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城鎮化進入到以存量為主的發展階段,城市更新成為了這一階段城鎮化進程中新的增長點。工業遺產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時代及城市的記憶。
作為時代變更遺留下來的產物,工業遺產無疑是歷史的見證者。目前,我國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大多都以改造成文化創意園區為主。事實上,文化創意園僅僅只是廢棄廠房與藝術家碰撞所產生的無數個可能性之一。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上領先於我國的已開發國家,在工業遺產改造上早已玩出了新的花樣。今天小編搜集了一些國外工業遺產的創新轉型案例,或許可以給我國未來的工業遺產保護道路一些新的啟發。
歐伯豪森氣罐
巨型遺址變身巨型藝術展廳
德國歐伯豪森的巨型儲氣罐始建於1927年,高117.5米,直徑67.6米,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煤氣儲氣罐,用於儲存鋼鐵焦化產業多餘煤氣的儲存和釋放。它是歐伯豪森地區的標誌性構築物,也是德國魯爾區工業文化遺產旅遊之路上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個點。
百年間,這個儲氣罐經歷了二戰期間的轟炸,在戰後的修復工作中又經歷燒至氣罐基礎的火災,直到1949年才被修復完好重新投入使用。隨後隨著天然氣競爭優勢明顯,鋼鐵產業逐步衰落,這個儲氣罐於1988年被停用。
1993年至1994年間,在當地市民,政府和埃舍姆公園國際展覽會的共同商討下,決定將這個巨型煤氣儲氣罐改造成用於巨型藝術展覽的展覽廳。
建築師將原有的氣體壓力盤在4.2米高的空間固定住,形成了下層3000多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和4.2米高以上的上層舞台空間,兩個鋼結構樓梯連接底層和舞台,舞台周邊一部分承力結構上設置了500多個觀眾席。
觀景平台在這個巨型構築物中也不可少。除了可以坐電梯到達氣罐頂部去到平台外,人們也可以通過592級樓梯通往觀景平台。能見度好的情況下,可以在氣罐頂端的室外看見35公里以外的地方,整個魯爾區的西部盡收眼底。
這個巨型展覽空間給展覽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過超常尺度的布展方式,展覽的物體和參觀者之間的對話關係被放大和加深,使展覽本身傳遞的信息更加深入和有震撼力。
比利時PAKT鄰里社區
工業倉庫變身生態可持續街區
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這個叫PAKT的鄰里社區是由一些廢棄的工業倉庫改造而成的。以前這裡是地下派對的天堂,如今這個社區聚集了一些創新公司,健身房,餐廳和咖啡廳,健康和可持續性已經成為這裡的一個標籤,並且成為吸引當地年輕人入駐的原因。
其中PAKT 屋頂農場是一個完全的可持續項目,它致力於為當地鄰里提供新鮮的蔬菜。屋頂收集的雨水供樓下咖啡廳使用,底層烤披薩的餘熱為樓上的辦公空間提供暖氣。倉庫工業廠房的大面積屋頂給了屋頂農場足夠大的容量來提供蔬菜的自給自足,讓都市農業形成小面積的積聚效應,使這個地方成為都市農業的實驗場地,園藝體驗和教學場地。屋頂農場每周兩次為當地廚師和餐飲業者提供蔬菜線上超市選購。
該項目的可持續創新也帶來了連鎖效應,除了日常餐廳,咖啡廳之外,還可以舉辦可持續性婚禮,這無疑為年輕人帶來新鮮感。
隨著城市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到可持續的創新中來,這一模式將會創造更多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激發了後工業遺址重生自我生長的繼續探尋。
澳大利亞帕丁頓水庫
廢棄水庫變身城市公共花園
澳大利亞帕丁頓水庫位於帕丁頓牛津街,是帕丁頓市民區的一部分,西面是帕丁頓市政廳,北面是帕丁頓郵局和朱尼伯大廳等19世紀的一些精美建築。由兩個房間組成的水庫建於1866年至1878年,是雪梨早期供水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直到1899年停運,從1914年到1990年因屋頂坍塌而關閉,水庫用作車間,屋頂用作公共公園。在接下來的15年里,它進一步遭受了倒塌,成為了標記和街頭藝術的首選地點。
2006年,JMD design和TZG建築師受雪梨市委託,將廢棄的帕丁頓水庫改造為公共開放空間。設計團隊的主要目標是穩定結構,並賦予新的功能,以保持受損水庫中引人注目的氛圍。
該項目被設想為一個三層以上的公共花園,在基本完好的東宮屋頂上有一片凸起的草坪,在沒有屋頂的西宮裡有一個種植豐富的下沉花園,在水庫和西市政廳之間的北街上有一個公民公園和小廣場。
凸起的東廂房的花園恢復了原來覆蓋屋頂的簡易草坪。新的通道可以帶遊客對角穿過草坪到達下沉花園的走道。這條路線反映了地下拱頂的幾何形狀和材料性質,並通過鑄鐵帶、徑向排列的回收磚和預製混凝土構件來表達,這些構件的幾何形狀和位置反映了水庫建設中使用的鑄鐵梁。儲層結構平面布置在儲層表面,比例為1:1。一個包含特有物種的大型種植器被建造在一個開口下方的室內地板上,屋頂的一部分已經坍塌,這為在東部室內植樹提供了唯一的機會。
「下沉花園」由兩個空間組成,一個空間種植了大膽紋理的植物調色板,另一個空間是簡單的草坪和樹(科斯塔)。花園中心的一個小池塘可以折射出花園上方拱形屋頂的廢墟,而一條高架人行道則沿著蓄水設施傾斜的牆壁形成了空間邊緣的環路。
沿著水庫的北緣,20分鐘有一個加油站,一個擠壓的混凝土底座反映了曾經矗立在那裡的弓弦底座的形狀和位置,而地面和人行道是按照雪梨市公共領域手冊鋪設的,沿著西緣的小廣場包括一個修復的噴泉,這是19世紀教堂遺留下來的沙石牆。一個砂岩廣場,一個草坪,座位和植樹。沙石廣場下面的一個大型雨水池收集了鄰近市政廳的水,用於水庫工程的灌溉。
布爾什維克製造廠
製造廠變身現代博物館
博物館的前身是於1855年成立的布爾什維克製造廠,是莫斯科從蘇聯時期保留下來的重要的工業遺產之一。該廠位於列寧格勒大街 (Leningradsky Prospect) ,占地四公頃。
在2012年場地被收購之前,布爾什維克製造廠仍處於一片廢墟,屋頂搖搖欲墜的狀態,十九世紀時建造的砌磚立面外牆完全被破壞。法國建築師 Oscar Dio 原先設計的重要元素有: 砌磚外牆,拱形天花板,金屬圓柱以及傾斜的屋頂,這些設計元素在重建中均被費盡心思的修復完整。作為城市內歷史性保護與可適再利用的範例,項目方案為這個首府大都市添了一分城市多樣感。
原始元素與新建設計流暢並且感性的結合在一起,形成連貫自然的規模以及統一緊密聯繫的材料組合。改造修建的每一步都經過與莫斯科歷史文化保護局 (Moscow Historic Conservation Authorities) 的仔細斟酌與商討,並且被譽為實踐中最佳歷史文化保護項目的模範。
該計劃包含了大小約從300平方米至15,000平方米的 「閣樓風格」辦公空間。超高的天花板和巨大的窗戶提供了優良的自然光,通風以及景觀。
該項目擁有五層高的前廳,在總體規劃中為很多區域實現了流通。由於所有的元素都是非垂直,非並列的,結構上的 「體感」 進而演變成這些 「內部街道」,新的流通路線揭露出原來的製造廠的工業感。
布爾什維克聯合企業不僅是一個高端住宅群組,同時也囊括了莫斯科的新文化產地——俄羅斯印象主義博物館 (The Museum of Russian Impressionism) ,這是莫斯科第一個大型私人博物館,其為展覽空間,電影院,多媒體空間,兒童教育設施,咖啡館和零售店提供了超過1000平方米的場地。
展覽空間貫穿三層樓,一樓長期展出永久館藏,臨時展覽位於樓上。博物館延續了場地原有的圓形儲物筒倉,真實的折射出製造廠歷史,並且定時舉辦年展,為世人展現各地領先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方案同時也包括了一些開放場地。背景與地勢形成引人入勝的一系列空間,庭院及花園。車輛僅可於外圍活動不得入內,為這個大都市的中心提供了一片寧靜的綠洲。
布爾什維克製造廠現在已經是帶動了整個白俄羅斯區( Belarusskaya ) 經濟發展的中心。
比利時Terril 冒險台地
煤礦遺址變身遊樂場
遊樂場地的設計一般都有相對比較嚴格的規範限制,在工業遺址改造中將功能置換成遊樂場地的案例並不多。比利時Terril 冒險台地則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該冒險台地遊樂場始於當地一項致力於對工業遺產進行造型再利用的名為Be-Mine的項目,它位於比利時西部法蘭德斯地區最大的煤礦工業考古遺址地區。該項目現已開發成為一個集文化旅遊,居住和休閒為一體的城市項目。
Terril 冒險山原來是一座60米高的碎石山,在它的旁邊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工業遺產貝林根採礦場,也有住宅和購物街。這個台地項目用遊樂場的方式承接了場地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整個項目由三個部分組成,由1600根木桿形成的樹幹森林,貼于山體表面的遊樂場地和位於山頂的煤炭廣場。
樹幹森林的秩序和重複帶來其非自然的獨特性,豐富了Terril 台地的地表元素,加強了其地標性。穿插在樹幹森林中的一個一個的遊樂場地因半山腰的位置和樹幹森林的陣列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依附於山體表面的稜鏡形遊戲場地提供了攀爬,跨越等多種遊樂方式的組合,挑戰孩子們的身體極限,使得共同協作和勇氣在遊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人們通過直長的樓梯直達山頂的煤礦廣場--- 一個非常空曠,視野開闊的休息平台。遊戲探險和山頂的開闊形成反差,更是給人思考的空間,在思考中將場地的過去和未來聯繫在一起。
從這些精彩的改造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存量時代」,城市更新已經從單純的「拆舊建新」過渡到了以功能重塑、歷史文化傳承為重心的「有機更新」階段。恰當的功能置換是工業遺址改造成功的關鍵要素。工業建築和構築物提供了超越常規的尺度和空間感受,結合恰當的設計手法和項目自身的可延續性,它們的改造和存留將成為城市中別具一格的存在。
文章來源UED城市環境設計、設計與自然、展館設計、品築,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成都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hsBpHMBLq-Ct6CZM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