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弟妹,輔導老大作業時,氣到腦出血,沒搶救過來」

2021-01-14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同事的弟妹,輔導老大作業時,氣到腦出血,沒搶救過來」

群里有人轉發了一條微信,有位寶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非常生氣,把課本和作業都撕了,8點時候腦幹出血,拉到醫院後,沒搶救過來。

特別嘆息!近年來,因為輔導作業發生的各類事故舉不勝舉。

廣州一位爸爸下班後發現了這樣一幕,媽媽把頭伸進了冰箱,久久不動,這位爸爸以為老婆發生了什麼事,把老婆拽出來才知道,是輔導作業時氣到要炸裂,只能伸進冰箱裡冷靜一下。

南京的一位媽媽陪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時發生急性腦梗,面對採訪她說了句經典的話:陪孩子寫作業,真有亡命天涯的感覺。

也有勵志媽媽,因為要陪孩子寫作業,感覺自己知識儲備不夠,直接跟著孩子考了一個小學教師證。

有一份《寫作業壓力報告》結果顯示:

在中國,占比91.2的家長都陪孩子寫過作業,只有極少數沒有陪過孩子寫作業;

而這其中,有78%的家長需要每天都陪孩子寫作業;

這其中,又有75.79%的家庭因為寫作業產生過親子矛盾;

重度陪伴型的家長,在孩子上高中之後仍然每天陪孩子寫作業4個小時以上。

一股子濃濃的焦慮感撲面而來!

不過,現在的家長確實也不容易,白天上一天班,晚上拿起手機來,看到發到群里的一堆作業,而孩子還在一旁傻玩;或者看到老師發的單元測成績,自家娃又沒上榜;或者看看人家優秀的娃曬的作業,都那麼齊齊整整,乾乾淨淨,自家娃的狗爬一樣的字體;或者不知道啥時加的各類培訓班老師各類消息;或者翻看看朋友圈,發現小誰家的小誰又獲得什麼什麼大獎了,身處這麼多過載的海量信息中,真是想不焦慮都難。

而在輔導自己孩子作業時,發現孩子不是磨蹭,一小時才寫8個字,就是講半天還是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盯著你,根本心神不定的樣子,很容易瞬間氣不打一處來,人在氣急之時真的容易造成腦部缺血,心臟衰竭等異常!

能保命的還是先保命吧!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在小的時候就打好基礎,孩子養成了好習慣,才不會出現N年級之後還因為寫作業和父母劍拔弩張的態勢。

一二年級時狠抓學習習慣

孩子在初上學時對一切都會覺得很新鮮,而且對老師也會有一定的畏懼感。這時候幫助孩子去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以後的成長是事半功倍的。

因此在一二年級時,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做作業習慣!

做作業時要講究效率

培養孩子做作業時,要注意培養孩子高效完成的好習慣,可以買不同時間的沙漏或者是計時器,幫助孩子建立在做作業期間高效專注的習慣。

適當的休息時間

不要讓孩子的弦兒繃得太緊,要給予孩子放鬆休息和他自己娛樂的時間。只有一張一弛,孩子才會更開心,也會更配合你。

必要時候該佛系還是要佛系

孩子並非是機器,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不也是在偷懶就偷懶,能偷著玩兒不寫作業就會偷著玩,不寫作業,但我們現在過得也沒有那麼不堪。

所以要向前看,佛系一些。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立體的螺旋的漫長的過程,不要因為孩子一時的偷懶或者失誤,就使勁批評,連摔帶打,最後把自己氣出個腦梗,心衰,划不來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72pBHcBuNNrjOWz3H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