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一個人說別人的好話時,當面說和背後說是不同的

2020-06-25   職場趣談

原標題:職場中,一個人說別人的好話時,當面說和背後說是不同的

一個人說別人的好話時,當面說和背後說是不同的,效果也會不一樣。你當面說,人家以為你不過是奉承他、討好他;當你的好話在背後說時,會被人認為是發自內心的,不帶個人動機的。其好處除了能給更多的人以榜樣的激勵作用外,還能使被說者在聽到別人「傳」過來的好話後,更感到這種讚揚的真實和誠意,從而在榮譽感得到滿足的同時,增強了對說好話者的信任感。

設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訴你,設計部的老張在背後說了許多關於你的好話,你能不高興嗎?這種好話,假如是在你的面前說給你聽的,或許適得其反,讓你感到很虛假,或者疑心對方是否有什麼目的,而間接聽來的卻不同,你會覺得特別悅耳動聽,並且堅信對方在真心地讚美你。

喜歡聽好話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當來自同僚、領導的讚美使其自尊心、榮譽感得到滿足時,人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悅和鼓舞,並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這時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因一句好話而縮短、靠近,自然就為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德國歷史上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拉攏一位敵視他的議員,有計劃地在別人面前說那位議員的好話。俾斯麥知道,那些人聽了自己對議員說的好話後,一定會把他的話傳給那位議員。後來,俾斯麥和那位議員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人往往喜歡聽好聽的話,越有地位的人越是如此,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裡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

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好話時,絕不會感到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作為一門學問,說好話的奧妙和魅力無窮,當然,最有效的好話還是在第三者面前說。

玉華的公司長期和外貿公司合作做生意,而外貿公司的大胖子徐經理可以說是他們的財神爺。一天,在公司里,玉華極力勸說徐經理和他們擴大貿易範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成功。徐經理離開後,玉華發現他忘了拿包了,於是馬上心生一計。

玉華故意大聲地在辦公室里說:「你們看徐經理,往公司大門口一站,真是夠氣派;別看他穿得那麼隨便,同樣壓得住陣勢。人家為人處世……」此時,徐經理正好回來拿包。玉華根本就沒有回頭的意思,繼續她的稱讚之詞,好像對徐經理正在自己後面全然不知。

過了一會兒,發現大家都盯著她後面看,玉華看到徐經理面帶微笑地站在自己身後,她知道自己的話沒白說。玉華陪著笑臉說:「徐經理,你看,我正讓大家向你學習呢。」徐經理看上去心情很不錯,說了一聲「回頭打電話」就走了。

第二天,徐經理的秘書就打來電話,說請玉華一起吃飯。從那以後,玉華跟徐經理的關係非常鐵,兩個公司的合作也越來越多。這就是背後說人好話的好處。

在職場中,我們往往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某位中層領導,平時老闆在自己面前說了很多勉勵的話,但還是沒有多大感觸,但當有一天從第三者的口中聽到了上司對自己的讚賞後,深受感動,從此更加努力工作,以報答上司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多在他人面前去說一個人的好話,是使你與那個人搞好關係的最有效的方法。

聰明的職場人都明白,在判斷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被別人判斷。一個經常說別人壞話、挑別人短處、指責別人錯誤的人,只會讓人感到其愛挑剔而難以與其相處,讓人感到其品質惡劣而對其厭煩。如果你總是認為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行,人人都有問題,那麼只能說明你自己不善於與人相處,自己有問題。別人正是通過你對別人的判斷,來斷定你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