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擠都擠不上去的地鐵竟然會虧損?

2019-06-28     喜馬拉雅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陸銘的精品課《經濟學名師陸銘:中國經濟72講》

編輯丨何嬙

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朋友們經常會抱怨城市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那麼這些城市病怎麼來醫治?唯一的應對城市人口增長而帶來的城市病的辦法,恐怕就是在供給側增加基礎設施。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城市的軌道交通,而在軌道交通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地鐵。

其實軌道交通還包括其他的形式,比如說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城際鐵路,地鐵城際鐵路這樣的基礎設施,運能大,速度快,它特別有利於減少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問題。

東京有數據表明,在東京86%的通勤是通過地鐵來完成的。在高峰期,地鐵所承載的交通占到整個通勤的91%,於是如果我們到東京去看一看,就會有這樣的感受:地面其實並不擁擠,而地鐵卻非常擁擠,但是東京的地鐵的管理卻非常好,使得人們雖然擁擠,卻仍然願意搭乘地鐵出行。

東京的地鐵是如何管理的?

首先,東京的地鐵非常準時,如果大家手邊拿著一張東京地鐵的時刻表,你只要趕上了某一班事先選好的地鐵,能夠保證你上班不遲到,即使遲到了,你也可以向地鐵公司要一個說明。到公司以後跟老闆說,今天遲到不是你自己導致的,而是地鐵公司導致的,這樣的話就可以不扣錢。

這一點現在在上海也學習,不僅如此,東京的地鐵的運營時間也非常長,實際上在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些大城市,東京紐約倫敦,地鐵運營的時間普遍都比中國的大城市的地鐵運營時間要長的多。

更為重要的是東京的地鐵的密度也非常高,也同樣道理。在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那些大城市,基本上在中心城區,每隔500米不會超過一公里,就會有一個地鐵站。而這一點上海到目前都做不到,北京也沒有做到。

為何虧損還要造地鐵?

地鐵它是一種公共設施,它提供的實際上是一種公共服務。對於公共服務的提供,就不能簡單的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來進行,根據供給和需求的定價。如果地鐵的票價完全用價格機制來制定的話,恐怕低收入者就撐不起地鐵了。

這個時候地鐵的供應就既無效率,也不公平。所以地鐵的運營由於它是一種公共的交通基礎設施,它帶來的主要是城市生活的便捷和宜居,而不是由地鐵運營本身帶來的利潤。

但是城市的地鐵建設真的是虧損嗎?這裡就要看你怎麼界定虧損了。僅僅從地鐵的運營收入來講,的確全世界幾乎所有城市的地鐵運營都是虧損的,除了香港。但是地鐵的運營帶來的卻是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生活的便捷度,以及由城市的經濟活力帶來的稅收。

從整個城市來算總帳的話,恐怕地鐵就是掙錢的了。更為直接的是由於地鐵帶來了大客流,地鐵上蓋的建築物可以帶來比較高的租金。香港恰恰是利用了這一點,把地鐵上蓋的建築物和地鐵運營公司進行捆綁,保證了地鐵運營公司的盈利。

只有在大城市藉助於人口的規模經濟,才更加有利於使得地鐵這樣的公共運輸基礎設施能夠產生盈利,產生效率。恰恰藉助於人口規模所帶來的大客流,也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加有效的建設高密度的地鐵網絡。相比之下,中小城市恐怕就不具備建設高密度的地鐵網絡的條件了。

大城市的虧損和小城市的虧損還是有差別的。在大城市建設地鐵網絡,地鐵的運營本身可能是虧的,但是就像我在之前所講的那樣,由地鐵所帶來的經濟活力和稅收,卻可以彌補地鐵運營本身造成的虧損。而在一個小城市,由於缺乏人口規模所帶來的規模經濟,建設地鐵的虧損,卻不能由相應的企業稅收和經濟活動帶來的稅收來彌補,這種虧損就是真正的虧損了。

不能僅僅通過對比一下大城市,特別是中國東部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基礎設施的物理狀態,就簡單的認為東部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和地鐵就已經飽和了。恰恰相反,有經濟學研究指明,恰恰是因為在中國的中西部,大量的城市都是人口的流出地。

而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裡,我們已經在中國的中西部建設了大量的交通基礎設施。研究發現,在這些人口流出地,目前的基礎設施的供給恐怕就已經過度了。雖然地鐵本身是虧損的,但是地鐵又是提高交通出行效率,緩解城市病,治理擁堵和污染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而恰恰是因為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擁有足夠多的人口規模,能夠利用這樣的人口規模經濟來使得地鐵的運營雖然是虧損的,但是它卻帶來更好的經濟活力。

總之,用稅收來彌補地鐵運營本身的虧損,這就是為什麼越是大城市,地鐵的長度越長,地鐵的密度越高的道理,通過建設地鐵網絡,這樣的交通基礎設施,也使得城市的擴張能夠得以實現。

關於主播:

陸銘,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2001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陸銘教授重視實地調研,足跡遍布全國,掌握了經濟運行的大量第一手資料,他關於城市發展、土地和戶籍制度的政策建議對相關改革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本課程中,陸銘教授將經濟學的思維運用於中國的現實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觀經濟的方法論,幫助你理解中國經濟的現狀和趨勢,從而把握時代發展的機會,更理性地作出各種決策。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4nGGwBmyVoG_1Z4EVQ.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