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往往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完美,早上颳風下雨騎電動車上班,每天干不完的工作,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文憑.....老員工一個個離開,新員工要一個個帶,不夠敏捷的思維,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似乎有很多的不如意。
如果每天深陷在這些不如意中,可能永遠不會有快樂可言。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一種焦慮中,一種對自己的不認同和對未來的不安全感。總想著不斷地學習,不斷的接受新資訊,不斷地努力,試圖在這瞬息萬變的生活中找到一點安全感。最後陷入每天忙忙碌碌卻根本來不及停下想一想未來,想一想最開始的出發點。在忙碌也最沒有成效的那段時間,我陷入更大的迷茫中,那段時間正在讀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被裡面似乎正是內心獨白的雞湯激勵感染了,甚至忘了那些都是別人的方式,別人的生活。我總是感嘆於同事嫻熟的計算能力,獨到的眼光,精確細緻的見解,仿佛開了外掛的人生。
有天接到以前同事的電話,隻言片語間她已了解我最近的煩惱。她說,你發現沒有,你總是在拿別人的閃光點和你自己比較,你為什麼要拿自己40多歲的人生閱歷和別人30多年的勇敢比較呢?這些都是沒有可比性的。如醍醐灌頂,我沉默許久,似乎正是這樣,看到別人的馬甲線,就碼了一堆的健身文章,最後只堅持了幾天,看到別人出口成章,就擬了一堆書單,最後一個月也沒看到完一本,總是想變得完美,卻忘記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是拋開所謂完美的別人的人生,承認自己既不是天才也沒有超強的意志力,雖沒有超凡的能力卻也從不放棄,接納偶爾也會鬆懈,不聰明很平凡的自己,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走最適合自己的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正是完美的開始。(生產部 蘇鳳彩)
編後:
在一本書里,有這樣一段話:「每個痛苦的人心中都有兩個我:一個不完美的我,一個完美的我。不完美是人的本性,因而這個『我』是真實的。完美背離了人的本性,因而這個『我』是虛幻的。承認不完美,我們就能找回真實的自己。雖不完美,但卻完整。」
許多時刻,我們總因為自己身上的缺陷而感到煩惱。其實,一個懂得接納自己不完美的人,才會真正活得快樂。世人的人幾乎是沒有完美的,除非是聖人。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讓你感到自卑。學會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其實是一種成熟、從容和智慧的表現。也許,你的不完美,正是你的特質。
其實,我們不需要和缺陷較勁,而是要學會區分哪些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努力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才是我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