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歷我的苦與淚,憑什麼指責我做錯:流言到底有多可怕?

2019-10-14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作者|覃清歡 編輯|露露

1

先來說個小故事吧,來自一線大城市的真人真事。

一場普通的同學聚會,女生小七沒有參加。眾人話題聊著聊著就聊到了該女生,好奇她現在忙什麼,感覺該女生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很神秘。

在座熟悉小七的人不多,一群人紛紛表示不甚清楚的時候。一位男生斬釘截鐵地說:「她現在做什麼不知道,我知道她吸那個」。

尾音未落,已經驚呆了在座眾人,這是什麼節奏?到底是遇到了怎樣的經歷才會有如此荒唐的行為?

正當眾人慾向該男生了解過多的時候,旁邊角落不起眼的女生小蘭說話了:「你憑什麼這麼說?」

面對小蘭的質疑和其他眾人求知的眼神,男生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前幾天,我看到她跟別人的合影。她臉色暗黃、萎靡不振,不是吸了那個又是什麼?」

小蘭憤怒了:「她朋友圈發了,最近接了個新項目,很忙的。」

在座眾人瞬間覺得,這一齣劇情發展得真是一言難盡。兢兢業業忙於工作的同學差點就成為別人嘴中的違法犯罪分子了。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如果每個人都遵循此道,世間也就少了一半的煩惱和紛爭了吧?

2

再說一個總所周知的的故事吧。

前幾年浙江衛視有一檔節目叫《中國夢想秀》,主要是為普通人圓夢的綜藝節目,當時的主持人是周立波。

有一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一位女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以「家貧」的理由送人了,在26歲結婚生子後親姐姐前來相認了。然後她陪同剛剛相認的姐姐到現場錄節目,誰知道姐姐私下和節目組安排了讓女孩子和親生父母相認的環節。

女孩子義正言辭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養比生更重要。自己的父母就是在自己最需要父母最需要親情的時候出現的養父養母。她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拆散自己與養父母的關係,也不會和除了血緣沒有任何關係的親生父母相認,避免大家尷尬。

可是周立波的一番言論讓整個節目的處境更加尷尬了。

周立波先是一番常規的勸導,無非想讓女孩子在鏡頭前原諒父母當年的遺棄,想讓女孩子在鏡頭前上演一出親情回歸的大戲,可是女孩子堅持自己的立場。

周立波竟然詛咒女孩子說:「生命就是一種角度!如果你缺乏這種角度你就不會幸福!……你兒子眼裡你是個尖刻狹隘的女人」。

最後節目組不顧女孩子的意願,強行讓她的親生父母上台相認。女孩子臉上的冷淡和厭煩有多少人看的明白?而這場認親鬧劇背後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曉?

周立波這一番道德綁架,金星是這樣發表自己的看法的:言語中全是高尚的情操和詞彙,永遠站在道德至高點來勸說別人,其實就是對別人的一種傷害!

3

我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講述十一假期收到兩份多年不聯繫的老家親戚邀請參加婚禮的邀請函。原本我的初衷是要譴責借著喜事遍撒請貼斂財的行為。

沒想到偶然看到評論內容,卻發現底下一水兒的罵聲。

有的罵我薄情寡義,有的罵我冷血無情,還有的指責我「堂妹」和「表妹」都分不清,教養絕對有問題。

原本我還是很生氣,覺得自己很委屈。後來我想真是得慶幸,這是在頭條的平台。

這裡的讀者都是有素質有涵養的人,至少他們罵我的時候口下留情,頂多罵我一句無情無義無理取鬧,而不會是「飯圈」那種腥風血雨。

我想大多數留言譴責我的人應該只是看了前面的故事內容吧?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把這種行為歸為「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因為在我看來,至少評論人把重點放在了我是如何的薄情寡義上,而不是思考日常生活中禮金存在的意義和帶來的苦惱,類似的事情自己又會如何去應對?

不知道是因為故事性太強,吸引住了眼光,還是說教性太強,失去了吸引力?

如此看來我那篇文章著實是失敗,竟然沒有達成初衷。

4

在《慎子》一書中曾寫到「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毫不留情地戳穿家族兄弟血脈親情的真相。

我也很羨慕別人家叔伯姨舅彼此互相幫襯,親戚間相互拉扯共渡難關,一起奔小康的那種親情的味道。

我也明白生活在親戚關係融洽又和睦的大家庭氛圍中的人,應該是很難理解我所表露的那種悲觀的心情。

沒有經歷過期待就不會有失望,沒有遭受過打擊就不會心死。

那些記掛骨肉親情,盡享兄友弟恭的溫情暖意的人,大概只會在家庭倫理劇中看到親戚之間的心機和盤算吧?

他們不懂得世情薄,他們不曉得人情惡,他們自己看到的是晴天,就認為全世界的人頭頂都是晴空萬里。

就像《晉書》中晉惠帝聽說老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吃草根樹皮的時候,發出疑問:「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5

有的人說親戚之間要走動才能親戚的情誼。可是在我看來,走動只是一種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種情感的交流。

就像多年相識的老友,即便做不到經常走動,但是只要一個隨時都接通的電話,一個無需預約的拜訪,同一空間的相處就像在自己家一樣舒服、隨意,沒有那麼多的虛假客套,沒有那麼多偽善的笑容。

兄弟贍養老人,妯娌伺候公婆,女兒出嫁的嫁妝,媳婦進門的彩禮,父母的偏心眼,子女的小算盤……如果所謂的親戚走動只是對禮物價值的評價,對人脈關係的評估,那這樣的親戚真的還不如住在隔壁的鄰居來的靠譜有情義。

那些說我冷情的人,我承認我的薄情。因為我見識了更多的人性的醜惡,更多的居心叵測,更多的口舌蜜劍。人情淡薄,世態炎涼,只喜添錦上之花,誰肯送雪中之炭!

這樣的親戚誰又喜歡呢?

6

我曾經跟我的同事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很大,無奇不有,無所不能,你沒有遇見的並不表示它不存在;你難以理解的,並不表示它是不合理的。

所以,當有的人一日三餐蔬菜水果,葷素營養搭配的時候,一定有人吃不飽飯喝不上水;當有的人肆意享受親戚鄰里和睦友好的關懷的時候,那一定有人生活在灰暗而冰冷的心機中。

我只想說,大街上遇到的滿是紋身的青年,他們就一定是不講道理的小混混嗎?滿臉都是時光雕刻的印記的老者,就一定值得尊敬和愛戴嗎?

那些滿嘴禮義廉恥的人,他們虛偽的嘴臉的背後難道看得還少嗎?

管中窺豹,誰知道到底是「以小見大」,還是「以管窺天」呢?

書架上有一本書叫做《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偶爾看兩眼提醒我:不要為了所謂的「血脈親情」委曲求全,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情分」忍氣吞聲,降低自己的底線,容忍別人的侵犯。

90後的親戚關係淡不淡薄我沒有發言權。但是我知道一點,現代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不屑於去應付那些虛偽的名義上的情誼了。

事情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要用自以為是的眼光去評論別人。

覃清歡,一個熱愛大自然,喜歡讀書和音樂,渴望用自己手中的筆繪出自己小世界的偽少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OX2G0BMH2_cNUgLM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