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戰「疫」工作做到「米秒不差」——記第二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張郃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劉永瑜 鄭藝傑

「一病區申領的45個品種、9份藥品已準備到位,請清點簽收。」「三病區需要的12支注射針劑已準備到位,請核對確認」……3月3日,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藥房內,一位年輕的藥師忙碌得像高速旋轉的陀螺,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即使口渴難耐,他也顧不上喝一口水。


這位年輕藥師叫張郃,去年國慶,他作為文職人員方陣一員,昂首闊步走過天安門廣場,光榮接受黨和人民檢閱,並被評為訓練標兵。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連交3份請戰書,堅決要求赴一線參加抗擊疫情,終於成為第二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在戰「疫」一線,他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全力保障科室藥品供應。


2月18日,醫療隊正式進駐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張郃一下車放下行囊,徑直奔向藥房。此時,上千箱緊急送來的藥品還在車上沒來得及卸載。


急、急、急!早一分鐘完成藥房開設,救命藥品就早一分鐘發到患者手上;快、快、快!醫務人員都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必須以衝刺的狀態投入戰鬥。


由於場地狹小,叉車等機械設備無法使用。「我們有手有腳有肩膀,就算是螞蟻搬家也要儘快完成任務。」挑戰面前,張郃帶領同事肩扛手抬,忙得不亦樂乎。護目鏡里早已起了一層霧氣,張郃經常要停下來使勁眨眼睛,擠掉汗水,接著又投入搬運之中。餓了,就端起盒飯扒拉幾口;睏了,就斜靠在藥箱邊眯上幾分鐘。就這樣,12卡車、1500多箱、40餘種藥品被一一卸載下來,然後分類整理上櫃,並建好「藥品電子目錄」,方便臨床醫生隨機點藥。


2月19日15時許,光谷院區接收首批55名確診患者。各病區救治工作有序展開,這個剛剛開設的藥房也井然有序地投入使用。


當晚,值夜班的張郃開始上崗。急危重症搶救藥、消炎藥、止咳藥、中成藥放在哪個位置,他閉上眼睛都能找到。盒裝藥、針劑、液體,他手起藥到,總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交付。


一天夜裡,科室先後發來60多份藥品請領單。正當張郃捧著一大筐藥準備下台階時,值班電話突然響起來。「肯定是哪個病區緊急申領藥品。」想到這裡,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突然腳下一滑,從台階上摔了下去。爬起來時,右腳踝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他試著慢慢扭動一下,還好,只是崴了腳沒有傷到骨頭,他懸著的心瞬間放了下來。雖然腳踝慢慢腫了起來,但他穿梭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剛剛按一份份藥單調劑好藥品,窗口又有人來取藥。那時,他想過打電話讓戰友過來換個班,但又想到戰友們白天已忙碌了10多個小時,此時正在睡夢之中,不忍心打擾。就這樣,他一瘸一拐地值完了夜班,精準高效地保障了9個病區的用藥。


夜班的前半夜總是十分忙碌,窗口前排著一溜取藥的工作人員,既要保持清醒防範出現差錯,還要耐心高效地回答每一個問題。緊張工作中,值班電話還會不時響起,要求給各個病區調劑藥品。


「越是工作忙,越要認真仔細,確保配藥『零誤差』。」張郃時刻在心裡提醒著自己。這些天,他按照輕重緩急,精心做好藥品請領、審核、調劑、送藥、藥物補充入庫等工作,既保障了臨床急危重症患者的優先用藥,也把其他工作統籌兼顧好。每次臨下班時,儘管已經很疲憊,但他總是堅持把已經調劑的處方和借單重新查看一遍,確保不出任何問題。


上崗如上陣。對張郃來說,「米秒不差」的受閱標準已深深融入他的血脈。在受閱訓練場上,他與戰友冒著高溫酷暑,歷經千錘百鍊,鍛造成了鐵打的漢子;在戰「疫」一線,面對新的考驗,他決心同戰友們並肩迎難而上,決戰決勝,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dOXxnABjYh_GJGVmH_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