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美國股市二周內第三次出現觸發熔斷,道指跌近3000點創創1987年以來最大跌幅,跌幅近13%,能源股損失慘重,白銀、原油價格均暴跌,長期美債收益率也暴跌20餘基點,受新冠狀病毒影響,稍早前,歐盟各國政府正式承認其預計經濟會衰退,美國總統也稱美國經濟可能正走向衰退。
正值新冠狀病毒影響導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之際,美國頁岩油企業註定將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和沙特與俄羅斯發起的石油價格戰中最大的輸家,並對美國經濟和美元產生凈負面的影響,而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因為近50多年以來,美國經濟正是通過」石油-美元-美債「的完美三循環在全球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以充實其不斷增長的債務需求,因為,BWC中文網一直在跟蹤這方面的數據和報道,按目前的最新消息來,這種局面正在被打破。
據CNBC網站3月17日報道稱,美國能源企業的雪崩式的降級已經開始,比如,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已經失去AA +評級。
我們注意到,該公司早在2007年就擁有超過5000億美元的市值,其標準普爾的信用等級也與美國政府相同,但如今市值卻縮水了三分之二,標準普爾在3月16日確認,由於上周油價暴跌幅度創歷史紀錄,這次評級下調很快,將埃克森美孚從AA +降級為AA,假設該公司現金流量/槓桿指標出現問題,這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降級。
對此,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隨後的分析中表示,隨著埃克森美孚的市值和評級下跌,我們現在等待著約1400億美元的BBB評級為「投資級」能源債被削減為垃圾級別,比如,美國頁岩油巨頭切薩皮克已經在3月16日與諸多債務重組顧問接觸,即便是在國際油價崩塌之前,該公司的債務就已經膨脹至大約90億美元,目前,該公司的股票已經在最近三周暴跌逾50%,美國財政部在3月17日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共拋售了規模為318億美元的美國企業債。
特別在近幾周以來,油價已累跌逾30%,使得美布兩大國際基準油價價差顯著收窄至不足3美元,這會給美國的能源債務經濟帶來意外衝擊,因為,美國頁岩油相較中東原油一直保持的價格優勢將失去競爭優勢。
這在美國頁岩油行業的股價和利潤崩潰仍在繼續的背景下,使得美國的頁岩油商」借新債還舊帳「的困境日益突出——可能會加劇頁岩油巨頭蒙受巨大損失,我們此前提及,按路透測算的數據來看,如果美國原油期貨價跌至40美元以下,那麼頁岩油氣商就會出現債務和利潤問題,下圖顯示,在接下去的二年內,美國排名前40位的頁岩油生產商預計將在債務分期付款和利息方面花費約1000億美元。
最新的數據顯示,BWC中文網財經團隊綜合美國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華爾街日報、行業機構和穆迪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北美油氣公司在未來四年面臨2000億美元的到期債務,並將在2020年進一步惡化,其中僅2020年的到期額就高達400億美元,目前,包括切薩皮克能源公司、惠廷石油公司及響尾蛇能源公司在內的數十家債務累累的美國頁岩公司已經面臨財務困難。
另一面,當美元短期融資利率走升時,美國頁岩油開採商需要償還債務的利息成本也會變高,據Haynes和Boone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2月,自2014年原油價格暴跌以來,至少共記錄了415起破產案。
比如,美國先鋒能源服務公司已經於3月9日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在其最新的財報中,該公司報告稱其2019年第三季度虧損26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0%,再比如,據美國先鋒自然資源公司(不要與先鋒能源服務公司混為一談)CEO在3月10日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已經為比油價低出兩年的水平做好了準備,未來兩年可能會有50%的頁岩油勘探和生產企業會破產「,並補充說,」未來12個月,我們行業將面臨許多破產和裁員成千上萬的裁員「。
這會對整個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巨大的連鎖衝擊,這也再次印證了BWC中文網團隊獨家提出的」最近二周以來的油價暴跌將成為繼新冠狀病毒後,壓垮美國金融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觀點。
因為,美國能源行業是美國垃圾債市場最大的融資部門,這些公司一旦破產倒閉出現債務違約將提高整個垃圾債市場的融資成本,更會讓整個產業鏈產生大量失業人員,繼而影響甚至擊垮美國經濟產業鏈和石油美元的需求。
與此同時,The McGill International Review專欄作家認為,目前,全球能源市場的變化似乎表明美國與沙特的」石油美元協議「可能會提前結束(美國已經在去年11月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美俄沙三國的具體油產數據請參考下圖趨勢),石油美元可能已不再那麼重要,而就當美國頁岩油巨頭大陸資源公司創始人Harold Hamm在上周還在為原油產量控告沙特」非法傾銷石油「和為油價喋喋不休之際,目前,包括中俄及歐盟在內的多國在能源交易領域去美元化或繞開美元進行結算的舉措已經出現。
不僅於此,作為石油美元的根基美債也正在失去市場份額,支撐石油美元的要素正變淡,而從最新消息來看,目前去美元化的這些舉措只會增加,這背後體現了美聯儲擰開印鈔機水龍頭,向市場投放數萬億美元的流動性後,美元價值的降低及美元濫用其貨幣主導地位後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
據美國財政部3月17日最新公布的美債持倉報告,2020年1月,全球央行繼續遠離美債市場,央行機構投資者共拋售了183.7億美元,這已經是連續第17個月減持美債,總出售額近4300億美元,持續時長和金額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
雖然,1月份,美債的最大兩個海外債權人中國和日本均增值了87億和568億美債(中國為去年6月份以來首次增加),但這裡的有一個細節是這次增持是發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按OMFIF主席馬克·索貝爾(Mark Sobel)在3月17發表的文章中的解釋就是,考慮到新冠狀病毒影響到全球經濟增長和股債匯市場的穩定,不排除包括中國、日本及歐洲多國在內的全球央行會繼續大幅度減持美債的可能性,特別美聯儲在3月16日正式開啟量化寬鬆及近一周以來美債收益率接近於歷史最低位和美國正式將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市場環境下將更加明確,而以上這些都讓美國的傳統能源工業與」石油-美元-美債「這三者之間出現囚徒困境,甚至出現滿盤皆輸的可能性。(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DK56nABnkjnB-0zJsf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