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650塊的伙食費還不夠?她又翻車了

2021-05-24     野獸派娛樂

原標題:一天650塊的伙食費還不夠?她又翻車了

前些日子,鄭爽208萬日薪的新聞擊中了無數人的痛點,明星收入的天花板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而在昨天,明星一天的伙食費又有了一個新的參考數字:650元。

某節目中,帶頭人蘇芒向藝人嘉賓收取伙食費,宋丹丹提出每人650元,大家都表示同意,唯獨蘇芒表示650元不夠吃。

蘇芒說650塊錢不夠吃,反問對方早上不吃雞蛋嗎?不喝牛奶嗎?說自己不能忍受這麼差的伙食。

這視頻截圖一出來,正好給網友作為拍磚的靶心。大部分人對「一天650塊伙食費還不夠」感到詫異。

650塊是普通人好幾天的生活費了,你們這是要吃什麼神仙食材才肯善罷甘休呢?

於是,輿論開始懟起了蘇芒等等人,批駁他們不知人間疾苦,原本節目組放出視頻只為炒一把,結果弄巧成拙,於是又急忙出來重新澄清說是蘇芒只不過提議每個人先交650,而明星參加節目一共是21天,650塊是用於這段時間的每個人的伙食。

這次澄清換言之明星每一天的伙食費是30塊9毛。

但是這麼解釋似乎適得其反,因為網友拿出了蘇芒說話的截圖,其中就有這句「你們每一天每個人」作為討論前提,所以很多人根本不信這個解釋。

而更多的人則是希望別在特殊時期搞熱搜了。

總之這次費力不太好,而蘇芒還覺得自己委屈了。

網友在蘇芒的微博評論區不停懟她。

其實節目組矯枉過正解釋這一天伙食是30塊,這就有點當大伙兒沒常識了,不是說一天伙食費30塊不可能,相信有很多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就是這個標準,但發生在明星身上的幾率卻很低很低。

這次650塊伙食費風波無疑是炒作翻車的典型例子,上次野獸君就說過,鄭爽天價片酬引發的輿論詫異,加劇了普通人和藝人之間的身份隔閡,畢竟208萬這過於誇張的數字打醒了很多人。在這種輿情背景下,稍微有一點「明星收入支出」話題都會被放大,更何況蘇芒這一次發言的話術和神態過於誇張,自然會被吐槽,所以這次各方面遭到輿論譴責純屬自找。

有網友就直指現在的明星真人秀過於側重炫富攀比了。

說到這裡,獸獸覺得藝人一天吃650其實也不算很多,畢竟我們的見識早已膨脹,這幾年相關話題那麼多,大家來回顧一番,恐怕就會對650有所免疫了。

如果要提暴露明星飲食標準,莫過於某檔展示明星家冰箱有什麼東西的節目,從中可以看出不少藝人的生活水平都相當富裕。

比如成龍侄子的冰箱裝滿了火腿,最貴50g三四百歐元,一斤算下來就是2萬多人民幣。

有一期就提到馬天宇的蝦,小一點的兩斤485,大一點的兩斤930。

當時還成了熱門話題。

楊超越是2018年選秀出道的女藝人,她的冰箱打開後,高達600多元一片的頂級和牛引起不少觀眾的注意。

戚薇家的火腿,70g,400元左右,每斤大約是3000元。

白敬亭冰箱裡的清酒,3499元,隨隨便便都是茅台的價格。

李湘家曾透露,北京有一個超高級的菜市場,裡面賣的都是世界各地的高檔食材, 謝霆鋒等明星都會去那裡買菜。所以,她家的冰箱裡裝滿了蟲草、海參等各種高檔食材。

李湘家的冰箱一打開,見慣了大場面的何炅都萬分驚訝。

明星的冰箱裡囤了這麼高價貨,那網友自然是相信他們伙食標準很高,對明星高收入高支出的人設更是深信不疑。說到這裡不得不提某一個綜藝節目裡,有一集就出現了價格昂貴食材——頂級和牛。

誰知,這麼昂貴的食材差點就被狗狗叼走了,後來被工作人員追回。

但即便如此,有不少網友仍吐槽節目組太過浪費食物,用奢侈食材違背節目初衷,大部分網友也都看不過眼。畢竟就算普通人真的能吃得起這麼昂貴的肉類,一定也會格外珍惜。

說回藝人的650元伙食費、實際上現實是,650元的標準算圈內比較低的水平了。早在6年前,蘇打綠開演唱會時,在河南鄭州,每間房的消費就可以達到1000元,就連一些工作人員每日餐費都有300元。

2016年,深圳衛視某節目,劉翔的表弟吉龍祥的每日餐費就高達800元。

最厲害的要數王菲,十年前她到重慶開演唱會,當年她的用餐標準就是2000元/天。

十年前的2000塊和現在的2000還不是一個概念,不過,王菲身為身價過億的天后,這樣的生活水平也算在正常區間啦。

說巧不巧,近幾天的新聞很多先是袁隆平爺爺去世,接著甘肅白銀髮生一起馬拉松慘案,今天又出來650的新聞,幾個新聞疊加在一起,不少網友得出的結論是不想再給明星花錢了。

很多人為了能過上平凡普通的生活,就已經很拚命很努力了。黃關軍因為聾啞沒辦法正常求學,四處打工,會羌繡,會計算機,每天都要跑10-20公里,經濟窘迫只能吃泡麵,為了一兩千的獎金搭上了性命。

也許蘇芒覺得自己確實很委屈,也許650元確實只是一個人21天的伙食費,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的原因所累積之後,終於迎來了蘇芒的死亡發言,輿論自然就反彈起來了。

最後,大家覺得蘇芒冤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YnjqXkBAxbFhpvDIS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