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如今,越來越多的「首店」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首店」不僅成為引領消費潮流、提升消費體驗的新場所,也日益發展為激發消費的新動能。在政策層面,「首店經濟」也持續獲得支持。然而,「首店經濟」帶來機遇的同時,仍需要持續創新,才能從短期「爆紅」轉變成持久「長紅」。
圖片來自CNSPHOTO
政策助力
「首店」是指在行業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區域開設的第一家店,如全球首店、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區域首店,以及傳統老店通過創新經營業態和模式形成的新店,如概念店、體驗店、定製店、旗艦店等。而「首店經濟」是指一個區域利用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國內外首店匯聚,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首店經濟」作為使品牌價值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組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近幾年在全國範圍內全面興起。北京、上海等城市去年出台了發展首店經濟的鼓勵政策。
去年,北京市發布了《關於鼓勵發展商業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為「首店」送上了優惠大禮包。商務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對品牌首店入駐和開業進程中所涉及的規劃、建設、通關、消防、質量檢測、食品經營、市政市容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會商,開啟「綠色通道」,縮短辦理時限,加快開業進程。
今年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改善進口商品供給。依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動擴大進口,進一步增加國內市場優質商品供給。支持中心城市做強「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鼓勵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首發或同步上市新品。
同時,意見指出,落實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和相關監管政策,除國家明令暫停進口的疫區商品以及因出現重大質量安全風險而啟動風險應急處置的商品外,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進行監管,進一步暢通商品退換貨通道。優化網絡營銷生態,規範大型跨境電商平台管理,鼓勵線上率先實現境內外商品同款同價。
「首店」豐富了消費市場,也為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3月25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了《關於申報2020年度商業流通發展資金項目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支持國際品牌(不含港澳台)企業和本土自主品牌(含港澳台)企業及授權代理商在北京市開設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北京首店、旗艦店。符合條件的國際品牌在北京開設亞洲首店將獲得最高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一線城市成首選
城市在篩選品牌,「首店」也在挑選城市。一個品牌從無到有,反映著一個城市消費市場的敏銳度和成熟度,折射出營商環境的舒適度和開放度。從目前「首店」在全國的布局來看,一線城市成為「首店」的首選城市。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有878家首店落戶北京,其中全球首店12家,亞太首店9家,中國首店201家,華北首店115家,北京首店541家。作為「上海購物」的王牌之一,上海市商務委表示,去年全年上海首店數量或達近千家。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實體店需要花費時間經濟成本偏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在線上首發。數字經濟和首店經濟正在催生「數字化首店」,給首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天貓國際方面表示,大約從2018下半年開始,海外品牌入駐數量開始激增。過去半年,超過1500個海外品牌通過天貓在中國開設了線上首店。
天貓方面表示,今年以來,上海已經新增「數字化首店」71家——這些來自全球21個國家的71個海外新品牌旗艦店,註冊地均選擇了上海。其中包括網紅牙膏法國牙齒護理品牌Regenerate,美國設計師品牌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等。
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於3月10日也正式在天貓旗艦店上線;上海時裝周登錄淘寶直播,首次嘗試「雲走秀」;上海商業名片新天地則表示,近期也將開出首個天貓旗艦店。
「首店」仍需不斷創新
「首店經濟的打造,不僅有力推動了城市居民的消費升級,也為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業研究所所長、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店」的加入,既能為商場增加客流、人氣,也有助於城市擴大就業、人才引進以及增加稅收。
為了將首店效應發揮到極致,品牌們也都各出奇招。比如一些商家在開設「首店」的同時,會根據地域特色「量體裁衣」,植入地域鮮明的文化符號。
據悉,北京王府井百貨引進的首家樂高品牌,以故宮為靈感創作了巨型屋檐。據了解,這個巨型屋檐由眾多樂高工程師在國外用10850個小時才拼搭完成,用掉了220萬塊樂高積木,處處散發著中國傳統的文化韻味。
根據地方特色做改變,不僅實現了品牌的差異化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區域的消費力、創新力和影響力。
除了品牌商家積極造勢外,商場和城市也越來越意識到,「首店」的入駐意味著品牌對選址、消費力和運營力的認可。這些商場和城市也主動加入營銷,佐證自身價值。
從目前來看,一線城市通過對創新品牌和創新業態的政策扶持,已經搶占了先機,更多的城市正在以更富吸引力的舉措加速追趕、梯次跟進。賴陽表示,我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將為「首店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
「首店經濟」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當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消費潮流面臨轉向,運營方式出現水土不服時,如何將短期「爆紅」轉化成持久「長紅」,仍需要企業、城市和消費者共同求解。
面對機遇和挑戰,賴陽表示,各類品牌要多參考國內外成功經驗,加強經營。注重產品形象,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獨特的體驗。同時,也要積極融入市場、對接市場需求、不斷探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