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完畢,這幾個孩子,全是撿來的

2019-10-06   淅爸育兒記

01 那些鬧出笑話的孩子

「爸爸媽媽,我是怎麼來的?」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孩子的這類問題,他們總是會自己的誕生原因非常好奇。

而不少父母為了避免尷尬,又或者為了逗弄孩子,會回答:「你是我在路邊撿來的」。

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單純的孩子往往會信以為真。一旦他們對此認真了起來,會讓家長哭笑不得。

例如下面這幾位...

【再看電視我把你扔了】

爸爸不滿兒子整天看電視,威脅道要把孩子扔了,再撿一個。

按理說,被父母拋棄是孩子最害怕的事情,誰知這熊孩子絲毫不懼、淡定無比

「你再撿一個也是不乖的」

「那是人家爸爸扔的!」

敢情,這孩子充分認識到,只有不乖的孩子才會被扔出去的事實。

【小孩子不能撒謊】

媽媽問女兒道:「我漂亮嗎?」

女兒是耿直的...

媽媽還不死心,繼續問:「那我可愛嗎?」

耿直的女兒會讓有童心的媽媽絕望:「你都多大歲數了還可愛...」

媽媽使出絕招:利誘!

「小孩子不能撒謊~」

這絕對不是親生的!

【老媽,你挑老公能不能用心點?】

爸爸不讓女兒吃巧克力,女兒氣哄哄的找媽媽投訴來了:「你老公不讓我吃巧克力!」

「那怎麼辦啊?」

女兒霸氣回覆:「下次好好選老公!」

孩子,你爸爸拖著35米長的大刀在趕來的路上...

【不是親生的】

拉攏孩子,試探孩子跟爸爸媽媽哪個親一點,是很多父母都會做的事情。

一般而言,孩子都會選擇與自己關係好的一方。但貝貝小朋友顯然是與眾不同的。

當媽媽問,如果爸爸媽媽吵架,她會站哪邊時,貝貝回答道:「我會站旁邊啊!」(好像沒毛病啊!)

媽媽氣憤地道:「你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啊!」

貝貝的回覆再次無懈可擊:「你不說我是撿的嗎?」

02 孩子進入性意識深化期

其實,當孩子好奇自己的由來的時候,正正是孩子進入了性意識深化期。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問題會是千奇百怪的,但都會與性有關。

幾乎每個家長都經歷過被兒童追問:「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是站著撒尿的?」「為什么妹妹和我不一樣?」「為什麼媽媽(爸爸)有毛毛我沒有?」……

但由於在國內受談性色變的影響,很多成人對此要麼欺騙:「你是爸爸媽媽撿回來的。」要麼恐嚇:「小孩子不可以問這樣的問題。」「再問媽媽就生氣了,打你屁股。」

結果兒童不但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又增添了孤獨、恐懼和羞恥的心理。這是中國家長常犯的錯誤。

從這一點來說,成人自己應該首先轉變觀念。其實,性,是一件正大光明並且美好的事。而且,兒童對於「性」的探索,也不只是了解性器官那麼簡單。你需要了解兒童行為後面的好奇和渴望,幫助他完成性的啟蒙課。

兒童心理學家發現,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在求知慾驅使下,兒童會開始對生命的來源產生好奇——「我從哪裡來」(事實上,這也是兒童安全感最早的來源),也會對男孩與女孩的差異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會向成人提出各種關於性的問題。

這時,如果成人採取吞吞吐吐或是躲躲閃閃的態度來對待兒童的性提問,只會讓他對此產生越來越濃厚的好奇心。

他會利用一切途徑去獲得想要了解的性知識。而這,在這個信息時代並不是什麼難事。例如,兒童會去搜集黃色書籍、黃色光碟、瀏覽黃色網站,等等。這些會對兒童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對性的認識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到身體和生理的健康發育,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03 幫助孩子度過性意識敏感期

其實,相比不知如何開口進行性教育的尷尬局面,兒童向你提出性問題,反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性教育機會。成人應該用生動而科學的回答滿足兒童的好奇心。

雖然每個家庭的文化和育兒方式不同,但是,在回答兒童的性問題中,給兒童傳遞健康科學的性價值觀是性教育永遠不變的核心。只要把握下面這些原則,你在回答兒童的性問題時就不會出現方向性的錯誤。

原則一:有問必答。不可以迴避和轉移兒童的話題,否則會讓兒童感覺到性話題的神秘性,反而激起兒童探索的慾望。

原則二:答案要符合兒童的年齡認知。你給予的答案應該簡單明了,讓兒童能夠聽得明白。是否需要繼續深入地講解,要取決於兒童是否繼續發問。否則,就超越了兒童認知範圍。

原則三:針對性回答。兒童問什麼,你就回答什麼,不要給兒童帶來新的困惑。

原則四:不能過分詳細地講述性、生殖等情節。如果兒童只是問「我從哪裡來」,你沒有必要給兒童提供性活動的細節。否則會喚醒兒童進行更多超過年齡的性探索,不利於兒童心理發展。

原則五:態度比內容更重要。交談時要自然輕鬆,你越坦然,兒童就會認為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兒童就不會對這類問題特別關注了。

原則六:不可以用成人的性語言回答兒童的提問。例如用「生殖器接觸」代替「性交」「做愛」「性生活」等成人的性語言,兒童才會明白。

原則七:儘量減少和避免與傳統文化的衝突。告訴兒童,性話題是隱私的,儘量減少兒童因為性話題被他人誤解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