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遇上潮流文化,這些活動你絕不能錯過

2019-10-01   芭莎藝術

CJ Zhang《WE系列之耀》,200×300cm

現如今,提到藝術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博物館及畫廊中的展覽,各大藝術機構不斷將藝術與潮流文化結合,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如果你看慣了普通的畫展,那麼一定不能錯過這些藝術的潮流新玩法!

富藝斯「24/7」網上拍賣

10月9日-18日,富藝斯拍賣行將為喜愛潮流藝術文化的時尚達人們在富藝斯官網帶來亞洲區的首場網上專拍「24/7」,拍品涵蓋超過70組的藝術潮物。

130件來自一位亞洲私人藏家的限量Supreme精選周邊商品:KAWS公仔,藝術家村上隆、奈良美智和空山基等人的作品,近期在歐美躥紅的街頭藝術家奧斯汀·李(Austin Lee)、赫布魯·布蘭特雷(Hebru Brantley)、丹尼爾·阿瑟姆(Daniel Arsham)和Matt Gondek受潮流文化影響而創作的極具視覺衝擊力與前衛風格的作品都將在此次拍賣中展出。

潮牌Supreme周邊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以畫「爆頭」卡通人物聞名的美國藝術家Matt Gondek所作的米老鼠卡通形象銅雕作品將首度面世。另外,布蘭特雷以挑戰傳統英雄主義漫畫觀點為題材的作品、色盲藝術家阿瑟姆多層次的雕塑以及奧斯汀·李以數碼科技結合生活美學的創作,都是此次網上拍賣的焦點。

Matt Gondek《解構米老鼠(紅色)》

富藝斯亞洲區20世紀與當代藝術部門主管Isaure de Viel Castel表示:「近年來潮流街頭文化紅遍世界,從小眾文化演變成一股全球化的現象。富藝斯一直致力於和新世代藏家交流,開拓嶄新的當代藝術格局。」

丹尼爾·阿瑟姆《藍色沙漏》,雕塑,2019年

此外,富藝斯將於11月初至12月中旬在上海K11舉行潮流運動鞋與街頭藝術展。展覽將展出超過20雙由KAWS、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Dave White等人所創作的獨一無二的運動鞋。同場還將展出街頭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和KAWS的巨作。喜愛時下流行文化與街頭時尚的人們一定不能錯過這場潮流藝術盛事。

KAWS《皮諾喬與吉米小蟋蟀》

「垃圾去哪兒啦」互動藝術展

9月20日-10月10日,藝術機構Fanscene繁景文化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推出「垃圾去哪兒啦」互動藝術展。展覽通過追蹤垃圾產生、回收與流轉的路線,回歸到人本身----垃圾的回收者、政策制定者和環保主義者,為觀眾呈現一幅動態多樣、廣闊有趣的垃圾環保流動路線圖。

「垃圾去哪兒啦」展覽以Ins風融合創意科普、STEAM互動教育和潮流藝術元素,讓垃圾環保變成又潮又萌的藝術運動,以此吸引年輕社群和親子家庭共同參與。展覽希望能掀起一場藝術環保風潮,改變人們的垃圾環保觀念。

周承舟《價值邊緣2》

周聖崴《女他》

展區包括「哭泣的家園:鏡面迷宮」、「垃圾分類研究所」、「垃圾分類大作戰」和「垃圾環保攝影展」等。其中,《時尚旅遊》中「為它去旅行」對地球生態的關注、環保機構NOC的深海環保行動、時裝設計師張娜的再造衣銀行、青年導演周聖崴的動畫電影《女他》等分別從不同領域和維度實現垃圾再循環,顛覆了人們對環保概念的認知。

關注「時尚芭莎藝術」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藝術內容,絕不容錯過!

「潮城&網境」——CJ Zhang個展

9月28日-10月10日,由共同藝術中心聯手潮研社、潮尚文化重磅推出的藝術家CJ Zhang全新個展——「潮城&網境」在798共同藝術中心正式開幕。本次展覽精選了藝術家的20件作品,其中包含了萬物生系列、WE系列、星願系列。

CJ Zhang《WE系列》,200×300cm,2014年

CJ Zhang既有高度的主觀意識,又有超前的潮流意識,這種半自由、半統一的意識形態是潮藝術在全球化時代特徵下不可避免的結果。在一股巨大的潮湧力量中翻滾著無數浪花,它們相互連結、支持、借力攀登;在破碎後又重新凝聚成新的力量,這也啟示著熱愛潮流的人們要擁有自由構建精神世界的能力。

CJ Zhang《WE系列之獨角獸》,120×150cm,2018年

本次活動的學術主持陸蓉之也表示極為推崇CJ Zhang的繪畫創作,她認為其作品是創意與商業的深度結合。他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綜合借鑑,將多元素進行混搭,不斷摸索出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

CJ Zhang《好運》,60×80cm,2018年

作為這個時代美學的參與者、制定者、經營者,CJ Zhang同時也是無數人所追捧的「粉絲經濟、流量為王」的設計者、主導者、獲益者。他將藝術與商業融合,挪用與創新並用,使過去和未來不再是一組對立概念。

「中國製造」——瑜舍國慶特輯

北京瑜舍在9月1日-10月13日帶來「中國製造」特輯。瑜舍酒店將推出「致敬1949」住房禮遇,而京雅堂餐廳還將帶來「風華國宴」零點菜單,主廚李冬以優質食材及傳統烹飪手法再現國宴經典。

另外,京雅堂將與北京第一家精釀啤酒屋——大躍啤酒在10月11日舉行快閃活動,以六款精選啤酒搭配六道中國風味美食。UNION大堂酒廊侍酒師Ashley精選了七款來自新疆、寧夏、懷來等知名中國葡萄酒產區的葡萄酒,經理Sunny也特別推薦了兩款靈感源自中國的雞尾酒。

作為「設計中國北京」的官方合作場地及合作夥伴,北京瑜舍在9月12號-10月30日為觀眾帶來了非靜止建築設計的「編織叢林」。在材料驅動設計的理念下,無須迫使材料去做什麼,只需順從或模擬材料表現的特性和狀態。

這件作品挑戰了傳統的設計和建造手法,呈現出一條潛在的、極少阻力的路徑。在這種意義上,老套的「人vs自然」的說法不再站得住腳。一種新的哲學——「自然中的人性」由此產生。一件作品並非僅由技術向前推進,而是在多維度的參量交互下不斷演變。

第四屆「獨立藝術空間」藝術節在9月與公眾見面。作為第一家藝術設計酒店,此次瑜舍正式成為藝術節的官方合作夥伴。9月6日-9月30日,24家獨立藝術空間在北京眾多先鋒藝術聖地進行展覽,10家來自國外的藝術空間也對藝術節表示支持。

「西湖:突破常規」當代藝術展

8月1日,一場以西湖為名的當代藝術展「西湖:突破常規」在德國柏林的EIGEN + ART畫廊拉開帷幕。EIGEN + ART一向以較高的學術水準躋身德國高端畫廊前列,此次展覽也是近幾年中國當代藝術首次大規模地、有學術體系地登錄柏林藝術界。

此次展覽邀請了三位德國藝術家和五位中國藝術家,他們分別是大衛·許奈爾(David Schnell)、凱·徐曼茲(Kai Schiemenz)、提姆·埃特(Tim Eitel)與井士劍、李青、余旭鴻、金陽平、郭健濂。除凱·徐曼茲帶來的作品為雕塑之外,展出的20餘件(組)作品均為繪畫。參展的德國藝術家中有兩位是「新萊比錫畫派」的代表人物,而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則全部來自於「新西湖畫派」。

DavidSchnell《Licht》

李青《鄰窗·凱旋》,木、金屬、油彩、有機玻璃、漆、鋁塑板,148×148×8cm,2016年

新西湖畫派是關懷中國藝術的根性與個體境遇、將繪畫作為方法論、突出時代特徵與歷史聯繫的中國當代藝術流派。此次展覽扭轉了過去萊比錫畫派單項輸入、被動影響的局面,五位中國藝術家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與萊比錫畫派的藝術家等量齊觀。

井士劍《雁盪-季節》,布面油畫,140×160cm,2017年

本次展覽中沒有聲、光、電的新媒體藝術,多種材料的裝置藝術與難以捉摸的行為藝術,藝術家用最純粹的表現形式表達自我。在展覽的空間中,中德兩國藝術家的作品共同編織了一個網絡,在跨文化的語境下用不同的媒介與形式語言交流空間和時間、自然、社會、生活等話題。

「藝術迴響」體驗式展覽

半島酒店集團的環球當代藝術項目「藝術迴響」新一站於9月26日在巴黎半島酒店揭幕,包括Kerby Jean-Raymond、Selby Drummond在內的藝壇時尚界名人紛紛出席開幕式。此次活動將持續至11月15日。

「藝術迴響」 策展人及藝術家在巴黎半島酒店慶祝項目正式揭幕

藝術家沙亞·沃爾法克 (Saya Woolfalk)及埃莉斯·莫林(Elise Morin)的全新作品在展覽期間於巴黎半島酒店展出。而藝術家伊萬·納瓦羅(Iván Navarro)的霓虹光管雕塑《HOME》也繼今年3月在香港「藝術迴響」項目隆重登場後,在巴黎站再度亮相。

伊萬·納瓦羅《HOME》

現於巴黎半島酒店展出的三件作品皆旨在觸發饒有意義的對話。「藝術迴響」聯合策展人畢天娜·潘迪斯(Bettina Prentice)表示,沃爾法克善於探究文化多元的擴充定義,吸引人走進其塑造的投射映像。而莫林的作品參考了風景和自然,同時集中注意人造物品的「生命周期」及其為地球帶來的物質負擔。納瓦羅則利用空間和光線,鼓勵觀眾重新思考家的概念。

沙亞·沃爾法克《Visionary Reality Portal》

「藝術迴響」巴黎站在巴黎時裝周期間揭幕,半島酒店集團亦贊助工藝配飾品牌Brother Vellies,於9月26日在巴黎半島酒店舉行首場巴黎時裝秀。該品牌時裝秀的精選配飾,現已在巴黎半島酒店展出並供訪客欣賞。

「藝術迴響」巴黎站正式揭幕同時,半島酒店集團贊助由Aurora James (中)創立的品牌Brother Vellies在巴黎舉行首場時裝秀。

「藝術迴響」巴黎分站結束後將在2020年3月重返香港半島酒店,並展示新一組激盪思維的裝置作品。在香港分站結束後,藝術愛好者可在2020年4月到訪東京半島酒店,欣賞「藝術迴響」項目的精選傑作,屆時將有日本藝術家加入項目並展出其創作的作品。

埃莉斯·莫林《SOLI》

為何藝術家也愛時尚?

[編輯/張欣彤]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