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諾貝爾獎,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我國獲得過這個獎項的兩個人,莫言和屠呦呦。他們兩個人在自己所研究的領域獲得了很顯著的成果,這個獎自然得到也理所應當。當然比較遺憾的是,我國一直在科學領域沒有人能夠獲得這個獎項。唯一靠一點邊的還是生物領域的學者。並不是說我國的科研能力不強,只是缺乏一定的機遇。每年被提名的學者其實也不少,但是最終都很遺憾的與這個獎項失之交臂。
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朋友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更有人覺得他將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在22歲的時候便已經成了一名科學家,而且從小就特別聰明,被大家看作一個神童。他便是曹原。
出生於1996年的他小時候智商就要比同齡孩子高出很多,他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一共只花了三年時間。因為他知識掌握能力比較強,所以家長覺得這個孩子可以嘗試著跳級,但沒想到一跳就直接跳到了高中。雖然他用很短暫的時間便完成了學業,但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在高中之前他沒有什麼特別要好的朋友,因為在學校呆的時間很有限。還沒和周圍的同學熟悉呢,便又跳到了其他年級。再加上本身是很聰明的,可能在性格方面會有些孤僻。
在2010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參加了高考,那個時候的他也不過只有14歲,而且獲得了不錯的成績,669分,最終他選擇了中國科技大學。雖然到了大學他是班級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學生,但是卻每次都考第一,這讓周圍的哥哥姐姐們感到非常佩服。但是大家並沒有因為自己成績不如他而孤立他,反而是怕他年紀小,不適應這裡的生活而處處照顧他。
當然他也沒有因為自己年齡小,而恃寵若嬌,在大學期間他反而非常努力,再加上本身自己就很聰明,所以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去了美國的麻省理工讀書。學習理科的他對研究也特別感興趣,到了美國之後接觸到更先進的研究設備,他便整日待在實驗室里。在導師的帶領下,他更是在知名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而其中一篇論文更是讓他直接成為了2018年十大科學家之一。要知道此時的他不過才22歲。
他所研究的領域也是非常先進的,而他所發現的石墨烯超導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要知道能夠研究出這樣成果的科學家大多都已經人到中年了,但他才20多歲,未來還有很多年可以從事研究工作並且精力充沛。更是有朋友覺得他如果能夠一直以這樣的狀態走下去的話,沒過幾年便能夠試著沖一衝諾貝爾獎。
在畢業之後,很多人都會以為他能夠繼續留在美國,畢竟那裡的條件比較先進,而且環境也更適合從事科學研究。當然,麻省理工院校也給他開出了特別誘人的條件,但是他都沒有任何動搖,在學成之後他便回到祖國。這種行為里比他獲得成果還讓人欽佩,畢竟我國有一些科學家在成名或者是有成果之後都不願意回來。
我們除了關注到他的成就以外,更應該關注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名氣,我國的科學家有很多為什麼它就會頻繁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呢?聰明也僅僅是一方面的原因,跟曹原打過交道的朋友們都說他動手能力特彆強。在美國讀書那段時間實驗室里能拆的東西全都讓他拆了,有的朋友覺得在學校只讀了三年書,對於他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沒有受到傳統教育體制的束縛。
你覺得這樣一個年紀輕輕就能獲得這麼高成就的科學家,是憑藉著什麼打動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