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某報,肖賢友的遺體捐給了國家,他最關心的老婆呢?

2020-02-22     邊城碼頭青年

早起一睜眼,習慣性地刷微博。看到一個故事,關於一個叫肖賢友的男人。他得了新冠肺炎,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寫下一份遺書,其實叫遺言更準確,因為只有區區11個字。

「我的遺體捐國家,我老婆呢」


又翻看了一下微博,看到他和他老婆的微信記錄時,眼淚刷地就下來了。


這段話,倉促,深情,不舍,看一次,哭一次。

我一個大男人,大清早的,被弄得眼淚汪汪。

肖賢友是多麼不捨得離開,是多麼挂念親人,挂念這個又美好又殘酷的世界,但是他沒有辦法再留下來,再也不能和老婆一起慢慢變老,再也看不到兒子娶妻生子。

這些,我都知道。

想到這些,我就忍不住難過。

肖賢友是誰?

他是個小商人。從原單位下崗後,賣起了二手車。生意不好,有一單沒一單。

他是個好父親。兒子上大三,學費不菲,他要供。

他是個好丈夫。妻子愛了他一輩子,還想跟他廝守更多年。

他是個好朋友。朋友急需用錢,找他借,他咬咬牙,把8萬塊積蓄借了出去,沒考慮對方還不還得上。

他是個好公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把妻子自費買的丙球蛋白讓給更需要的人用。願意去世後把遺體獻給國家,以供研究或使用。

他應該還是個好兒子,好兄弟,好鄰居……

他看過你看過的雲,吹過你吹過的風。他跋涉在我們跋涉的地方,他憂慮著我們憂慮的事情。

他哭過,他笑過。他跟我們有一樣的靈魂,他跟我們有一樣的真情。

就這樣,他活了47年。

山川河流,不會為他含悲。草木花鳥,依舊蔥蘢鳴叫。

肖賢友就是我們,我們就是肖賢友。

關於肖賢友,已找不到更多的描述。

他的照片,也只找到兩張。

一張是躺在病床上,戴著呼吸機,閉著眼睛,奄奄一息。


一張是在江輪上拍的,身體健壯,面帶微笑,後面是飄揚的五星紅旗。

擦乾眼淚,我想懟人。

這個故事,是武漢的長江日報首發。我應該謝謝長江日報的記者和編輯,感謝他們挖掘到這樣一個故事,相信他們也被打動。但我也想批評編輯,你們不如再狠狠心,把下面的四個字裁掉,這樣我們也不用這麼難過。

可是,既然沒裁掉,那你們的標題為什麼只提前面的七個字?是只有七個字嗎?請你們把標題改了!


遺體捐給國家,當然偉大,這是肖賢友生命最後一刻迸發出的高光,我們應該銘記感恩。

但「我老婆呢」,卻讓這種偉大更真實可信。

你淚奔的是歪歪扭扭的「7字遺書」,不好意思,讓我哭泣的卻是那更加歪歪扭扭的「我老婆呢」。

前7個字,各路大型媒體,經過解讀,已經升華。但後四個字,卻語焉不詳。如果光看標題,有人可能以為肖賢友只說了前面七個字。

難道,平凡的人被高放在祭台上時,連兒女情長都不配被歌頌?

他捐獻遺體,拒絕注射丙球蛋白,把希望留給別人。這樣的人,在這樣的災難中,不多見。他值得被記錄,值得淚崩。

他知道去日無多,難捨人間塵世,難捨夫妻情義,卻又不得不舍。這才是最殘忍最難受的。

這種掙扎,才更讓人淚崩。

媒體自有報道標準,我能理解。但是為了主題,對真實的材料選擇性地放大呈現,如此品質和用心,讓人無語。

這次災難報道中,有些媒體的冷漠、懦弱、卑劣,讓人心寒。

就算是宣傳吧,手法也可以更高明點吧?

家國情懷,有家才有國。臉譜化口號化的表達,已經不能再輕易打動人。真實呈現人性人情,才能讓人銘刻於心,痛恨災難,避免災難。

好吧,既然你們不屑歌頌,那我來為他唱一首歌。

兄弟,走好!


當我死去,

親愛的,

請不要唱輓歌,

我的魂終歸平靜,

比山泉更純,比月光更白;

當我死去,

親愛的,請抬望碧空,

飛鷹已衝破樊籬,

不再有啼血的呻吟;

當我死去,

親愛的,

請把微笑帶給黎明,

日出是我的繽紛美麗,

白露是我的喜極而泣;

不要哭泣,

親愛的,

你看這世間,

每一條河流,

都有我的呼吸,

每一縷風,

都捎來我的祝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7YfXABjYh_GJGVP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