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馬龍和媽媽何紅娟
人物介紹
受訪學生:孫馬龍
畢業學校:臨潁一高
高考分數:446分(理)
錄取院校:信陽農林學院
家庭住址:臨潁縣大郭鎮孫莊村
面對苦難,很多人感嘆上天不公、命運坎坷,也有很多人咬緊牙關、埋頭苦幹,用自己的行動大聲說「不」,努力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孫馬龍和他的媽媽何紅娟,就是這樣不願向命運俯首稱臣的人。
7歲時父親去世
8月18日,記者在臨潁縣大郭鎮孫莊村見到孫馬龍時,他正騎著電動車載著弟弟去親戚家還農具回來。
孫馬龍高高瘦瘦,看上去有些內向、有些害羞。
孫馬龍的媽媽何紅娟告訴記者,前幾天家裡干農活兒,借用了親戚家的農具。
何紅娟告訴記者,孫馬龍出生後不久,她就和丈夫一起到南方打工。年幼的孫馬龍,由他奶奶在家照看。
2009年,孫馬龍7歲。因為懷了孕,何紅娟從南方回到孫莊村養胎。
誰能想到,何紅娟前腳剛到家,就接到了丈夫出事的消息:丈夫坐工友的摩托車外出時,出了車禍被撞傷。
何紅娟立即坐火車趕往丈夫所在的醫院。但是,當她趕到時,丈夫已經沒有了任何生命體徵。
料理完丈夫後事,何紅娟回到了老家,勇敢地將懷著的孩子生了下來,並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俺婆婆也是命苦,俺老公公也是早早地就沒有了。當年,她兒這麼一走,她的身體也不好了。」何紅娟告訴記者,當時家裡的收入,主要是幾畝莊稼的收成和她平時在附近打零工掙的錢。
「如果不是九年義務教育不交學費,國家給予我們貧困戶許多幫扶,還有親戚朋友的幫襯,我們家的日子真沒法過。」何紅娟告訴記者,正是國家的好政策讓她不用為孩子的學費擔憂。但是,一家人的日子一直過得緊緊巴巴。
「很少給他倆買新衣服,都是親戚朋友這個給一件那個給一件。但是,在學習上,我從來不虧他們,只要說買書買資料,我借錢也給他們買。」何紅娟告訴記者。
何紅娟是個要強的人,丈夫去世後,她沒有再嫁,下定決心要將兩個兒子撫養成人。
對未來充滿信心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孫馬龍並不是太開心,一是因為專業不是他最想學的,二是學費又要靠母親外出借錢。
孫馬龍告訴記者,高考一結束,他就委託一個同學幫他在一家南方的手機配件廠找流水線工人的工作,但因年齡不滿18周歲被工廠拒絕了。
沒有找到工作,孫馬龍就在家幫母親做些農活兒、家務,減輕母親的負擔。
與此同時,孫馬龍也開始為大學的生活、學習做準備。
「上大學後準備利用周末出去打工,平時也會好好學習,多參加活動。」孫馬龍告訴記者,母親總說他內向,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上大學後,孫馬龍計劃著通過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打籃球等,讓自己開朗些、外向些,也讓生活豐富多彩些。
孫馬龍告訴記者,上了大學之後,最重要的是他要靠自己掙錢,減輕母親的負擔、家裡的負擔。
孫馬龍說,母親已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了他最好的生活條件,所以他從來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而在同學面前自卑過。今後,他也會儘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努力掙錢,靠自己買房買車,減輕母親的負擔,照顧弟弟和奶奶。
「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才是最光榮、最厲害的!」孫馬龍告訴記者,他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也充滿信心。(來源:漯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