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第2個月鬧得最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5步驟輕鬆緩解

2020-08-30     育兒小娜

原標題:寶寶出生後第2個月鬧得最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5步驟輕鬆緩解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凶,經常哭鬧不止呢?

前段時間跟媽媽群的幾個寶媽嘮嗑,突然說起寶寶小時候的事情,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月子期間可乖了,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沒有哭鬧的情況,在家坐了一個月的月子,樓上樓下愣是不知道他們家有小寶寶。本以為這孩子是來「報恩」的,誰知出了月子沒幾天,突然鬧騰了起來,一天到晚哭個不停,就沒有消停的時候,把一大家子折騰的頭暈腦脹,想起來就害怕。

一說到這兒,好幾個寶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真是應了那句「一月睡二月哭」的老話了。

那麼,為什麼月子裡寶寶都安靜的如同「天使」一樣,滿月以後卻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小「惡魔」呢?其實寶寶哭鬧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只要父母能夠高清楚這些原因,在面對寶寶哭鬧時,就不會再那麼焦躁、不知所措了。

哭是寶寶的本能反應,是傳達需求的方式

哭是寶寶的一種本能反應,是與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對內外環境刺激的反應與要求的特殊語言。

他們通過哭來向身邊的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撫。

月子裡的寶寶,以睡眠為主,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覺,醒的時間不是特別久,除非特殊情況,比如喂奶不及時,身體不舒服,缺乏安全感等等,一般來說他們都會特別的乖巧安靜,很少有哭鬧的時候。

但是滿月以後,寶寶的發育比之前進步不少,感官也更靈敏了,對於那些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感受也會越來越敏感,不管是冷了熱了,拉了尿了不舒服,或者是醒了身邊沒人陪伴,哼唧沒人搭理……一切讓他們感覺不太如意的事情,都可能會通過哭來抗議。

可以說,

寶寶的每一次哭都是在向父母傳達自己的需求

,如果父母能夠讀懂,及時的給予滿足和回應,那麼寶寶哭鬧的情況自然會有所減少,父母和寶寶之間的親子感情也會更親密。

寶寶出生後第2個月鬧得最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必須經歷的、正常的,但是又異常的表現,比如腸絞痛。

據了解,在嬰幼兒時期,

大約有20%的寶寶會發生腸絞痛

。一般出現在寶寶出生後的2到4周, 4到6周達到高峰,而且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這種腸絞痛的情況都比較普遍。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個腸絞痛不是一直持續的

,60%的寶寶在3個月左右好轉,90%的寶寶到4個月左右幾乎消失

腸絞痛的原因比較多,至今還沒有具體的定論,但是在專家看來,

腸絞痛很可能跟寶寶的發育有關,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不夠成熟,消化道里用於分解食物的消化酶和消化液還很少,所以當母乳或者奶粉中的蛋白質或糖類過高時,寶寶就可能會因為消化液不足,出現肚子脹氣疼痛,也就是腸絞痛

如果寶寶吃奶時或哭鬧時吸入大量空氣,或者吃的太多,胃過多擴張,也會引起腸絞痛。

PS

腸絞痛通常發生在夜間,晚上6點到凌晨最容易發生。

出現腸絞痛時,寶寶會突發性的大聲哭鬧,甚至有喘不上氣的現象;而且小臉憋得通紅,腹部有脹氣,雙腿蜷縮,小手亂動,不管是哄抱還是喂奶,都很難緩解,持續時間比較長,可能長達幾個小時,或者半夜斷斷續續的頻繁哭鬧。

可能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情緒的發泄

寶寶哭鬧不止,可能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情緒的發泄!

西爾斯的《育兒百科》中寫道:新生兒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反射動作。餓了或者難受時,他就會自動的啼哭,行動先于思考。

1.

寶寶拉了尿了,渴了睏了……

3個月前,寶寶需要按需喂養,期間還會出現幾個猛漲期。猛漲期期間,他們的胃口大開,經常剛吃完奶沒多久,又開始餓了,然後需要繼續進食。但是媽媽可能不太清楚猛漲期的存在,害怕寶寶吃太多,肚子不舒服或者抓不住寶寶飢餓的信號,長時間沒有得到滿足,寶寶就會通過哭鬧來抗議。

滿月以後,寶寶的感官更靈敏了,當拉了尿了,小屁股不舒服,或者太冷太熱,身體不舒服,都會通過哭鬧發出抗議,直到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感覺舒服了,才會開心的繼續玩耍或者睡覺。

2.

想要媽媽陪自己

滿月以後,寶寶已經有了安全的意識,經常會出現缺乏安全感的情況,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會吃不好睡不好,非要賴在媽媽的懷裡;睡覺醒來身邊沒有人,他們會感覺害怕,然後通過哭鬧來尋找媽媽;自己玩的無聊了,沒人搭理自己,還會通過哭鬧發出抗議……

滿月的寶寶已經非常聰明了,對媽媽的依賴也比較重,需要媽媽細心的陪伴和照顧。

3.寶寶身體不舒服

嬰幼兒時期,寶寶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媽媽護理不當,很可能讓寶寶的身體受到一些傷害。

比如吐奶後清潔不到位,奶液流到脖子裡,很可能會讓脖子被淹,甚至出現潰爛;寶寶拉了尿了,最好用溫水清洗一下寶寶的小屁股,擦拭晾乾以後再穿新的尿不濕,可是有些家長嫌麻煩,只知道換不知道清潔,結果小屁股長期被尿液污染,很可能會出現紅屁股的情況,讓寶寶很遭罪。

總而言之,寶寶哭鬧都是有原因的,媽媽必須要早點搞清楚。

面對寶寶哭鬧,5個步驟輕鬆緩解

當寶寶哭鬧不止時,媽媽應該怎麼辦?媽媽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焦慮和煩躁,冷靜的處理。否則,寶寶哭鬧的問題無法解決不說,媽媽自己也會崩潰掉。

1.

寶寶哭鬧時,把寶寶抱在懷裡拍一拍,哄一哄,抱起來的同時,可以摸一下寶寶的尿不濕,是不是尿的太多,或者拉了?如果是的話,那麼趕緊給寶寶處理一下,先用溫水清洗乾淨,再用寶寶專用毛巾輕輕擦拭,然後再晾一晾,等乾爽以後再穿上新的尿不濕。

2.

寶寶哭鬧時,距離上次喂奶多久了?如果超過2個小時,很可能是肚子餓了,可以喂奶試試;或者把手指放在寶寶的嘴角試一下,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吸吮手指,如果是的話,那麼代表寶寶肚子餓了,趕緊哄哄,然後喂奶吧。

3.

寶寶哭鬧時,如果是在睡醒以後,既沒有肚子餓,也不是拉了尿了,可能是想要媽媽抱一抱,哄一哄。媽媽把寶寶抱起來安撫一下,等安撫好了以後,可以給他講個故事,或者單純的聊聊天,雖然他們暫時還聽不懂媽媽說什麼,但是媽媽溫柔的聲音和專注的眼神,就是最好的安撫和陪伴。

4.

寶寶哭鬧時,如果是焦躁不安的哭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可能是寶寶不舒服。比如室內太熱或者衣服穿太多,身上捂出了疹子;屁股護理不當,出現了紅屁股;吐出的奶液處理不幹凈,脖子被淹了;手指腳趾纏繞了一些絲線,勒的有些疼……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建議媽媽每天在換洗衣服時,好好檢查一下這些容易「受傷」的部位;同時還得經常給寶寶洗個澡,具體頻率看天氣情況,夏天天熱可以頻繁一些,冬天天冷可以少一些,但是絕對不能捂著既不洗澡也不檢查。

5.

寶寶哭鬧時,如果是躁動不安的哭鬧,怎麼哄也哄不好,而且是在晚上6點到凌晨的這個時間段出現,小臉憋的通紅,腹部有脹氣……則代表寶寶出現了腸絞痛,需要做好安撫和護理。

調整吃奶方式:

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一定要避免空氣大量進入,所以媽媽喂奶時必須謹慎一些,讓寶寶儘可能多的含住RU頭RU暈和奶嘴。奶後必須要拍嗝,即使拍不出來,也得豎抱15分鐘左右。

腹部按摩:

寶寶腸絞痛時,腹部有脹氣,可以給寶寶做排氣操。媽媽用溫乎乎的雙手,順時針方向按揉寶寶的小肚子,可以促進腸道內的氣體快速排出(媽媽的雙手要溫乎乎的,不能太涼也不能太熱。按揉的力氣不要太大,以免讓寶寶不舒服)。

讓寶寶趴著:

趴臥的姿勢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如果腸絞痛不是很嚴重的話,媽媽可以讓寶寶在床上趴一會兒,但是媽媽需要陪在身邊,別把寶寶一個人放在床上。

飛機抱:

飛機抱的緩解效果也很不錯,能夠讓寶寶胃裡的空氣快點排出。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自己的手臂上,具體可以看下面的圖片。

叮麻寄語:

寶寶「二月哭」是一個非常常見,也是非常讓新手爸媽頭疼的問題,很多爸媽因此變得焦躁不安,不知所措!其實寶寶的哭鬧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所有的哭鬧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只要爸媽能夠冷靜的處理,查找原因耐心護理,一定能夠輕鬆的度過這個階段,和寶寶和平共處,共同成長!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_5QQ3QBeElxlkkaW7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