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極,全身有白色或淺藍色的絨毛,又厚又軟,像是我們冬天穿的羽絨服一樣,能夠抵禦北極寒冷的氣候,它們腳掌上也有很厚的毛,方便在冰面上行走不打滑而且不被凍傷。
冬季毛色
不同季節北極狐身上的絨毛顏色也會不一樣
冬季全身呈現出白色的絨毛,只有鼻尖為黑色;
夏季去全身呈現出灰黑色的絨毛,肚子上的顏色比較淺。具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可以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
夏季毛色
冬天雪白的北極狐,不僅呆萌可愛,而且還很漂亮呢!但是冬天也會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那就是食物短缺,本來它們的食物是旅鼠、魚、鳥類、鳥蛋、漿果和北極兔,有時候會漫遊海岸捕捉貝類作為食物,但最主要的食物供應還是來自旅鼠。冬天一到,它們就開始了漫長的旅行,離開巢穴,進行長距離遷徙,去尋找食物,有很強的導航本領,不會迷路,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園。
其實最關鍵的原因是溫室效應導致海冰消退,北極狐覓食變得困難,它們只能不斷地遷徙,找到一個適合生存捕食的地方,以求生存。
無法想像,這一路上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與艱難,飽含這北極狐多少辛酸遭遇。
極地天氣的肆虐,天敵猛獸的襲擊,或者是險峻地勢的威脅,讓他們一步步離開自己的家園,邁著步伐走的越來越遠……
科學家為了研究極地的氣候變化對北極狐的影響,做了一次實驗。
它們在把北極狐身上裝了GPS追蹤設備。
將這隻北極狐放生之後,就開啟了它史詩般的"覓食之旅"。
它曾經在一天之內行走了155公里,研究的科學家覺得這個速度非常不可思議,單只這個數據確實是真實準確的。
這隻年幼的北極狐,最終以頑強的生命力活下來了。可它還有很多同類,正在因為各種原因死去。
專家們指出,儘管全球仍然有幾十萬隻北極狐,但是在北歐地區,北極狐已經處於高度瀕危狀態,現在挪威、瑞典和芬蘭的成年北極狐數量銳減,大約只有250隻左右。
如果氣候以現在的速度變暖,到本世紀末,除了北極島嶼上,北極狐就有可能消失殆盡了。溫室效應讓全球氣候變暖,加速了極地海冰的融化,極地冰海的融化,讓一系列極地生物,括北極狐、北極熊、海象、浮游生物、藻類等都處在危險的境地。
雖然它們有可能逃過自然環境的惡化,徒步遷徙千里之外找到食物,卻逃不過人類的魔爪。
北極熊身上柔軟而厚實的皮發,被貪婪的商人看上。
接下來就是無情的獵殺,這些無辜可愛的小傢伙被人類囚禁與殺害,就是為了得到皮毛製成大衣、圍巾和各種高端飾品。
越是優質的北極狐毛皮,價格越是高昂。
豐厚的利潤讓歐洲的皮毛市場異常火爆,商人們似乎看到了上級,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甚至對北極狐進行人工養殖。
每年有數十萬隻北極狐被黑心的商人們關在狹窄的籠子裡,還會不斷給養殖的北極狐增肥,體重超過正常值的五倍,導致北極狐無法正常行走。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似乎忘記了,我們也是地球生物中的一環
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都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萬物皆有靈,希望大家抵制動物製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