在平時,就需要家長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

今日互動話題:面對犯錯的孩子時,各位家長都還有哪些更好的方法進行教育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