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年度NO.1,來自這位良心導演

2019-07-06   獨狼映畫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雷佳音火了,易烊千璽火了,一句話,火上加火。

評論圈也是炸了,各種說好的,極盡誇讚之能事,年度古裝第一的名頭,定了。

這部靜悄悄的戲,開播之後迅速發酵,口碑一再炸裂,終於引爆了整個朋友圈。

事實是,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口碑效應再一次發揮功效,令一眾流量明星劇望風披靡。

一部良心國產劇的背後,絕對少不了一個走心的電視劇導演。

本劇的導演是曹盾,接受採訪時一再強調,感謝團隊的努力,感謝觀眾的厚愛,僅此而已。

其謙遜的背後,絲毫掩蓋不了中國影視人渴望求新求變的雄心壯志。

第一次知道曹盾導演,其實要追溯到他的上一部戲《海上牧雲記》。

這部被譽為史詩級東方奇幻巨製的國產劇,因為大量的實拍場景,充滿了精緻的史詩感。

究其畫面質感而言,絲毫不亞於一部好萊塢大片,視覺處理叫人嘆為觀止。

但是因為80集的冗長篇幅,節奏的緩慢拖沓,此劇又被網友戲稱為《海上拖拉機》

再加上爛尾之嫌,整部戲的第二部就遲遲沒了動靜,至今是一個未知之謎。

這一點,曹盾顯然是吸取了教訓,所以緊接著就去拍了《長安十二時辰》。

又名《西安24小時》,案件的發生,其中的一天之內,相比九州的史詩,確實細緻入微。

唐朝,特別是盛唐時期,也是很有史詩感的時代,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貴在細節。

這部戲中,曹盾在服道化方面延續了《海牧》時期的處女座情節,奉行的是完美主義路線。

大到長安城的布局,小到易烊千璽頭上所戴的發簪,無不體現出盛唐氣象。

歷史課上我們常聽老師說:盛唐氣象,盛唐氣象,壯哉美哉,問題是怎麼呈現出來呢?

我習慣把這稱之為是影像化焦慮,什麼意思呢?就是太難視覺化了,無所適從嘛。

但是從《海牧》的橫空出世開始。我就對攝影師出身的曹盾導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期待。

事實證明,他最新推出的《長安十二時辰》確確實實也沒讓我們失望。

就國產劇的江湖來說,我們稀缺的正是此類腳踏實地的打磨。

近兩年的大趨勢已經明顯,緊靠流量忽悠觀眾的做法,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了。

如今的觀眾真沒那麼好騙,是不是注水,是不是五毛特效,是不是狗血套路,大家都懂。

再想想,《長安十二時辰》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完美,只是大部分時候,國產劇不及格。

突然有一部戲,不刷流量,不走廣告,走硬核質量之時,我們就會興奮,大呼過癮了。

所以,曹盾拍戲的耐性和成功,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示範,讓大家都可以沉下心來去做東西。

也希望這樣的國產劇不要是曇花一現才好,最好形成一種常態,每個月都能有一兩部吧。

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會因為一部戲而動不動就用,年度NO.1這樣的詞彙來形容。

《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離不開曹盾,國產好劇,都需要一個良心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