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控的意識」回歸寧靜的港灣

2020-04-28     大小新聞

大小新聞客戶端4月28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高少帥通訊員 叢冰 攝影報道)

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美麗心靈》中,那位在事業巔峰時陷入精神分裂的主人公——約翰·福布斯·納什,一生都在與幻覺對抗。他20歲時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然而聰慧的頭腦又賦予了他比別人更多的靈感與想像,使得他脫離了整個常規的群體,在自閉與渴望的交錯中,變得越來越偏執,進而在思維中幻化出了他的室友查爾斯,從此他的世界裡,現實與幻想並存,難辨真偽。

對於納什而言,室友查爾斯是他唯一稱得上朋友的人,可對於真實世界而言,這個人根本不存在,他只是納什的感知覺出現異常,精神分裂所幻化出來的一種心靈寄託。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痛苦的,他們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想像一下,當你突然意識到那些對你很重要的地方、人,甚至是重要的時刻,他們沒有離去,沒有消失,但更糟糕的是他們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電影中,心理醫生的描述讓人感覺淒涼,因而當納什第一次被關進精神病院,所有人都告訴他,他的室友、所謂的機密工作全都是他的幻覺時,他無論如何都不肯相信。

拋開電影回歸主題,現實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讓我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走進這一思維破裂人群的精神世界。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持久的缺陷性症狀

提起精神分裂症,很多人腦海中閃現的或許就是狂躁、呆傻或怪異,但這樣的表述並不全面。「臨床中,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的感知覺出現異常,明明身邊沒有人卻感覺有人在和自己交流;明明只是一個人在房間,卻能看到熟悉人的身影;不少人存在怪異思維,感覺有人跟蹤自己,緊張不安無法入眠;嚴重的甚至認為被人監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進而做出衝動傷人、自殘自殺等過激行為。」煙台市心理康復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辛奎波指出,精神分裂症是多種嚴重精神症狀長期存在,或不斷加重為特點的大腦疾病,並存在持久的缺陷性症狀。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現為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障礙,還有就是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一般不存在意識障礙和智能障礙。」辛奎波舉了個例子:19歲的林林,自小性格溫順、內向少語,近來出現了呆滯、自語、多問少答等症狀,稍不如意就撒嬌哭鬧,有時整夜站在房間發獃,出現幻聽,稱有人在耳畔對她講:你罪惡累累、罪孽深重。迷信的說法,林林是被什麼東西附身了。家人被其反常的舉動嚇壞了,帶她到煙台市心理康復醫院診斷後得知,林林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偏執型、單純型、青春型和緊張型四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偏執型,又稱妄想型,表現為敏感多疑、言行怪異並出現幻覺妄想,嚴重者製造肇事肇禍事件,危及社會安定,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辛奎波說。

精神分裂症是造成精神殘疾的主要精神疾病

先看一組媒體資料:

懷疑妻子有外遇,原本內向鬱悶的丈夫患上精神分裂症,發病時親手刺死了妻子,還造成2人受傷。

女子苦讀博士六年未果,長期抑鬱並患上精神分裂症。一晚,女兒半夜啼哭不止,女子病情發作出現幻覺,將女兒頭部撞擊木櫃致死。

……

一系列殘酷的事實為人們敲響了警鐘,也同時引起了人們的關註:精神分裂症到底有多嚴重?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約1000萬,其中近2/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存在明顯症狀,終生患病率約為1%。而這當中約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曾試圖自殺,10%的患者最終死於自殺,遭受意外傷害的幾率也明顯高於一般人群,平均預期壽命縮短約20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殺危險是無精神分裂症者的23.8倍;所有自殺者中9.7%歸因於精神分裂症。

嚴峻的數據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影響整體國民素質提高的重性精神疾病,它給患者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都蒙上了灰暗的陰影。 「全國殘疾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精神殘疾中82.5%為精神分裂症,它是導致精神殘疾的最主要疾病。」辛奎波表示,如果不治療或者治療不徹底,對一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經濟上的災難,甚至導致一個家庭希望的幻滅。

呼喚全方位社會精神康復治療

基於重性精神疾病的嚴重危害性,加強家庭、醫院和全社會的多方位聯動,防止和避免肇事肇禍行為的發生,成為目前精神疾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需要儘早發現,並實施有效的足劑量、足療程的藥物治療。也就是說,如果發現親人或朋友出現精神異常時,應該及時帶其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明確診斷,配合治療。」辛奎波表示,「對於精神分裂症而言,第一次發病往往是治療的關鍵,這一階段藥物治療效果最明顯,劑量也相對要少,再配合心理治療和無抽搐電休克等物理療法,患者康復的機會最大,長期愈後也最好。」

辛奎波介紹說,影響精神分裂症預後的關鍵時期是疾病前驅期和發病後的頭5年,精神功能的損害至此處於平台期,處理得當將不再進一步惡化。有數據表明,住院治療有效的患者30%—40%會在出院後的一年內加重或復發。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醫生經常提醒患者家屬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堅持服藥,否則易復發。目前如何預防復發仍然是精神分裂症亟待解決的主要難題。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除了藥物維持治療以外,全方位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辛奎波介紹,全方位心理支持包括家庭干預、認知行為治療和社會心理康復的及時介入等。「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建立相應的社區精神康復機構,為出院後精神症狀已經穩定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社區精神康復服務,也就是說,由社區妥善照管『回家』的病人,這一模式值得借鑑和推廣。」

「發展多樣化的社區康復模式,兼顧不同疾病階段和嚴重程度的精神疾病患者,為其提供完善的治療與康復服務體系,才真正有助於精神障礙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目前,由於各種因素制約和條件不成熟,我市相關工作的開展還不到位,但我們將會同全社會,積極創造條件去實現,這是我們精神衛生工作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我們最大的心愿。」辛奎波充滿信心地表示。

關愛思維破裂群體,讓「失控的意識」重回寧靜的港灣,多樣化社區康復模式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趙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L8OwHEBnkjnB-0z_B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