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和美麗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波安羅,她的面貌醜陋,根本不像人類;皮膚粗糙乾澀,比樹皮還差;而頭髮又硬又直,和馬的尾巴差不多。國王看這個女兒生得這副長相,便吩咐宮中的人要小心守護,千萬不要讓外頭的人看見,免得丟皇家的面子。
不久,小公主波安羅長大成人,為了這個醜陋女兒的婚姻大事,波斯匿王秘密命令大臣找來一位家道中落、沒有能力娶妻的讀書人,把公主賜給他,並為公主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屋中裝置七道門,長年上鎖封閉,鑰匙則交給駙馬帶在身邊。
每次富豪貴族的聚會,駙馬都是單獨一人到場。漸漸的,所有人都在私下談論:「公主如果不是絕色美女,就是第一等的醜女了,否則為什麼不敢讓其它人看見呢?」
「駙馬他就算不放公主出門,我們也要想辦法看看公主到底長得什麼樣!」
於是有幾個喜歡找麻煩的人設計了一個圈套,想辦法把駙馬灌醉,再從駙馬身上搜出那一串鑰匙,然後偷偷到駙馬家中。
當這五人拿著鑰匙,一一把七道門打開,看見裡頭的公主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眼前的公主容貌超凡出眾,像天上的仙女一樣,四周還閃耀著神聖的光芒。趁公主還沒發現他們,五人連忙回到宴會中把鑰匙放回駙馬身上,並將所見到的報告其它人。
駙馬酒醒之後,慢慢走回家去,回家後看到自己的妻子變得美若天仙,嚇了一大跳,問:
「你……你是誰?怎麼來到我家的?」
公主回答:「我就是你的妻子啊!」
原來當天早上駙馬出門趕赴宴會後,波安羅公主在家中深深自責:
「我不知道前世種下什麼樣的罪孽,今世被父親和丈夫厭惡,把我鎖在暗室裡頭。」想到這裡,眼淚便掉了下來。但公主忽然轉念一想:「其實我很幸運能生在佛陀降世的時代。我聽別人說過,一切受苦受難的人只要能用至誠的心意悔改乞求,沒有不蒙受佛法的恩惠而得到超度解脫的。」於是公主非常虔誠尊敬的對著天空跪拜,祈願說道:
「希望佛陀垂憐慈悲,來到我的面前,除去我的罪業。」
這時公主非常精誠又堅定恭敬,佛陀知道了,就在天際顯現出自己神聖的法像。公主看見佛陀發出的法像,驚訝得讚嘆起那世間少有的面容。因為公主用歡喜恭敬的心禮佛,所以身上醜陋的樣貌都消失了,頭髮變得細軟烏黑,相貌美妙端莊,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樣。
佛陀為她解說佛法,掃除她心中的煩惱疑惑和各種惡念,使公主的心變得澄凈透徹,當場證得須陀洹果。
後來駙馬把這個消息告訴國王,國王急忙來見公主,當他看到公主美妙的面相時,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帶領眾人到佛陀座前至誠跪拜。
波斯匿王合掌問佛陀:「世尊!我這女兒以前種下什麼福報,可以投生在皇家?又造了什麼業報,今生長得這樣醜陋?」
佛陀說:「過去有一位很有名望的長者,家中供養一位無師自通的辟支佛。那位辟支佛隱藏美妙的面相,常常顯現醜陋的容貌來檢驗拜佛者的心地。
長者有一個小女兒,天天都看見那位辟支佛,心生嫌惡,出口辱罵:「你這個出家人面貌醜陋、皮膚粗糙,看了就討厭!」
後來這位辟支佛將要進入涅時,為供養他的長者家做出各種變化,像是飛騰在虛空之中、身體出入水火之中、躺臥在空中等,用各種方式顯現神通。
那位小女兒這時才恭敬又害怕,馬上悔過並深深自責,對辟支佛說:「我實在是沒有智慧,邪惡的心腸、惡毒的口,得罪了聖賢,希望您不要在意。」
辟支佛聽了,微微的點了點頭。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那個小女兒就是今天的公主。因為毀謗辱罵聖賢辟支佛的緣故,造下口業,從此便常常領受醜陋的形體,自取痛苦好幾世。她能獲得美妙的面相,是因為後來看見神奇變化,急忙悔悟,回複本心,而且她家長久以來供養辟支佛,供養的物品都是經由這女孩的手,因為這樣盛大的功德,所以世世代代富貴,一直到解脫世俗為止。」
布施的好果報
有一位畫師在另外一個國家工作了十二年,賺到三十兩金子。賺到這麼多錢後,就帶回國準備過年。回到家鄉的時候,路過了一間寺院,發現有五百位僧人在那裡修行,威儀非常好,也非常精進。畫師當下生起恭敬之心,便想做供養。他到客堂詢問:「我想供一堂齋,需要多少錢?」知客師回答說:「供一堂齋要三十金。」畫師一想:我正好有三十金。就把錢全部拿出來供了一堂齋。供完齋之後,他感到非常歡喜:哎呀,我今天做了一件大善事。
當他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到家的時候,不知道麻煩正在等著他。
他的妻子問:「你出去工作了十二年,賺到了錢沒有啊?」
他說:「賺到啦。」
「賺到多少錢啊?」
「賺了三十兩金子。」
妻子說:「那好,拿來吧。」
但這時候畫師已經拿不出錢來了啊,他就坦白:「我把金子都種進福田裡面去了。」將自己供齋的事情說了。
妻子一聽,勃然大怒,斥責道:「你的頭腦是不是有問題啊!工作十二年賺來的錢,不用來養活妻兒,卻拿去給別人供齋,你頭腦不正常。」畫師的妻子用繩子把他綁起來,送去了官府,想讓官府來論罪懲罰他。押到官府後,他的妻子控訴說:「他作為人夫和人父,在外工作十二年,賺了錢,卻一分錢都不拿回來,全在外面給花掉了。」
審案的官員開始一聽,也覺得很憤怒:你這人是怎麼回事?家小都不養的!把驚堂木一拍,就要懲罰他。這時,窮畫師趕緊辯白:「我一直很窮,這麼做,是想擺脫貧窮。今生之所以窮,就是因為宿世沒做過布施。碰到那些修行人,是個種福田的好機會,所以就趕緊布施錢財。」
堂上官員正好是一位學佛的優婆塞,聽了畫師一席話,覺得此人此舉也很可貴。因為貧窮布施難啊,一個窮畫師能把辛苦了十二年賺的這麼一點錢全都布施出去,相當不簡單啊!官員深受感動,趕緊過去,親手解開畫師身上的繩索,並把自己所穿的好衣服給他披上。之後,不但把自己的馬,甚至連一個田莊也都贈送給了他。
窮畫師能以真誠心供養三寶,現世就得到很大的回報。這只是花報,將來的果報則是生到天道。所以,雖然貧窮的人最難布施,但只要肯布施,就會有好的果報。而富貴人去布施,自身的富貴會更綿長。
能舍一切諸難捨
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擁有世人欣羨的富貴、名位,但為了追求人生的真理,這一切他都看透、放下了。
悉達多太子捨棄王位,出家修行,行腳來到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時,由於他的相貌與風度既高雅又莊嚴,吸引了許多民眾圍繞瞻仰。當時國王頻婆娑羅王正在宮殿高處俯覽城市景致,看到許多民眾對一位年輕的沙門恭敬禮拜,感到非常好奇,於是,派遣侍衛把他請過來。
太子走到國王面前,國王見到他那殊勝的相貌,打從內心生起敬重之念,他知道眼前這位年輕人,一定不是泛泛之輩。
國王向他說:「我看你不是平常之人,應有一番大作為才對。你是不是能放棄修行,幫助我治理國事?我會給你很高的職位,給你許多兵士。」
太子搖搖頭,面帶笑容地說:「我的志向不在於世俗的富貴,也不在於領兵掌政。」國王說:「如果這樣你還不滿意,那我讓你擔任元帥,協助我保衛國家。」太子仍然安詳地說:「我已厭離世俗之事,我要追尋豐富的心靈寶藏。」
國王又說:「要不然這樣吧!我給你一半的國土,我們一起來掌政。」太子說:「我既已捨棄原有的國土出家修行,怎會貪戀這些呢?」國王覺得很奇怪,問道:「你從那裡來呢?」
太子說:「在雪山南麓一帶,有一個富足安樂的國家,國王的族姓是『釋迦』,我就是釋迦族的太子。為了探討人生最超然、最珍貴的心靈領土,我捨棄了一切,所以,我不希望在此受到高位的束縛!」
國王聽了訝異地說:「噢!原來你是釋迦族的太子!為了出家修行而捨棄王位,實在令人欽佩!我們在此約定,如果你修行有成,千萬別忘了回來度我!祝福你!」
悉達多太子成佛後,果真依約來度化頻婆娑羅王,後來頻婆娑羅王成為佛教的大護法。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悉達多太子為了追求真理而捨去一切;而頻婆娑羅王為了愛才,也願意舍半國之地。可見,能舍的人,才是大福大慧之人。
當我們「舍」的時候,我們的心念是朝向哪裡呢?是朝著福利人群的方向?或者是朝著私愛的方向?若是為服務人們而舍,就是快樂自在之道;若是有所求,為名利財色而舍,就是煩惱之源。這一切都是從心而起,心懷大愛才能自在輕安,請大家多用心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QdZ83IBnkjnB-0z9H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