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平樂|自治區優秀教師,李桂蓮!

2019-09-10     平樂發布

他們

在多少個黎明,牽著朝霞做伴

在多少個黃昏,踏著晚霞回還

在滴滴汗水中,把教書育人的天職謹記

在滿天夕陽里,只有對學生的殷殷期盼

他們

就是我們最敬愛的老師!

8月19日,廣西教育廳官網發布《自治區教育廳關於表彰特級教師、自治區優秀教師、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廣西教學名師的決定》。我縣實驗中學教師祝明基、榕津中學教師李桂蓮和平樂縣幼兒園教師馮燕珍分別獲得特級教師、自治區優秀教師和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的表彰。



那麼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這位優秀的老師吧~

自治區優秀教師

李桂蓮



李桂蓮,2000年6月畢業於桂林市教育學院政治歷史專業,隨後參加教育教學工作。2008年12月獲得中學一級教師職務資格,現擔任榕津初中政史教學任務。19年來,李桂蓮一直都在農村中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思想進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能服從上級組織的安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恪盡職守,具有良好的師德。

她,從教近二十年來,愛崗敬業,恪盡職守;

她,關愛學生,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

她,潛心研究,勇立新課改潮頭;

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作為一名政史教師,李桂蓮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平時自覺遵紀守法,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不言代價,不求回報;恪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工作,敬業樂群、公而忘私,對困難,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對教學,積極探索、與時俱進。

關愛學生,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李桂蓮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任勞任怨,勇挑重擔,連續多年按學校實際工作需要接管"雙差班"。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她還承擔多個班級的思想政治和歷史教學任務,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困難多,但她無怨無悔,盡心竭力,把工作做得整整有條。

李桂蓮平時十分重視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使自己具備了較高的班級管理能力並形成了具有自己管理風格的班級管理藝術。並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有利學生、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三勤"(勤溝通、勤下班、勤表揚)、"三細"(細心、細思、細管)、"三實"(目標實、辦事實、成績實)、"三愛"(愛傾聽、愛招呼、愛關心)。

教學上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深化學科改革、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作為工作重點,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扎紮實實開展課改工作,積極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創造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大膽質疑,積極進行創新,進一步激發提高學生的求知慾。她經常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討論、小組探究等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工作中,她還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鼓勵、少批評,注意正面引導。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善於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有效手段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潛心鑽研,勇於創新


李桂蓮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上,她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扎紮實實開展課改工作,積極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她認真學習新課標,刻苦鑽研新教材,及時接受新理念,努力改進教學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做到關注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使自己的教學充分體現教學的主體性、民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和針對性,切實實現學科科學素養,使自己的教學永立新課改潮頭。

李桂蓮作為榕津中學思想品德和歷史學科的帶頭人,她積極走科研興教之路,致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以來撰寫的12篇論文獲區級以上獎勵8篇,有4篇獲市級獎。2013年9月至今,該同志被平樂縣教育局聘任為政治歷史科兼職教研員,2015年參與並完成國家級課題「初中班主任工作要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2016年參與並完成市級課題「初中思想品德課情節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和運用」的研究。

培養青年教師,引導其專業成長


在工作中,李桂蓮十分注重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的成長。在學校,她積極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通過指導教者選題--教者自行備課--教者上課--集體聽課評課--教者反思再上課的培養模式,促進了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近五年指導的蔣品蘭老師於2014、2015、2017、2018年均獲縣教學質量獎, 2015年、2016年指導蔣品蘭老師參加平樂縣道法、歷史優質課比賽榮獲二等獎;所指導的周富維老師於2017—2018學年、2018年秋每個學期均獲縣教學質量獎,2018年指導周富維老師獲得縣歷史優質課比賽二等獎。

李桂蓮老師!

你真棒!



來源:平樂縣教育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5dwGW0BJleJMoPMfaVT.html