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法治日報記者陸壽青 盧林峰
湖水清澈、青竹翠清脆……站在松濤水庫邊,家住附近的海南省儋州市南豐鎮志文村村民符木里臉上露出笑容。他指著身邊的一塊空地對記者說:「以前這裡村民堆積的建築垃圾都被清理了,生活污水不直排了,水庫的水也變得越來越清澈,看著心裡就是舒坦!」符木里的感受,得益於儋州市人民檢察院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該項活動緊緊圍繞服務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心大局,聚焦轄區松濤水庫飲用水源公益保護區,開展實地勘查、調查走訪70餘次,發現問題線索9件,立案6件,制發訴前檢察建議6件,有效保障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和儋州、臨高、海口等6市縣300多萬群眾飲水安全。「公益訴訟追求的公益和政府服務人民的目標是一致的,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儋州檢察院檢察長陳旭說,該院以公益訴訟為動力,聚焦公益核心,突出民生熱點,有力保護了儋州的生態環境,維護了公共利益。
實地勘察主動出擊首辦生活面源污染案成鐵案
2018年9月,儋州檢察院派駐雅星檢察室幹警在巡查中發現,南豐鎮松濤水庫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存在生活污水直排水庫的問題,嚴重影響水質安全,隨即將該線索移送公益訴訟辦案部門。
發現線索後,儋州檢察院立即組成專門辦案組,由副檢察長王紹賢帶領公益訴訟檢察官深入實地勘察,了解到該區域內沒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存在化糞池污水滲漏、廢水直排等問題。辦案團隊分析研判後認為,此案是開啟松濤水庫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的「破冰之旅」,技術取證是辦成鐵案的關鍵。經過多次詢問村民、無人機拍攝,全面查看水庫周邊環境狀況,辦案團隊固定了損害事實和證據,並於2018年11月13日依法向儋州水務局遞交檢察建議書,督促其加快規劃和建設上述區域相應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對保護區內進行全面排查,履行管理職責。
檢察幹警利用無人機進行巡察儋州水務局收到檢察建議後,多次組織人員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生活面源污染問題開展全面排查,並著手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018年11月,和大村、大廈村兩個污水整治項目已完工正常運轉。今年1月,南豐鎮鎮墟污水處理工程項目進場施工並抓緊實施中。在這過程中,儋州檢察院繼續監督跟進項目建設情況,確保水源地內生活污水全部實現達標排放。
監督不是對抗,檢察院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提起公益訴訟、發出檢察建議,都是為了完成『守護綠水青山』的目標。」王紹賢介紹說,該案是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來,首辦生活面源污染案件,一定要讓它成為鐵案。通過訴前檢察建議,以點帶面,督促儋州水務局制定整治方案,不僅解決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問題,也對儋州其他鄉鎮生活污水問題治理提供整治方案。
強化「回頭看」讓公益落在實處
除了加大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力度,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保證公益訴訟效果,儋州檢察院還堅持按照最高檢、海南省檢察院公益訴訟「回頭看」工作方案的要求,與多個行政部門聯合開展「公益訴訟效果回頭看」專項活動。
儋州檢察院領導帶隊實地開展「回頭看」工作8月20日,王紹賢帶領第四檢察部的檢察官、書記員們頂著烈日高溫,來到南豐鎮松濤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附近,對今年4月初辦理的建築垃圾污染案進行回訪查看,這也是該院公益訴訟「回頭看」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儋州檢察院通過實地複查、無人機航拍、走訪群眾等方式,對該院去年發出的33件訴前檢察建議開展「回頭看」,逐一跟蹤回訪,重點排查被監督行政部門對檢察建議的落實情況及其成效,形成客觀詳實書面報告和圖片視頻等資料備查,督促逾期未回復的12件檢察建議及時整改回復,實現到期案件全回復。
辦案檢察官向那大鎮大蝦村村民了解日常農業生產農藥化肥使用情況當天,檢察幹警沿著南豐鎮鎮墟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一期至二期沿途步行公里,仔細巡查,發現先前被居民違規堆放建築垃圾的區域已被清理乾淨,海岸線綠意盎然、碧波蕩漾,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檢察官黎琳看到眼前的場景,不禁感嘆道:「行政機關的整改不僅到位而且是用心的,這樣檢察監督的效果出來了,這正是我們公益訴訟的應有之義!」
「1+N」公益訴訟工作機制「檢察藍」護青山綠水
自2017年7月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儋州檢察院堅持海南省檢察院檢察長路志強提出的「三多一精」理念,緊緊盯住「公益」這個核心,以開展「增綠護藍·公益訴訟」「守護國土資源、建設美好家園」「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凈空行動」等專項行動,全力推進公益訴訟工作。
儋州檢察院創新建立「1+N」公益訴訟工作機制,由第四檢察部牽頭,第一、第二檢察部和鄉鎮檢察室等部門全力配合,建立線索收集移送、案件協查、結果反饋、信息通報的內部配合機制,採取「無人機+大數據」「實地巡察+無人機」模式,「網格化」「地毯式」「定點式」排查摸索,拓寬案源。截至目前,該院公益訴訟專案組發現線索175件,立案84件。
面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該院決定成立公益訴訟專案組,他們不僅是行家裡手,而且精力充沛,分別負責調查取證、綜合協調、檢察建議製作、提起公訴、對外宣傳等方面的工作。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的公益訴訟案,專案組均實施台帳式管理,逐一登記建議內容、送達情況和回復時限,適時組織召開聯席會、座談會8次,督促協調行政部門聯合執法,主動上門向群眾宣講環保法規,釋法說理,促使群眾積極配合行政部門,為行政執法部門全面落實檢察建議掃除障礙。「每一宗公益訴訟案件的成功辦理都是公益訴訟團隊共同努力、相互協作的結果。」陳旭表示,下一步,儋州檢察院將加大對年輕幹警的培養,結合信息裝備建設,加大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實現長效健康發展,真正發揮「檢察藍」守護儋州綠水青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